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下城市自然公园生态解说研究
2020-11-30杨财根
杨财根
[摘 要] 生态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城市自然公园理应履行生态解说的教育责任。剖析城市自然公园生态解说的诠释公园自然资源生态价值、促进民众生态素养提高、凝聚公园旅游解说吸引力等效用,依据城市自然公园生态解说存在的问题,构建公园自然环境解说、自然资源解说、自然生态系统解说、人与自然共生系统解说等生态解说内容体系,提出城市自然公园生态解说的解说方式、支持保障、评价体系等解说的质量保障措施。
[关键词] 生态解说;旅游解说;生态教育;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 F59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20)11-0027-03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相当长时间的国家战略,学界与实践都普遍认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配套完善才能取得相应成果。旅游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旅游解说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素之一。学者对旅游解说此作用的研究较为深入全面,黄平芳与胡明文认为旅游解说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依赖、相互促进[1],黄平芳通过实证分析认为旅游解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2]。但作为旅游解说重要构成要素的生态解说却鲜有直接的相关研究成果。生态解说旨在提高民众生态素养,属于生态教育最直接的方式,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环节,缺乏全民良好的生态素养难以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城市自然公园拥有丰厚的自然资源,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与地理区位优势,蕴含丰富的自然生态知识、生态伦理、生态平衡等生态价值,是全民旅游的重要領地,也是民众体验生态与提高生态素养的重要领地。因而,城市自然公园的生态解说需要系统研究。
一、城市自然公园生态解说的效用
(一)诠释公园自然资源生态价值
旅游解说是运用恰当媒体与表达方式,把相关信息传递给旅游者,帮助旅游者了解相关旅游目的地事物性质和特点,并达到教育、服务等基本功能[3]。《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指出“公园”是指“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较完善的设施,兼具生态、美化等作用的绿地”。从资源构成来看,城市自然公园是以自然生态资源为主体的公共区域,拥有丰富多样的生物景观、水域风光与地文景观,是“物种宝库、绿色基因库”。生态解说能让民众更好地认知公园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与水资源等自然资源,更好地了解公园自然生态系统中藤本植物、草本、灌木和乔木、种群间相互协调的关系,理解公园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由各种生物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有机整体,也能让民众更好的理解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活相互关系、自然生态与城市经济社会的相互关系,体会维护自然资源,保护生态价值的重要性。
(二)促进民众生态素养提高
民众生态素养的提高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也是长期逐步提高的过程,是一个知识、意识、行为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过程[1]。城市自然公园向旅游者进行生态解说,诠释公园的自然生态资源价值,旅游者再把掌握的相关信息传递给其他居民。因而生态解说能对广大民众产生传播效用,让广大民众积累自然生态知识,了解公园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了解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间互相依存与互相制约的整体运行机理,也能让民众更好理解公园自然与城市生活的相互关系以及公园自然与城市经济社会的相互关系。有助于引导民众在欣赏公园自然美景的同时产生尊重自然、亲近和了解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价值观,提高生态文明意识,进而引导民众在日常行为当中塑造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推进民众生态素养提高的进程(图1)。
(三)凝聚公园旅游解说吸引力
公园相对原始的自然生态环境适合城市居民前来休闲游憩,相对于城市繁华的场所而言,公园内相对清新的空气、茂密的植被、清澈的水源等自然生态资源与景观都是值得解说的旅游吸引点。丰富的自然资源是生态解说的物质载体,城市自然公园物种丰富的自然动植物资源与水资源等有助于构建内容详实且形式多样的生态解说,而这些生态解说本身就可塑造成一个个吸引居民前来观览的旅游亮点,从而有利于公园成为稳定的户外自然教育基地[4]。通过生态解说,能够降低居民“走马观花”式的游玩,吸引广大民众更加关注城市自然公园的生态资源,关注公园的自然环境,并在休闲游憩的旅游体验当中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系统,更有助于培育民众对城市自然的保护责任,促使人们自发地关爱和保护自然[5]。
二、城市自然公园生态解说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解说动力不足
