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新世界》的“幻象”及其破解

2020-11-30

现代交际 2020年23期
关键词:统治者人性现代化

(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4)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21世纪,人类生活已经离不开科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给人类带来便利、快捷的生活,但如果使用不当,人类文明可能会受到不可估量的威胁。因此,以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为目标,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使用规范十分重要,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政策的导向应关注“人之为人”的终极关怀,弘扬人文主义精神的主旋律。

一、《美丽新世界》的“幻象”

在《美丽新世界》中,科技进步貌似可以为人类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但是,这种“美丽景象”实质上只是一种技术与极权对人性双重挤压的残酷“幻象”。

1.先进技术促进工业化需要,却造成对人性的严重挤压

科学技术与工业资本的结合为社会创造出无尽的财富。统治者与社会民众都理所当然地接受飞速发展的工业化社会。然而沉醉在物质生活中的人,脱离了对自由精神的追求,技术进步与人性发展形成了内在对立。

首先,生物技术通过干预人类基因从而使其得到优化,但人将变成单一化的存在。运用生物技术设定胚胎繁殖,采用标准的工业生产流程。不同等级的人被摄入不同的基因,决定着他们的外貌、智力以及日后从事的不同类型的工作。“我们也预先确定人的命运和生存状态。我们把我们的婴儿分成社会化的人,也就是α们或ε们。”[1]10这意味着人类身上只会拥有社会需要的优良基因,而不会出现破坏社会稳定的有缺陷的基因。那么,人类的基因性质会变得越来越单一,人类将处于失去自我且不自知的思维停滞状态。

其次,生物技术可以将人类的生理行为、伦理道德观念预设为固定模式,但会导致人类的道德沦丧。被工业化与灌输教育所颠覆,人类将在胚胎瓶中通过药物注射,进行“新巴甫洛夫条件设置”与“睡眠教育”的成长。“经过两百次相同或类似的课程的重复,它们就会在孩子们的心里变得密不可分,这种人为联系在一起的东西,自然是无法分开的。”[1]16被暗示所规定的除了生理行为,还有伦理与道德。“家无论从物质上还是心理上来说,都是一个肮脏的地方”[1]29。“每个人都属于彼此”[1]34。爱情的纯真与夫妻关系被泛滥的性交关系取代,伦理道德遭到颠覆。

再次,生物技术通过赋予人们固定的等级与职业以保证社会的有序化,但人类丧失了选择工作的权力与自我总体性发展。人类乐于接受等级的制约与工作的安排,即便是面对恶劣的环境与枯燥的流程也毫无怨言。“他们喜欢他们的工作,因为轻松,因为非常简单,不用动用脑子或者肌肉。”[1]190人类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丧失追求理性与自由的欲望,自我价值沦为工具的价值,人的总体性被消解。

2.统治者利用虚假民主对人的技术异化

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表现了对极权主义的嘲讽和鞭笞,对统治者滥用技术造成人性危机的现象极其担忧。“唯科学主义从技术层面实现了对主体的控制,而在政治层面,极权主义则对人性构成了压制”[2],政治与技术的非理性融合造成了人的异化。

统治者控制技术的使用方法与范围,并理所当然地挑选出符合他统治理念的技术为之服务,看似科学执政,但存在独裁的隐患。“科学是危险的,因此我们不得不对其加以严格的控制,套上笼头,加上锁链”[1]191。为了规避科学家的头脑风暴所带来的风险,统治者消除了科学的知识、真理与怀疑的属性,以稳定的“幸福”取而代之。在人们心中,科学是能创造生产、维持安定、忘掉忧愁痛苦的幸福良药;而在统治者心中,科学是麻痹思想操纵社会的稳定剂。

统治者用技术固化社会等级并进而营造稳定安乐的假象,但实质是以虚假欺骗的“民主社会”蒙蔽人类。统治者用技术消除人性换取稳定的幸福,创造出所谓的“民主”。α们或ε们不会因为等级的划分感到不公平,反而喜欢这种“命中注定”。“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要什么有什么。得不到的东西他们也绝不会要。他们富裕,他们安全,他们从不生病,也不怕死”[1]187。新世界呈现出一个科技发达、秩序井然、物质资源丰富、人类无欲无求且拥护统治者的“民主自由”状态。

二、《美丽新世界》“幻象”的现代审视

1.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科技运用要突出人的主体性

在科学技术的运用中,人是占主导地位的。“人的感性的本质力量,正如它们只有在自然对象中才能得到客观的实现一样,只有在关于自然本质的科学中才能获得它们的自我认识。”[3]194人类将自然界作为认识对象,运用自主意识探索并认识自然界,发现规律而运用规律改造世界,形成科学研究的过程,“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4]602在马克思的观点中,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技术的发展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类错误地认识技术的价值而引发文明的毁灭。广岛与长崎被投放原子弹后所引发的道德伦理争论源源不断。终究还是技术发展与人文关怀的碰撞下该如何抉择的问题。克隆羊多莉问世,由此引发人们思考,克隆人是否也会于不久的将来横空出世。克隆人是人还是物,是否能受到法律与制度的约束,种种问题我们都不得而知。又如2018年12月备受争议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修改基因意味着违背伦理道德与科学精神。科学技术既能造福人类,也会给人类带来不可挽回的灾难。

