APP下载

贝多芬《第十七号钢琴奏鸣曲—暴风雨》作品研究

2020-12-02杨铭河南大学

黄河之声 2020年15期
关键词:奏鸣曲暴风雨乐章

◎ 杨铭 (河南大学)

贝多芬作为西方音乐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位伟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他的钢琴音乐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激情,他本人曾说:“谁能参悟我的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常人无法自拔的苦难。”贝多芬一生创作了许多钢琴奏鸣曲,在这首《暴风雨》奏鸣曲中贝多芬把暴风雨如诗般的绝美、特点,精彩的演绎给听众,使其备受欢迎。

一、创作背景

贝多芬的第十七号钢琴奏鸣曲《暴风雨》于1802年完成,当人们听闻这部作品,首先好奇的就是其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极具特点的标题。关于这个标题,当时辛德勒向贝多芬请教,请他来阐释这部作品,贝多芬回答说你可以去阅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暴风雨》是莎士比亚晚年所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被后人称为是莎士比亚用诗写成的遗嘱。他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以及自己美好的理想信念寄托于《暴风雨》。贝多芬在创作这部作品时,也就是1802年,恰恰不幸患上了耳疾。失去听力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也意味着与音乐从此绝缘。但是对于贝多芬,尽管突如其来的无声世界使其狂躁,无情地打击摧残着他的精神意志,他并没有选择一蹶不振。耳疾使他的世界从此安静,也使得他更加的坚强,激发了他的创作。他在与命运进行顽强的斗争,他在海里根士脱遗嘱中曾说到:我不致自杀是因为艺术留住了我。在我尚未把我感到的使命全部完成之前,我绝对不能离开这个世界。面对命运的无情,贝多芬用自己强大的意志力,创作出了让人惊叹的奏鸣曲《暴风雨》。这部作品将贝多芬创作时内心的波动真实的反应出来,震撼人心。

二、曲式分析

钢琴奏鸣曲《暴风雨》所采取的是三乐章的形式,贝多芬通过这三个乐章描述了整个暴风雨的过程。其中包括暴风雨即将到来之前的情景、暴风雨正在进行的情景和暴风雨之后的情景。

(一)第一乐章,4/4拍,d小调,快板与广板,奏鸣曲式。第一乐章由232个小节组成,作品由引奏开始十分具有特色。其中有肃穆、庄严的缓缓诉说又有焦躁、紧急、慌忙的呐喊。开头两种不同色彩的音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戏剧性油然而生。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旋律经过了模进过渡到达了乐曲的第一主题。主题部分的旋律从小调的属音开始,从第一小节到第二十一小节为主题部分。在这里广板所带给人压抑、忧郁的情绪逐渐展现出来,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暴风雨。气势雄壮、激动是这段旋律的特点,其中又加入了琶音的形式,使得旋律更加丰富出彩。第二十二小节之后快板的旋律逐渐展现,旋律逐渐加强使得听众的心情也随着激动起来。第二十二至第四十一小节作为连接,随后进入了a小调的副主题,副主题由第四十二到第五十五小节组成,在此更多的是弱拍的出现,并增加了许多休止符,给人充满神秘渴望探索并赋有激昂的感情色彩。经过第五十六小节至第六十三小节的再现和补充,也就结束了第一主题。第二和第三主题出现在第六十四小节至第九十小节,在这之后,用六个小节的旋律来引出展开部的旋律。展开部又经过不断的发展变化,在这一变化发展的过程中贝多芬着重强调了对比,使得旋律之间对比十分明显,也使得这一部分成为了这部作品的高潮阶段。随后第一百四十七至二百三十二小节进入到了再现的部分,其中主题部分的旋律将呈示部的主旋律又一次强调出来,加入了新的变化动机,使得主旋律更加赋有情感。第一乐章最后通过在低声部的主和弦结束了整个乐章,充满着对比性戏剧性欢腾的一乐章最后归于平静。

