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河岳英灵集》中崔颢为诗“名陷轻薄”的考证
2020-11-28孙赛男
孙赛男
摘要:《河岳英灵集》是专收盛唐诗的唐诗选本,诗作与评论兼有。其中:“颢年少为诗,名陷轻薄”,由此后世在品评崔颢诗歌风格时,“轻薄”二字成为其诗风的一个方面。本文通过探寻记载崔颢的典籍文献资料,辅以诗歌内容解析,考证崔颢的早期诗歌并非“轻薄”之语。
关键词:《河岳英灵集》;崔颢;轻薄
1.从文献典籍记载考证
崔颢(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诗人,诗篇《黄鹤楼》为历代所推崇。历代史书、笔记对崔颢其人其事记载甚少,评论家虽评价很高,但仅限于只言片语。
《旧唐书》卷一九〇下《文苑下》:“开元、天宝间,文士知名者,汴州崔颢、京兆王昌龄、高适、襄阳孟浩然,皆名位不振。崔颢者,登进士第,有俊才,无士行,好蒱博、饮酒。及游京师,娶妻择有貌者,稍不惬意,即去之,前后数四。累官司勋员外郎。天宝十三年卒。”[1]从中可发现崔颢为人品行不得众人肯定,尤其在停妻再娶方面更不得人心,但没有关于其诗歌的论断。《新唐书》卷二〇三《文艺下》所述与《旧唐书》大体相似,只另外记载了一段崔颢与李邕交往的文字。“初,李邕闻其名,虚舍邀之,颢至献诗,首章曰:‘十五嫁王昌。邕叱曰:‘小儿无礼!不与接而去”。[2]南宋計有功《唐诗纪事》中所载之语与两《唐书》本传无异,以上三本崔颢传均未谈到崔颢年少为诗“名陷轻薄”,但其品行不端已成定论。
首次谈到崔颢年少为诗“名陷轻薄”的是唐代殷璠《河岳英灵集》,其云:“颢年少为诗,名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说尽戎旅。可与鲍照并驱也。”[3]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中采用上述观点“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说明浮艳轻薄是崔颢早期诗作的特点。但查阅所有记载崔颢其人其诗的典籍,似乎能作为“名陷轻薄”的有力证据只有一个,就是中唐人李肇《国史补》(卷上)记载崔颢献诗当朝权贵李邕遭拒之事。崔颢所献《古意》一诗,虽有六朝余风,但远非荒淫色情之作。诗作略带轻浮,本是崔颢狂放不羁的性情所致。试揣测崔颢作诗的深意,无非是自喻受宠新妇,以夫婿王昌喻李邕,来表达自己年纪轻轻就受到李邕召见重视的狂喜之情。这种手法从屈原创造“香草美人”后广泛被诗人运用,这种借喻手法在唐代文坛上也是被普遍接受的。如朱庆馀的拜谒诗《闺意献张水部》,诗人以新妇自比,向朋友张籍询问在拜谒中行为是否恰当。李邕说其“小儿无礼”是因崔颢年少轻狂,忘却了两人之间地位、辈分、名望的悬殊差别,语气有所轻佻冒犯。乃至明代胡应麟在读此诗时都不禁说出“乐府本色语也”的赞誉之词。由此可见,以此作为崔颢“为诗轻薄”的论据大为不妥。
2.从崔颢诗歌内容考证
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万竞君《崔颢诗注》,崔颢现存42首诗。由殷璠评崔颢前后诗风的迥异可知,“崔颢年少为诗,名陷轻薄”指的是15首女性诗。现从几个方面解析女性诗,以考崔颢为诗“名陷轻薄”是否属实。
2.1颇具民歌风味、格调清新的爱情组诗
崔颢的《长干曲》四首,是仿乐府杂曲歌辞,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勾绘出男女初识,爱情萌生的氛围。这组诗继承了前代民歌的遗风,蕴藉无邪中流露了男女主人公淡淡的情愫,在唐诗中堪称抒情诗的上乘之作。诗歌不用任何的烘托和映衬,只是纯粹的白描,是中国诗歌“思无邪”标准的完美呈现。
2.2大胆超前的讽喻性政治叙事诗
崔颢写过三首讽喻诗,借宫中女子之口描述宫廷生活的奢侈靡乱,影射唐玄宗的昏聩生活。三首诗都采用乐府诗题,但诗歌体式发生变化。《相逢行》本为古乐府诗题,但诗实为五言排律。《卢姬篇》诗体结构奇特,每两句成韵。这两首诗言辞犀利,敢于讽刺权贵,直挑政治黑暗实属难能可贵。崔颢更借长篇叙事诗《邯郸宫人怨》暗示出盛唐极尽奢华后的物极必反。“谁言一朝复一日,君王弃世市朝变”“忆昨尚知春日花,悲今已作秋时草”,表现了对“百年盛衰谁能保”的清醒认识。“以汉代唐”的手法与白居易的《长恨歌》可谓是异曲同工,堪称是相映生辉的姐妹篇。
2.3代言体式的怀才不遇、抒发郁垒的政治幽怨诗
受齐梁遗风和唐初宫体诗风的影响,崔颢女性诗虽写的娇艳动人,却无玩弄、亵渎之意。相反,诗人用代言体诗的形式,以宫人、思妇的口吻、心态,描写其遭弃的悲惨境遇和内心痛苦。如《行路难》崔颢把不幸的宫人作为自己的代言人,以之苦泪控诉抒发自己不受重用、难以言说的政治抱负,这种“香草美人”的手法,将其女性诗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在封建社会中,崔颢以一个男性诗人的角度,充分关照女性的生活,实属难能可贵。在15篇女性诗中,无论是描写贵族女子的哀婉情思,还是乡野渔家女子的率真淳朴,诗人都是把她们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来描绘,丝毫没有轻薄怠慢之嫌。这些诗篇不仅言情纯正雅洁,寄意遥深,在艺术上也多见创新。诸如对代言体、歌行体、组诗的灵活运用,结构的精心设计,表现手法的丰富多彩,语言的清新洗炼等,都推动了中国诗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晌.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6049.
[2]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1609.
[3]殷璠.河岳英灵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