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体系下高校国际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瓶颈与开展途径研究

2020-11-28刘淑琳吴舒程方笑枝

文存阅刊 2020年20期
关键词:瓶颈三全育人思想教育

刘淑琳 吴舒程 方笑枝

摘要:随着来华留学进入“提质增效”时期,做好国际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对我国成为世界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促进世界青年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基础。文章以“三全育人“体系为背景,介绍高校开展国际学生思想教育的意义,分析存在工作瓶颈并讨论开展途径。

关键词:三全育人;国际学生;思想教育;瓶颈;途径

一、背景介绍: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到由规模增长到质量提升的飞跃阶段,高校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下简称“三全育人”)体系下进行人才培养,既体现了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又顺应了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来华留学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和教育外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意义。随着来华留学规模迅速扩大,在“三全育人”体系下,开展国际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外学生趋同化管理的必然要求,进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国际化。

二、“三全育人”体系下国际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意义

2018年,教育部启动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其作为一种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育人理念,是党和国家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性方针。[1]

随着新形势下来华留学教育的发展,教育对外开放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2017年颁布的《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42号令)第二十五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设置国际学生辅导员岗位,了解国际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及时做好信息、咨询、问题活动等方面的服务工作。该规定的实施,对国际学生的思想教育提出了全新的、导向性的要求,为国际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国际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具有培养目标的独特性和针对性、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多元性、教育内容的代表性和时代性、教育方式的体验性和柔和性、教育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等特点[2],在“三全育人”的大环境中,只有摸清实际存在的问题与理顺今后的发展途径,才能够真正促进和保障国际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工作瓶颈

1.国际学生思想教育培养目标不明

目前,各高校对国际学生思想教育的认识不充分、不全面,没有明确的教育方向与培养目标。许多高校认为应该尊重国际学生的风俗习惯与思想自由,没有必要开展思想教育。这与以立德树人为高校根本任务的思想相悖,没有真正理解“为谁培养人”的含义。对比国外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作为中国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之一,贯穿学生的整个求学生涯,是一种科学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引领。

2.国际学生思想教育政策指导与培养体系不完善

42号令中指出高校应当设置国际学生辅导员一职,但是对国际学生的思想教育没有做出规定和阐述,相关的政策法规依旧空缺。针对国际学生思想教育的课程开设思想教育课程较少,同时也缺少专业的授课教师。很多高校仅面向国际学生开设中国概况或者中国文化等课程,缺乏完整的国际学生思想教育培养体系。

3.国际学生对中华文化认可以及理解差异化

国际学生来自世界各个国家,与中国学生在教育思维以及人文思维方面存在很大差异[2]。对国际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时,如何遵循其原有的教育思维和人文思维,结合我国国际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开展的实际需要,是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三全育人”中“全方位育人”理念的实际体现。

4.国际学生管理体系与人员配置不完善

现下国际学生管理体制存在系列问题,各个高校因国际学生管理机制不同,专业学院与相关职能部门職责不明晰、衔接不顺。同时我国国际学生思想教育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国际学生辅导员在开展工作中存在角色定位模糊,学理基础缺失,培育机制适用性薄弱,工作制度可操作性与人性化不足、规范化管理制度与职业发展规划缺失等问题。

四、开展途径

1.明确国际学生思想教育培养目标

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国情,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为出发点,以树人为核心,立德为根本,全员、全过程、全方位针对国际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将国际学生日常学习与管理作为工作抓手,开展中国法律法规、校纪校规、国情校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方面内容的教育,培养“知华、友华”的国际人才,共同推进人类命运体构建。

2.完善培养制度与体系建设

从国家层面制定国际学生思想教育总体政策,各个省市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高校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具体的国际学生思想教育制度,全面落实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

实现国际学生思想教育的“全员”覆盖,落实责任与考核制度,确保每一个国际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将课堂授课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中国学生与国际学生培养中的相同点与差异性相结合,将日常学习与校园生活相结合,以“全方位”为出发点,全面梳理和完善国际学生思想教育体系化培养方案。

3.体系化建设国际学生国际学生辅导员队伍

首先,将国际学生辅导员、中国学生辅导员以及国际学生管理人员进行职责划分,明确国际学生辅导员角色定位,明确核心职能,划清各自工作边界,保障国际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全过程”开展。

同时,面向国际学生辅导员开展国家政策法规、校纪校规、跨文化交流、外事工作常识、行政管理、心理咨询、就业指导、学业辅导等培训,掌握最新的形势政策,确保站位正确,具有鉴别能力与危机应对能力,建立相关的培训制度与方案,提升国际学生辅导员队伍理论与实践工作水平。

4.实现国际学生思想教育培养模式创新化、规范化

在后疫情时代,开拓新的国际学生思想教育模式显得更加迫切。因新冠疫情在全球的爆发,直播授课、录播回放、线上打卡等多种无接触式的授课方式进入“井喷”发展时期。学生、教师以及家长或主动或被动的适应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网络育人”作为十大育人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成为国际学生思想教育创新化的有效载体。借助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结合网络直播、社交网站、自媒体等新型模式开展宣传活动与思想教育更能事半功倍。

5.加强国际学生思想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国际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除了对教师、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与能力要求高之外,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也十分重要。目前因国际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理论研究的学术性和规范性不足,现有的研究成果杂、散,没有系统性的理论研究与实际案例,加强国际学生思想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迫在眉睫。通过支持专项研究课题,促进一线工作人员交流和建设全国性培训机制等方式,能够有力保障国际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高效、科学的开展。

结语

国际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开展时间短,研究基础薄,实践案例少,但在国际学生教育工作中具有决定性与导向性。“三全育人”体系为如何做好国际学生思想工作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相信在培养目标的明确、培养制度与体系的建设,教育队伍的组建、教育模式的创新化以及理论研究与实践案例的加强下,国际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能够为我国实现世界教育强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刘润,王小莉.高校“三全育人”工作路径与机制的探索实践[J].思想教育研究,2020(06):115-118.

[2]李宝贵, 李博文. 新时代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特点、内容与路径[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v.41;No.240(04):14-23.新时代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瓶颈三全育人思想教育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在突破瓶颈中成长
点击图象问题突破图象瓶颈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关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创新方式摭谈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