第一乐章所采用的是最基本的奏鸣曲曲式结构,拥有呈示部、展开部以及再现部。这一乐章中多采用高低音呼应,又加上三连音来烘托背景,使得旋律的戏剧性逐渐加剧,引出了第二主题。第二主题的旋律速度逐渐加快,给人焦急的感觉,旋律展开后又回到了开始的部分。当旋律再现开始的部分的时候,我们可以听到中间有一个单音穿插与两种对比音调之中。就好像经过了一系列激烈热闹的戏剧性斗争碰撞之后,事物在一点一点的消失,没有挣扎,只剩下一颗孤独吟唱的心灵,悲哀之感衍生出来。

(二)第二乐章,3/4拍,降B大调,柔板,奏鸣曲式。第一乐章由小三和弦结束,逐渐平静。这时,第二乐章缓缓地进入。第二乐章由温馨的大三和弦开启,给人以恬静、浪漫、美好的感觉,仿佛忘却了之前的斗争。在这一乐章中没有展开部,共由103小节组成。其中主题部分是第一至第十七小节,给人清新、干净的感觉,仿佛雨过天晴一切进入了祥和的美好状态。在这里,贝多芬将和弦用琶音的方式演奏出来,使人沉醉其中,具有诗情画意。经过十三小节的连接进入了副主题部分。随后在原调的基础上再现第一主题,将热情的情绪重新代入进来,逐渐进入尾声,此篇章在八分音乐中静静的走向结束。这一乐章似乎听起来不太符合暴风雨的特点,很少被人耳熟,但其作用不可小觑。它处于第一和第三乐章之间,在热闹激动的第一乐章结束之后进入了甜美的第二乐章,它使得整首乐曲以及人的心情获得了一种平衡,而不是一直处于狂躁的斗争状态之中,在热情中穿插着温柔。贝多芬在创作时将其尾声的部分扩大,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也加强了乐曲的戏剧性。其中还有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就是其主题部分的音域比较广,在高音区与低音区之间变换十分频繁,这种创作形式在奏鸣曲中是十分少见的。可见贝多芬在创作时,是想突出其与众不同,也强调了这一乐章的感情,他希望在这里能够带给人们的是恬静、晴朗和庄严。仿佛给听众描绘出一副美丽的风景画,充满诗情画意,让人陶醉其中不能自拔。当人们正沉浸于雨过天晴温暖的第二乐章时,第三乐章在快板中开始了。

(三)第三乐章,8/3拍,d小调,小快板,奏鸣曲式。第三乐章作为《暴风雨》奏鸣曲的最后一个乐章,同时也因其独特的风格成为了最受欢迎的一个乐章。在此乐章中大多数都是十六分音符,其旋律时而热烈欢腾、时而平静细腻,完美的把乐曲的流动性展示了出来,具有浪漫色彩。此乐章作为整部作品中最庞大的一个乐章,由399个小节组成。其采用的依然是最基本的奏鸣曲曲式结构,拥有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以及尾声四个部分。其中,呈示部的主部主题由弱起开始,不断重复发展的十六分音符,就好像雨滴一点点的滴落下来。旋律不断渐强,其副部主题出现,随后旋律进入一种紧张的情绪,旋律逐渐激动使得听众的心情也随之绷紧。第九十一至九十四小节进入到了展开部,在这里贝多芬用音符从弱到强的变化手法来展示暴风雨即将到来之前的阴沉、压抑。随后进入到展开部,展开部的组成部分是主题部分的动机,其中采用了强奏和弱奏相结合的方式,似乎是在表达暴风雨的激烈,有着风雨交加的画面感,使听众也随着音乐的变化激动。再现部一共分为三个部分,其与呈示部有所不同,再现部所表达的情感更加的坚定有力。经过连接,随之进入副主题。整部作品的尾声在下行的音节中,消失在一个单音上,“暴风雨”就此结束。第三乐章较前两个乐章来看具有较强的跑动性,让人期待,尽管它与第一乐章都属于快板的节奏性,但第三乐章所带给人的感觉更加明亮和雄伟。第三乐章中多采用琶音、八度以及分解和弦的方式,使得乐曲旋律流畅有层次。整个乐章所带给人的感觉是既有热情雄壮同时又不是温柔典雅的风格,因此也使得第三乐章备受听众喜爱。

