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袁州区地名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2020-11-30
(武汉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2)
语言具有社会性,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从语言学角度看,地名是专有名词的一部分,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地名更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重要的语言文化现象。地名大都具有其产生的自然或社会依据,它往往是一片地域地理风貌、历史背景、社会文化的反映[1]。
国内社会语言学起步相对较晚,主要关注语言变异,包括语言的时间变异、空间变异等。20世纪90年代,社会语言学视角下对专有名词的研究在国内逐渐兴起,这些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地名、建筑名、道路名称、店铺名称等[2]。语言学者由此探讨某一时期的社会心理特征、语言的规范化标准化和语言修辞等问题。
近年来地名的社会语言学相关研究成果逐渐增多,考虑到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状况,这些研究主要针对一线或准一线城市,包括各省会城市。严格来说,地名包含自然地理名词和人文地理名词,前者包括地形、水文、岛礁等表示自然环境地貌的名词,后者则指行政区域规划名称、建筑名称等[3]。本文中研究的地名专指行政区划名称,以四级行政区(街道、镇、乡)及下辖社区及行政村为研究对象。
本文选择了宜春市作为研究对象,宜春市下设1个市辖区——袁州区,3个县级市——高安市、丰城市、樟树市,6个县——奉新县、万载县、上高县、宜丰县、靖安县、铜鼓县。考虑到算上社区及行政村,宜春市所含地名上千,因此本文选择了宜春市经济政治中心——袁州区。宜春市袁州区地处江西西部,袁河上游,素有“赣西重镇”之称。袁州区辖17个镇、3个乡、8个街道办事处,为宜春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宜春市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先秦时期,袁州一名也指宜春,西汉时期郡县制实行,设立宜春县,管辖袁河流域。西晋时期,改为宜阳县。隋朝改袁州为宜春郡,治宜春、萍乡、新渝三县。唐朝,宜春郡改为袁州。元朝,宜春县隶属湖南行省袁州总管府。明朝,宜春县隶属湖南行省袁州总管府,清朝承接明制。1949年7月20日,宜春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江西省人民政府袁州分区。2000年,设立宜春市(地级),原有宜春市(县级)设为袁州区[4]。这便是现在宜春市袁州区的历史发展由来。
一、宜春市袁州区地名的语言特征
1.地名的音节特点
古代,生产生活活动较为简单,人类认知水平较为低下,单音词能够基本满足人类交流需要。随着生产力发展,词汇所需要承载的意义逐渐增多,在汉字数量递增的同时,复音词也逐渐占领汉语词汇系统的主流地位。汉语词汇经历了单音节词向多音节词发展的过程,其中,地名同样如此。游汝杰先生在《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中提道:“商代和西周的地名大致以单音节占优势,春秋战国时期地名也还是单音节占优势,到了汉代,单音节地名已属罕见了。”总的来说,地名呈现出从单音节向双音节、多音节过渡的形式。
本文在统计地名时,将表示行政区划的市、镇、乡、街道、社区、村等通名删去不计,如“宜春市”以“宜春”计地名音节数,归入双音节地名。另外,部分地名构成为“单字+行政区划名”,如“厚村”“西村”“洖村”“中村”“新村”,由于这类地名删去行政区划名后单字并不能指代专有地名,不算作单音节地名而归入双音节地名。单音节地名如周朝时的“齐”“楚”,能够单字独立表示特定区域名称。
宜春市袁州区的385个地名中,双音节地名358个,占比93%,三音节地名27个,占比7%。
由此可见,双音节地名在地名中占据绝对优势,其次存在少量的三音节地名,在宜春市袁州区范围内没有四音节地名。随着生产力及社会文化发展,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不少单字义项丰富,往往需要承担多个意义,部分意义通过引申、附加或组词的形式被分担出去,单音节地名也随之减少。而双音节词能够满足人们对地域的大部分命名需求,多音节词如三音节四音节词相对承载的信息量大,不如双音节词便于记忆存储,因此双音节地名仍占据主流地位。
