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治融合”下的基层社会矛盾网络调解创新研究
2020-12-01高庆国
高庆国
河南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一、“三治融合”下的基层社会矛盾网络调解创新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2019年10月底,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与此同时,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公布了5G商用套餐,标志着我国5G网络运行的数据速率进一步被提升、延迟进一步被减少、能源进一步被节省、成本进一步被降低、系统容量进一步被提高、设备链接的规模进一步被扩大。在举国欢庆、激动之余,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实践、探索“5G科技支撑下的‘三治融合’的基层社会矛盾网络调解治理体系”。
“自治”是个人、个体工商户、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等社会主体主导的,由内而外的,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积极有效参与社会活动的一种非社会舆论强制性和非国家强制性的社会治理模式,表现为小区公约、村民公约等。“法治”是由国家主导、社会主体全面参与的,科学立法、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国家强制性社会治理模式,表现为适用法律人人平等、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法律至上等。“德治”是社会舆论主导的社会主体全面遵守的全社会形成普遍认同的道德标准的一种社会舆论强制性的社会治理模式,表现为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自治、法治、德治是三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社会治理模式。“自治、法治、德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广大社会主体在自治的过程中,要融入法治、德治理念;在法治过程中,要融入自治、德治理念;在德治过程中,要融入自治、法治理念。“三治融合”的实践发展要坚持普遍联系和辩证统一的原则。[1]
新时代,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城乡基层单位通过各种平台、形式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基层“自治、法治、德治”宣传、服务工作,并取得了预期的、很好的社会治理效果。广大社会主体也逐渐养成“自治、法治、德治”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社会习惯。然而,随着5G网络社会的不断建设与完善,越来越多的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工作、学习、购物、社交、娱乐等活动,人与人之间接触的广度和深度在与日俱增,而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作为5G网络社会发展的副产品或伴生物,人与人之间各种各样的摩擦或矛盾也在与日俱增,甚至暴增。传统物理空间下的耗时、耗力的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协商、调解、投诉、仲裁、诉讼等社会矛盾解决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矛盾当事人渴望快捷、高效解决矛盾的需求。自治、法治、德治的社会治理模式迫切需要在处理5G网络社会的人民内部矛盾时,加强科技支撑。践行、探索、创新“三治融合”下的基层社会矛盾网络调解体系,通过5G网络支撑,无限提高党委领导的基层社会治理的效率、效果和覆盖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加强党组织领导的“三治融合”的城乡基层社会矛盾基层微信群、QQ群、钉钉群等调解创新体系建设
基层社区、村庄、物业单位、居委会、村委会、公司企业的办公室和车间、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的科室等,出于工作或生活交流的方便,都建有基层的微信群、QQ群、钉钉群等网络社交平台,而且非常活跃。在基层人民群众主动或被动加入的各种各样的群里,往往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内容,既有正常的传递正能量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等交流信息,也有商事主体发送的各种各样的广告信息,还有大量群成员间的纠纷、抱怨,甚至相互攻击,基层社会矛盾被激化。在某个时间段,各种群里会充斥着大量传递负能量和负面情绪的内容。这个时候微信群原来和谐的生态环境就受到了严重破坏,因有些群成员不能忍受负面情绪,会以失去快捷的社交平台为代价选择退群;群主开始禁言;更多群成员希望在这个时候,有人能够站出来主持公道;群众希望由各种群反映的海量基层社会矛盾,能够通过群网络调解得到解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危难时刻,共产党员必须挺身而出,旗帜鲜明地亮出身份,勇于担当,领导或协助群主、群管理员在微信群中及时传递正面信息、治理负面信息,并及时向基层党组织汇报,接受基层党组织领导,通过该基层微信群开展网络调解基层社会矛盾的工作。
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三治融合”下的城乡基层社会矛盾基层微信群、QQ群、钉钉群等调解创新体系,就要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制定体现“三治融合”下的城乡基层社会矛盾基层微信群、QQ群、钉钉群等调解工作规范,并积极在各种群中广为宣传,做好服务工作。相关各种群的网络调解规范包括实体内容和程序内容两个方面。纠纷当事人依申请原则启动各种群调解程序,负责的党员同志指导当事人通过各种软件提取、上传各种事实证据,通过分析后,引导当事人通过语音电话、视频电话、群会议等即时手段,开展在线群调解。若一方或双方都不在线,群调解负责人可以引导当事人通过语音留言、短信等多种形式沟通。整个调解的过程会形成电子数据,见证调解的成果。
三、以网站为依托,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三治融合”下的城乡基层社会矛盾网络主播、直播、录播等调解创新体系
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间,长期待在家里的人们,上到百岁老人,下到小孩,国家公务人员、企事业单位人员、个体工商户等广大干部群众,都基于工作、学习、生活消费、娱乐、社交等各种需求,与网络、网站、直播、主播、录播等网络平台或手段进行了长期的全方位合作、融合和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体深刻认识到了网站、网络主播、直播、录播的重要性和未来空前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以网站为依托,健全党组织领导“三治融合”下的城乡基层社会矛盾网络主播、直播、录播等调解创新体系,就要加强党组织的领导,以党的先进的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抓好少数重点(基层书记),以少数带动多数,紧密联系群众,建设内容丰富、技术支撑、形式多元、管理创新的全媒体、融媒体网络调解体系。例如,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书记带头组织、培训大学党员师生群体于寒暑假参与到基层网络直播、主播、录播等调解创新体系建设,带动更多的入党积极分子、中国共青团团员、中国少先队队员、热心群众参与网络调节;组织、培训社区、农村党员业主、党员村民,利用业余时间或专职参与基层网络直播、主播、录播等网络调解创新体系。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制定可行的网站、主播、直播、录播等网络调解规范,通过网站、主播、直播、录播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网络调解的便捷性和程序,鼓励矛盾当事人通过网络调解纠纷。网站、主播、直播、录播等网络调解以不公开为原则;若当事人申请公开的,或者出于社会公益需要公开的,可以公开调解。调解可以在网站平台进行,也可以进入直播间,在党员主播的主持下进行。调解程序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可以相互发问、质证,党员主播居中查明真相,以事实为依据,三治融合,追求社会和谐的调解效果,并在线出具调解协议书。[2]
四、小结
传统调解,需要纠纷当事人在物理环境中接受调解人面对面的调解,当事人很容易情绪激动甚至做出过激行为。网络调解,矛盾当事人可以不见面,调解人通过语音电话调解,辅助视频通话用来确认身份。成功的网络调解案例可以在获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在线公开,供网络用户无限量的点播、回放,进行相关的正面宣传,有利于化解、预防人民内部矛盾。传统调解时间、空间的局限性和网络调解时间、空间的无限性,充分证明网络调解成本更低,更符合矛盾当事人理性、经济地解决纠纷的需求。党领导下的网络调节创新工作不仅是传统调解工作的有益补充,还能大幅降低基层社会矛盾调解工作的社会成本,发动群众,全员参与,成为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的新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