三、演奏分析与艺术特征

在乐曲的开始,也就是第一乐章的引子部分,要把琶音弹的缓慢分明,使得听众也跟随旋律仔细聆听每一个音。进入快板之后,右手部分的旋律要轻快不拖拉与之前的慢板在演奏上形成对比。呈示部主题中要注意的是高声部伴奏所采用的三连音,在演奏时要注意均匀,不要太突出,使其平稳的进行着。随后展开部中的琶音部分参照开头时的处理,要细腻字字珠玑。之后的快板更加激烈在此时乐曲的戏剧性也逐渐显现出来,进入到最后的尾声,在演奏时要善于运用踏板使得旋律渐行渐远。通过第一乐章的演奏我们会发现,在这一个乐章里面存在着很多变化,包括速度的变化旋律对比的变化,这也是贝多芬在创作时的特点,不同的速度进行将想要表达的不同的情绪展现的淋漓尽致。另外在第一乐章中有很多八分音符与三连音的转换,通过这样的转换就使得音乐听起来并没有那么紧促,一切都可把控。

在演奏第二乐章的时候要严格的按照节拍来进行,同时在使用踏板时也要严谨。在这里贝多芬巧妙的运用了很多三连音、装饰音等等使得旋律变得十分生动,似乎更加贴近了小夜曲的风格,带给人安静、平稳、温柔之感。在演奏时要正确把握其情绪,尽管旋律如此恬静温柔,但其背后所塑造的形象是无比的坚定、雄伟。

在演奏第三乐章时,不能过于技巧性追求速度,而是将其想象成流动、清澈、明亮的旋律。由弱起开始的小节,不可太重,每一句之间不可粘连,要轻轻的断开,一句接一句流动起来仿佛雨滴一点一点的变大。在面对八度音程的弹奏时,弹奏者要注意胳膊与身体的放松,不要僵硬,善于使用手臂的力量去带动每一个音。其中将八度分解的部分,可以说是整部作品的难点之一,在此一定要使得每一个音干净清晰并且连贯。在结尾时,要弹出渐强的感觉,最后在弱音结束,仿佛给人经过激烈的斗争反复,最后逐渐坠落至安静。

在钢琴奏鸣曲《暴风雨》中,第一乐章所带给人们的矛盾、冲突和不安都使得作品的戏剧性逐渐展现出来。在第二乐章贝多芬仿佛拥抱了大自然,旋律中所洋溢的幸福、美好无不让人沉醉,忘却了之前的不安在此得到了心灵的治愈。旋律进行到第三乐章,流动性强使得听众被带入,但又不是完全的热烈,更多的是细腻的处理以及典雅的风格。似乎是经历了一乐章的斗争二乐章的治愈,在三乐章中所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形象。旋律曲折婉转,让人不免产生期待,最后回归平静,结束全曲。

结 语

贝多芬所创作的第十七号钢琴奏鸣曲《暴风雨》,在创作技巧和音乐风格上来看都是十分具有特色且深刻的作品。这部作品创作于贝多芬患病时期,他对音乐的热爱使得他在自己的世界里努力创作,不断尝试着各种新的手法,同时将自己对生活的向往、热爱以及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寄予在音乐中,使得听众为之感动。相比之下,贝多芬所创造出来的《暴风雨》更加符合心理的描写,同时也可以说是贝多芬将自己的真实生活作为素材,在创作中融入自己所经历的真实感受。每当听到这部作品,我们都会为其艺术魅力所震撼,被它具有戏剧性的跌宕起伏所感染,赞叹其蕴含的精神内涵。贝多芬赋予每一个音符生命力,这是他所带给后人的宝贵的财富。

猜你喜欢

奏鸣曲暴风雨乐章
手机上的奏鸣曲
什么是“中华第一乐章”? 等
谱写肌肤新乐章
暴风雨后 玉米淹水或倒伏咋办
The Storm暴风雨
4月汇市:暴风雨前的平静
饥饿奏鸣曲
三部奏鸣曲 俄克拉荷马城雷霆
祭献奏鸣曲(组诗)
思想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