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建构自然而积极的阅读状态活动

2020-12-02江苏省如皋市九华郑甸幼儿园陈大丽

青年心理 2020年31期
关键词:状态绘本动物

江苏省如皋市九华郑甸幼儿园 陈大丽

阅读状态包括阅读方式、组织形式和阅读心理状态。我们一直关注和研究自然积极阅读状态,首先是自然状态,包括真实的状态、自由的状态、自觉的状态;其次,是一种积极的状态,这种状态包括积极参与的状态、活跃的智力活动状态。喜欢阅读的儿童通常有较多积极阅读经验,而农村幼儿阅读活动难以持续发展,追其根源即在于没有良好的阅读状态,只是停留于蜻蜓点水式阅读。如何建构农村幼儿自然积极阅读状态,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究。

一、源于生活浸润式阳光阅读

(一)巧借节日资源开展浸润式阳光阅读

节日文化丰富多彩,蕴含许多教育契机。教师可以尝试借助节日契机,开展主题系列阅读活动,体验节日活动带来全新生活感受。3 月8 日是妇女节,教师先让孩子走进生活中调查妇女指哪些人。通过寻找、访问、记录、绘画、讨论交流,孩子们逐渐厘清“妇女”的概念,知道妇女除了妈妈还有奶奶、阿姨、婶婶、外婆等女性同胞,并且了解生活中妇女从事哪些职业。孩子们通过稚嫩的绘画表征、语言交流,自然流露对从事各行各业妇女的尊敬之情。有了孩子对妇女认识积极情感铺垫,老师创设了面对面夸夸妈妈(奶奶)、贴心服务等生活体验情境,孩子们勇敢地将“爱”说出来,一个小男孩面对自己的妈妈,慢条斯理地倾诉:“妈妈你每天早早上班,我还在睡梦里,晚上回来还要为我洗衣做饭。妈妈,儿子现在已经长大,以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感谢妈妈关心我、照顾我,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愿你永远漂亮。”妈妈当场感动得流下泪,紧紧抱住孩子。孩子简单真实的话语打动了大家,这种浸润式的阅读活动打破了以往执行教材或预期目标的模式,创造性实施生活课程。老师以节日为契机让孩子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孩子从生活中阅读到妈妈真实可感的爱,“爱在每一天”记录故事一直持续着,孩子们主动分享,这种自我建构的阅读状态积极自然自由,更使生命课程生动地展开。

(二)融合主题活动于生活中,开展浸润式阳光阅读

我们秉持“活教育观”理念,让阅读课程走进生活,根据幼儿需要和兴趣用心探究生活课程资源,与当下主题有效融合,让幼儿浸润式阅读之花慢慢绽放。中班幼儿进入“可爱的动物”主题活动中前,老师通过班级QQ 群鼓励家长用图片、视频等形式积极交流分享孩子与自己亲密小伙伴的故事,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诉说和小动物相处的故事。图书角里,只见孩子们互相交流,诺诺小朋友滔滔不绝:“我家八月喜欢黏着我,我一回家就上蹿下跳冲过来跟我握手,然后乖乖地趴到我脚下帮我挠痒痒,有一次我生病住院了,它找不到我,竟然趴在我的小鞋子旁等我回来。”图书区自制小动物图书陆续出炉了,有母鸡生蛋的故事、狗妈妈照顾狗宝宝的故事、猫捉老鼠的故事、小仓鼠失踪的故事、鹦鹉学舌的故事……在小动物故事分享会上,孩子们带上自己制作的动物图画书有声有色地讲给大家听,孩子们一个个神采奕奕。孩子们对身边小动物产生真实细腻的情感,他们想了解更多的小动物。阅读区投放了一些动物书,尤其是一本《动物找家》的立体书籍,非常受大家的喜爱。书中每个小动物都有一个不同的立体的家,孩子在看一看、猜一猜、说一说中认识更多的动物,对动物家族产生喜爱的情感。同伴之间也多了自然互动,你说他找,他说你找,孩子们的阅读状态变得更积极主动。这种积极自然阅读状态来源于孩子发自内心渴求,这种阅读状态让幼儿享受阅读过程,更能助力儿童成长。