解说教育是对自然生态资源进行有效保护的重要措施,城市自然公园进行生态解说能发挥解说教育的重要作用,使旅游者对自然公园及公园自然资源有更深刻理解,从而倡导旅游者及其他民众积极保护公园旅游资源。但当前城市自然公园实施生态解说还未有相关政策的强制性规定,如《风景名胜区条例》中未出现“生态(或环境)解说、环境教育”的字眼[6],《旅游规划通则》(GB_T18971-2003)行业标准也没有对相关“生态教育”术语界定。《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仅在“3.5.8标识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出现“点附近可设科普或文化内容解说信息板”表述。同时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公园经营管理单位等都普遍缺乏对生态教育应有的重视[6],相应管理部门与经营管理人员等也未有相关生态教育考核机制,并且普遍缺乏用于生态教育及相关从业人员培训所需的专项经费,相关教育活动难以开展[7]。
(二)生态解说系统滞后
从解说内容方面来看,当前自然公园的解说主要是迎合旅游者游览方便的景观导览,解说牌所展示的内容主要是介绍景观景点“是什么”,内容简单,未有相关知识信息内容拓展,涉及到“为什么”的更广泛深入的生态知识与生态价值解说则几乎被忽略。生态教育主要体现在“严禁踩踏花草、严禁烟火”等禁止用语,以及“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等宣传标语。植物园、森林公园等有关古树名木与花草的解说内容稍微多些,但也主要局限于介绍花草树木的名称、科、属、开花结果时间等知识,解说内容未形成相对完整的解说教育体系。从解说方式来看,涉及到生态解说的方法也比较滞后,主要是景观名称介绍标识牌,解说媒介与形式均显现出极为简单、单调的特点。其中游客中心解说设备简单、功能粗陋[6],有的公园游客中心与旅游解说无关。植物园本是非常适合生态解说的自然公园,但很多植物园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科普教育体系,甚至没有相对完整的官方网站[8]。
三、城市自然公园生态解说的内容体系
实施生态解说能更加增进外地旅游者与本地居民的相互理解,促进旅游对城市环境的保护,增添城市福祉[9]。诠释城市自然公园资源完整的生态价值是其生态教育的最直接方式,也是城市居民最能直接体验到的公园生态教育内容。城市自然公园通过生态解说传播公园生态价值应是公园实践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核心内容,更是城市自然公园独特价值的重要体现。根据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对生态教育的基本要求,依据民众生态素养提高的基本进程,结合城市自然公园资源与城市发展的密切关系,城市自然公园生态解说应构建公园自然环境解说、公园自然资源解说、公园自然生态系统解说以及人与自然共生系统解说等内容体系(图2)。
(一)公园自然环境解说
城市自然公园的环境解说是旅游者了解公园的窗口,是公园整体的解说,是公园生态解说的第一个吸引点,直接影响者旅游者是否有兴趣进一步阅览公园的解说信息。依据上述“民众生态素养提高的进程”,生态教育需要吸引民众对生态信息的认知,因而,自然环境解说重点在于吸引旅游者了解公园的自然环境概况,主要向旅游者介绍该公园的自然资源概况及公园环境演变概况,让旅游者初步认知公园自然资源的特色、种类、数量规模、景观分布、稀缺物种等,以及公园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基本发展历程与该公园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等,以便旅游者对该公园有初步的认知情怀,激起旅游者对公园的进一步认知的渴望。
(二)公园自然资源解说
如果说城市自然公園的环境解说是公园总体“面”的解说,那么公园的自然资源解说则是公园“线”与“点”的具体解说。自然资源解说主要向旅游者详细诠释公园具有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公园的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与气候景象等四大资源类别,重点对水域风光与生物景观资源生态知识进行相关全面的科学解说。自然资源解说子系统是生态解说内容体系中最重要部分,旨在调动旅游者对生态信息的好奇心和阅览积极性,引领旅游者感知与珍惜公园生态环境,是进行生态教育的最直接有效方式,有利于提高民众生态意识(表1)。
(三)公园自然生态系统解说
自然生态系统是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各种生物与其所处的环境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在一定时期内共同构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系统。城市自然公园的自然生态系统解说应诠释公园的树木、灌木、藤类、花草、蕨类等植物资源与鸟类、兽类、昆虫、两栖类动物等资源,以及诠释相关植物群落、河段溪流、湖泊、湿地等如何共同构成了公园的自然生态系统,通过恰当的解说方式让旅游者了解一片森林、一个植物群落、一块花草地、一个湿地其实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促进更多民众理解生态伦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理解完整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生态价值,激发民众敬畏自然、尊重自然,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及其相依环境,保护公园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
(四)人与自然共生系统解说