2.地名的词汇特点
单音节地名占主流时,地名的词汇结构单一,不存在专名与通名的区别,均为专名,而后部分单音节词逐渐用来指称某一类事物、现象时,通名也就随之产生了。古时,“江”“河”专指现在的“长江”“黄河”,后来发展为指代一片流动水域的通名[5]。现代社会,地名通常由专用名词(专名)和通用名词(通名)两部分构成。专名指的是能够用以区分各个地区的名称用词,是个体地名较为“独一无二”的部分,专名更多地承载了地名中的文化因素。通名指的是用以区分各个地区的地理类型的名称用词,例如“堡”“沟”“屯”等。
现将宜春市袁州区地名构成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专名:只有专名,没有通名。如:龙泉、朝阳、鹧鸪、红星、日升、明月、凤凰、金瑞、文丰、集凤、集福、信和、梅花。
第二类,专名+通名:专名后接通名,表示某个地区的地理特征、地理类型、地理性质,这一类地名构成数量最多。如:官山、状元洲、大塘、马王塘、霞塘、余家坪、谢坪、昌坑、西坑、南坑、张坊、刘坊、彭坊、陈坊、潘坊、安祖塅、下塅、邬家、施家、南庙、柒家岭、寒岭、田湾、七里店、园艺场、庚溪、布里。除去表地理性质、地理特征的通名外,还包括一些固定作词语前缀的通名,如“小”“上”“下”“前”“新”,部分地名结构类似“通名+通名”,本文归入“专名+通名”一类中,如:坑西、下浦、下门、下苑、小江西、新坊。其中专名83个,占比21.56%,“专名+通名”302个,占比78.44%。
通名往往表示一个地区的地理类型,既可以表示其自然地理类型也可以表示人文地理类型。自然地理类型主要包括:A.表地势高:山、岭。B.表低洼地形:坑、塘。C.表平地:场、坪、塅。D.与水相关:湾、沟、江、河、溪。人文地理类型主要包括:A.表示居民聚集地:坊、里、家。B.表示建筑名称:店、庙、亭、园、院、桥、井。
专名相比通名,承载了更多的历史文化,有的专名寄托了当地人的美好愿望,有的专名背后有一段属于自己的历史故事[6]。在语言特征方面,通名主要是地理专业名词,多为单音节词,而专名的构词方法、词汇来源更丰富,多为双音节词。
辞格方面,专名会用到借代、比喻、用典等修辞方法。借代指的是借与某事物密切相关的事物名称去指代某事物。如地名中的“枫林”“梅花”“荷花”“樟树”“枣树”是使用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植物作为地名来指称一片地区,如“温泉”“温汤”是使用当地特有的自然现象作地名,又如“官溪”“庚溪”使用当地的水域名称指代整个地区。用典是运用历史典故,包括古代诗词歌赋的语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达到表达效果。用典在地名中较为常见,是最能反映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积淀的部分,在宜春市袁州区的地名中,由于村落较多,遗留下的关于历史文化的记载相对较少,最为典型的地名中的用典是“湛郎桥”。
二、宜春市袁州区地名与社会文化
1.宜春市袁州区地名与地理风貌
袁州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于江南丘陵地带,地形起伏,多山多水,素有“山明水秀,土沃泉甘,其气如春,四时咸宜”之称,拥有国家森林城市的荣誉称号。整座城市群山环绕,其森林覆盖率达到62%,境内各类水库200余座,除此之外还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日流量达3700吨。因此,袁州区地名中存在大量与山地地形、水文有关的地名。
与高低起伏地形有关的通名共70个,其中含“山”9个,含“岭”9个,含“峰”2个,含“坑”11个,含“塘”39个,表示山地或低洼地形的地名占所有地名数量的18%左右;与水有关的通名共62个,其中含“江”21个,含“河”2个,含“湾”2个,含“溪”15个,含“源”14个,含“湖”6个,含“池”2个,与水有关的地名占所有地名数量的16%左右。与山水等地形地貌有关的地名占到所有地名数量的30%以上,可见地形地貌对地区命名的重要影响。另外,宜春市袁州区温泉资源丰富,“温汤”“温泉”的行政村名称正反映了这一特殊自然现象。
2.宜春市袁州区地名与历史文化
相比通名,专名往往承载着更多的文化意义,它可以反映某一时期人们对未来的美好希冀,可以记载着曾经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历史事件以及生活过的历史人物,可以反映中国人一直以来看重的宗族观念。