二、归于实践对话式探究阅读

虞永平教授指出:“阅读是儿童内心的渴求。”阅读应该是儿童自主行为。

陶行知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作为一线老师需要拥有良好的价值判断力,挖掘身边资源,引领孩子与生活对话,通过生活学会生活。我与幼儿共读绘本《我爸爸》的过程中,我善于抓住与绘本链接可利用生活资源,在与孩子的交流对话中,孩子们积极介绍了自己的爸爸,爸爸是军人、医生、工人……爸爸很勤劳、十分幽默……有一个小男孩说:“我爸爸脾气坏,喜欢赌博,经常跟妈妈吵架,还要跟我妈妈离婚,爸爸是个大坏蛋。”有一个小女孩默默低下头不吱声。生活中的爸爸各色各样,在孩子心中形象大体相同。我带领幼儿走进安东尼·布朗的《我爸爸》的绘本故事,引导幼儿细致观察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感受安东尼爸爸的超人形象,爸爸像牛一样有力气、像鱼一样灵活、像猩猩一样强壮、像猫头鹰一样聪明……我顺势利导,调动孩子生活经验,引导幼儿用一些熟悉的动物形容自己的爸爸,感受表达的诙谐有趣。孩子们用画笔画出像蜜蜂一样勤劳的爸爸、像猴一样聪明的爸爸、像花一样温柔的爸爸、也有的画出像老虎一样凶猛、像刺猬一样令人难受……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大胆作画表达,畅谈自己爸爸身上的优点和缺点。我鼓励孩子在生活中观察自己的爸爸,尝试画自己的爸爸,制成手绘书“我的爸爸”。陶行知老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孩子在学习路上,我们不要撞倒孩子,我们要读懂孩子,释放孩子的童真。时值春天,只有带领孩子走进这个孕育希望的季节里,才能实现陶行知先生“六解放”思想,诱发孩子更大的创造力量。遇上春天,我带领孩子沉浸在自然春光里,开展“春天的色彩”“春天的故事”“玩在春天”等生活探究活动,初春,孩子们发现许多嫩芽冒上来了,我们追随孩子兴趣,依托自然真实情景,带领幼儿观察探究,在实践中阅读“芽”的故事,鹰架幼儿的行为,引发幼儿深度学习。对话式探究阅读活动过程纳入更加广泛的、内容丰富的、情绪洋溢的、生动有趣的认识体验中。归于实践对话式探究阅读拓宽了孩子们视野,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体验,生活即教育理论给我们启迪,生活是教育源泉,我们善于汲取活源让我们的阅读课程更立体、丰富。

三、还于幼儿多元自主性阅读

儿童阅读需要轻松自由,但也需要智力活动的积极、思维的活跃,而不是一种懒散状态。阅读是儿童内在的需要,图画书生动的画、有趣的故事,能给儿童带来想象和快乐,带来感受和经验。我们要创设良好的阅读物质环境,更需要支持宽松的心理环境,让孩子拥有多元的悦读体验,让阅读成为孩子内在需求,逐渐内化为孩子的自觉体验行为,为孩子终生阅读奠定良好基础。

(一)画中引话,自主阅读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在自由绘画活动中,悦悦小朋友高高举起自己的画说:“老师,你看。”我弯下腰看着她的画问:“甜甜的画里面有什么好听的故事,能讲给我听一听吗?”甜甜细声细语地讲起来:“小蚂蚁、小蜗牛、蚯蚓一起去玩耍,它们来到绿绿的草地上打滚、闻花香,好开心了。”她迟疑一会儿,我故作惊讶状态:“刚刚天气还好的(手指画上的太阳),这时天上开始下雨了(指着画上的小雨滴)。”我问了一句,“雨来了,它们怎么办?”她又开始讲起来:“蜗牛立刻缩进壳里躲雨,蚯蚓也钻进了泥土里,毛毛虫找来一片叶子挡雨。”我指着画面上的蝴蝶,“蝴蝶飞到哪里去躲雨?”她接着说:“它飞到草丛里躲雨。”我又用好奇的眼光盯着画上面的彩虹:“雨停了,大家看到彩虹很高兴。它们又高高兴兴在一起出来玩了。”在我的欣赏鼓励下,甜甜获得自信。我顺势利导地说:“天黑了,他们各自回家会干什么呢?”甜甜又拿起笔继续画起来……她画中的故事更多了,我鼓励她:“你可以将你长长的故事装订成一本属于你自己的故事,分享给爸爸妈妈、小伙伴们。”虽然孩子们的制作显得稚嫩、粗糙,但合理的表征比精美的制作更重要,其过程更具学习价值。

(二)融于生活环节,多元阅读

我们要树立“一日生活皆课程”大课程观,我积极尝试将幼儿图画书渗透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基于儿童的视角开展多元自主性阅读活动。我会带着幼儿在绿茵茵的草地上读绘本,会给快要入睡的幼儿讲故事,会在每天晨谈时分与幼儿分享图画书,也会在午餐后的休息时间引导幼儿自主阅读。建构孩子自然积极阅读状态也成了我们沉浸观察的必修课,我们以自己的言行感染孩子,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到绘本阅读活动中来。自然、开放、多变的阅读环境为幼儿提供自由选择机会,他们可以反复阅读自己喜欢的绘本,用自己不同的节奏进行多元阅读,让阅读成为儿童生活的一部分,让个性在阅读中得到自由发展。

视野开阔比知识获取更重要,行为习惯的养成比读书量更重要。我们成为孩子阅读的支持者、引领者,努力建构幼儿自然积极阅读状态,也正是在这种积极的自然状态中,儿童的心灵才得到滋养,精神才得以发育。

猜你喜欢

状态绘本动物
一种基于ResNet的车钩状态识别方法及其应用
绘本
绘本
绘本
状态联想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