城市是一个由社会、经济、自然子系统构成的规模庞大、关系复杂的动态生态系统。生活在城市内的人与城市自然环境是不可分割的人与自然共同体。人与自然共生系统解说需要阐述人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让旅游者理解人需要依赖自然获得生存和发展,需要依赖自然提供直接的生活资料和健康发展的良好外部自然环境,同时另一方面,自然也依赖于人类社会,需要人们对自然界更好的认识和开发,从而发挥更大的生态与社会价值。解说应通过视频、图片、案例剖析等方式方法促进旅游者意识到保护城市自然资源与环境其实就是保护城市居民的日常健康生活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民众更加践行绿色消费、杜绝资源破坏,更好地顺应自然规律,培养民众亲近自然、感恩自然、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等文明行为。
四、城市自然公园生态解说的质量保障
在当前自然景区旅游解说还是以景点导览与简单介绍为主的背景下,城市自然公园的生态解说如何保证相关生态诠释有利于提高民众的生态素养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因而,生态解说不能仅停留在简单介绍生态资源,而应激发旅游者有兴趣阅览相关相对系统的生态知识信息,在解说方式、专业团队建设等支持保障以及相对客观的解说评价体系等方面都应有相关的质量保障,以确保自然公园的生态解说内容体系能被更多的民众阅览并理解(图2)。
(一)生态解说的解说方式
解说方式的运用重点在于达到解说目的,城市自然公园的生态解说旨在推进民众生态素养提高,需要在诠释生态知识信息的同时激发民众对当前自然生态的保护意识。相对于一般自然景区的景点导览解说而言,城市自然公园的生态解说应呈现更加丰富的生态知识信息。运用更加形式多样的解说方式有助于吸引旅游者对生态解说的关注,增强解说的信息传播力度。较大面积的公园需设立游客中心,更有利于向旅游者集中全面展示公园生态信息,可通过标本、图片与影视等资料展播、座谈讨论、城市生态案例讲解剖析、生态专题讲座等形式吸引旅游者更加关注各类生态,促进公园自然环境、资源、生态系统以及人与自然共生系统的解说内容传播,增强解说的扩散效应。公园也可通过相关网站或自建APP传播生态信息,并配备专业的生态解说员解说。园内典型的树木、花草、昆虫、鸟类、两栖类动物可以图片配以文字解说牌为主,河段溪流、湿地、植物群落等资源集合区域可建设解说亭,借助视频触摸屏、语音讲解器等展现生态资源,激发旅游者感悟自然,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从而达到提升民众生态素养的目的。
(二)生态解说的支持保障
生态解说是一项需要生态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的系统工程,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需要坚持与规划才能确保质量的战略。首先,面对当前生态解说的动力不足问题,需要相关生态教育法规与制度管理。有关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法律条文以及《公园设计规范》等相关法规都需要强调生态教育的内容,城市公园激励与奖惩制度也需要做出有关生态教育的具体内容,通过制度激励与法规约束来改善公园的生态教育情况。其次需要组织生态解说相关人员的培训,以便拓展解说员工的生态专业知识,减少解说的出错概率,增加生态教育项目的生态教育内容。培养一批掌握丰富生态专业知识信息的解说人员也是生态教育成功的关键。再次,需要相关经费与资金资助的保障。通过经济激励与确保资金安全吸引更多年轻人员参加城市自然公园的生态教育工作,鼓励更多的人员参与到生态解说宣传的相关工作。
(三)生态解说的评价体系
城市自然公园的生态解说如何评价解说质量以及能否促进民众的生态素养等都需要科学的长时间持续评价,需要构建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基本子系统。从评价主体来看,生态解说涉及到较多的生态专业知识,民众生态素养的评价也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科学的检测评判,因而需要相关生态学方面与社会学等方面的专业学者进行相对专业的科学评估,同时旅游者与城市居民作为生态教育的对象,对生态解说的质量都有自己的体会,可以进行相关的定性评价。评价内容子系统应包括公园生态解说的内容完整性、解说的受众人次数、生态解说方式、解说的吸引力、解说的效益与成本、民众生态知识的了解程度、民众环保行为的改善程度、城市生态文明形象提升等相关方面。相对全面的评价内容有助于更完整的交接解说的质量情况,对生态解说的改进有重要参考价值,但同时也要控制在合理的评估成本范围。评价方法则可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向结合,通过相关的统计分析进行定量评价,专家评价、旅游者体验与城市居民评价相结合,并定时进行评价更新,建立评估反馈机制,客观真实地推动民众生态素养地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平芳,胡明文.旅游解说与生态文明建设[J].开发研究,2009(4):113-115.
[2]黄平芳.旅游解说: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基于游客满意度的实证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2):110-115.
[3]郭剑英.旅游景区旅游解说系统评价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大学,2011:14.
[4]林峰.开展自然教育,提高环境教育水平[J].环境教育,2019(7):33-35.
[5]闫淑君,曹辉.城市公园的自然教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J].中国园林,2018(5):49.
[6]乌恩,成甲.中国自然公园环境解说与环境教育现状刍议[J].中国园林,2011(2):17-20.
[7]陈萍.论生态旅游中的生态文明教育问题[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4):187-188.
[8]赵晓龙,赵文茹,张波.美国植物园的公众活动研究[J].中国园林,2016(1):115-120.
[9]Buckley, R. A framework for ecotourism[J].Annu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3,21(3): 661-669.
[责任编辑: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