技术与人性的矛盾不仅存在于大科技的研发当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显而易见。现代科学技术是人类的一种认识手段与实践方式,信息发达的网络技术能突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开阔视野,便利生活。但日益技术化的时代也正渐渐束缚人类的精神意志。最常见的便是人类逐步成为手机的附庸者,“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便是我就坐在你对面,而你却在低头玩手机”,手机的使用让社会群体的精神交流逐渐分崩离析。人类掀起了技术的浪潮,却被潮流推动着前进。

2.极权主义无法消解技术异化带来的人性危机

极权主义表现的是权力中心化的政治体制,统治者运用绝对的权威和虚妄的话语控制民众,民众失去自由却热情支持,社会被禁锢在国家机器之下。极权政治颠覆人性,与人类文明背道而驰。

极权统治者运用技术对社会进行单向度的精确把控,使得个人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都受到了冲击。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中提到,“当代工业社会……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向度,从而使这个社会成了单向度的社会,使生活与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5]205。一个全面的人是具有肯定与否定双向标准的,肯定社会现实的合理状态,并追随前进,否定社会的非理性行为,反思现实,超越前进。而极权社会的政治理念与其相悖。

极权统治者通过对民众“洗脑”实现个人崇拜,侵吞人性。正如美国学者阿伦特所说:“在极权主义国家里,宣传和恐怖相辅相成……凡在极权主义拥有绝对控制权的地方,它就用灌输来代替宣传,使用暴力与其说是恐吓群众,不如说是为了经常实现其意识形态教条和谎言”[6]441。极权政治以虚妄而偏激的说教方式,迷惑人心,人们在天花乱坠的语言炮弹中丧失自我判断力,他们在顺从统治者的观点的同时,还以为是在遵照自己的内心。

三、政治治理现代化:技术进步与人性解放良性互动的必然选择

人类创造技术却成为技术的附庸,过度地发展技术可能会使技术脱离人类控制并反噬人类。技术要发展,但需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人类思想道德建设也要跟上脚步。国家政治治理现代化的任务之一便是要协调好二者的关系。

1.什么是政治治理现代化

政治治理现代化始终贯穿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是核心、关键。“政治治理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国家从传统专制型政治向现代民主型政治的转变过程。”[7]也就是说,政治治理现代化是政治制度的现代化变革,抛去落后、陈旧的治理思想,创造出新颖、受人民拥护的现代化政治理念,在治理过程中体现时代特征,体现人民意志。

《美丽新世界》中的统治理念以遵循极权专政为根本,而政治治理现代化拥戴真正的民主,在改革过程中运用法律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时时刻刻体现人民的意志。“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8]国家领导层有序更替,全体人民依法拥有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权力,人民群众能够畅通地表达利益诉求,国家决策实现科学化、民主化等等举措,才是真正地巩固社会稳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2.矛盾的破解:通过现代化的政治治理规约技术的运用

人类应当是技术的使用者,用技术促进人类的发展。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不断进步,现代化的政治治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在治理的过程中如何协调好科技与人文的关系,需要总结我国政治治理的规律和特点,结合当下现实,以健全的法律体系做保证,严格的制度体制机制为支撑[9],协调好政治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政治生活中的民主自由不是滥用科技的保护圈。克隆危机、基因编辑、科技犯罪、杀伤性武器等违反道德伦理的事件争议不断。政治民主是人民的民主,科技的发展威胁到人类的生活与精神世界,领导者必当取缔非法的科学研究。马尔库塞表示,要想消除“单向度”的社会现状,要将技术、人性、政治统合反思,以人道主义的哲学向度调和政治与技术的关系,摆脱技术异化的束缚。因此,通过现代化的政治治理,重视科技管理,维护人文精神,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现代化的政治治理主要通过三个方面规约技术的运用:第一,法律措施,国家出台严格的律法规范科研行业的行为,每个科研机构都应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自觉接受国家检查,民众监督;第二,管理监控,对于重大的科研项目,应派相关科研监管人员做好访问与调查,以防出现技术研究过程中偏离政治立场、无视道德伦理的情况;第三,思想道德建设,在政治发展的进程中,更应关注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当前社会物质生产高度发达,物质精神过于泛滥会导致人类精神荒漠化。物质条件与具体实践给予精神文明发展的空间,精神文明为促进物质生产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的支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才能与科学文化教育进行良性的结合。

四、结语

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描绘的世界似乎是无稽之谈,但不能否认小说中滥用科技的现象正变成一个现实问题向我们走来。清醒地看待科技运用,避免出现极权主义、人的异化、精神缺失等问题,是当代社会需要探讨并解决的。民主自由的政治环境与实用可行的科学技术是人类精神家园建设坚实的稳固剂。正因如此,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党的政治建设置于统领地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又专门部署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问题,并特别强调政治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性。总之,通过现代化的政治治理规范技术的运用,是实现技术进步与人性解放良性互动,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人类社会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统治者人性现代化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统治者的知识储备论
西方哲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思想
婚姻的尽头,藏着人性的底色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