中国人习惯向命名的事物注入自身的情感与希冀,人名如此,地名同样如此[7]。在文章统计的地名中,“安居”寓意了人们对安居乐业生活的向往,“胜利”“前进”表达了人们积极向前的生活态度,“信和”则是对美好品质的憧憬,“集福”顾名思义希望将福气聚集到居住的地方。“凤凰”“集凤”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憧憬,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以“龙”“凤”命名体现出了先人的图腾崇拜思想。古时人们认为凤是瑞鸟,象征着天下太平。将“凤”“凰”加入地名同样表达了人们对祥瑞事物的崇拜以及祈福的心理。
袁州从先秦时期便已存在,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地名也可以了解到其中的历史文化故事。“湛郎桥”旧名赤坂桥,后因为唐朝宜春第一个进士彭伉与第二个进士湛贲的一段佳话,改名落驴桥,后更名为“湛郎桥”,“湛郎”指的便是湛贲。最初彭伉因湛贲出身微贱而看不起他,湛贲发奋读书而后进士及第。彭伉听到这个消息时正骑着驴过桥,自惭形秽后悔不已从驴上摔落因此改名落驴桥。后来又改为湛郎桥。“状元洲”是一片江中陆地,呈舟形,唐代邑人卢肇读书洲上,后人以其姓名洲,呼为卢洲。因其唐会昌三年(843)中状元,又称状元洲。
宗族观念,血缘关系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种文化在南方地区尤其盛行,因为南方地区相比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的北方地区,丘陵平原相间的地形及众多河流使得各族群部落被山水阻隔开,因此血缘族群能够在一个较为封闭的环境中稳定发展[8]。姓氏作为一种纽带,将一群人联系在了一起,加强了族群之间的凝聚力,地名中存在着许多包含姓氏的地名,如:张坊、刘坊、彭坊、邬家、施家。余家坪、谢坪。“姓氏+通名”作地名,后接的通名通常表示居民居住地,街道,店铺等人类活动聚集地等。“坊”指城市中居民居住区部分,这是唐朝“坊市制度”遗留下的痕迹。“坪”指的是平地,尤指高原和山地中的平地,在这些地形区,平地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族群聚集地。这一类地名一般以“姓氏+通名”或“姓氏+家+通名”的形式出现。
3.宜春市袁州区地名与宗教信仰
宜春既是佛教马祖兴丛林、百丈立清规的起源处,又是禅宗“一花五叶”中的三宗(临济宗、曹洞宗、沩仰宗)发祥地。在袁州区地名中,也可以看到佛教文化的踪迹。“南庙”便是受到佛教文化影响产生的地名。“慈化镇”“慈化街”的“慈化”来源于“慈化寺”。慈化寺是开山祖师普庵禅师始建于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因位于南泉山,又称南泉寺,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赐建龙亭一座,御书“天下第一禅林”。慈化寺于是名扬天下。
三、结语
地名是城市的名片,反映了一个区域的自然、人文特征,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内涵。本文以宜春市袁州区的385个地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语言特点,发现双音节地名占绝对优势,大部分地名呈现出“专名+通名”的结构,地名的创造会使用比喻、借代、用典等辞格。在南方地区,丘陵山地及水文等地形特征对地点方位的命名具有重要的影响,与山水等地形地貌有关的地名占到所有地名数量的30%以上。地名中的文化因素体现在情感寄托、历史典故、宗族观念、宗教信仰等多个方面,人们习惯于通过地名表达自身的美好愿望,在地名中保留曾经的历史印记,姓氏地名众多反映了血缘族群的凝聚,禅宗文化对袁州区地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行政区划地名与当地丰富的自然地貌、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分不开的。
另外,近年来,整治地名成了相关部门需要重点推进的工作,在宜春市袁州区的地名中,许多地名已经在长期发展中固定下来,存在少数的重名和地名用字生僻字的问题,如“洖村”的“洖”在不少网站难以显示。地名的规范化需要政府部门,语言文字工作者及公众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