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流课程背景下定向运动融入我校校选课的思考

2020-11-28程荣华刘贝贝

商情 2020年8期
关键词:定向运动作用

程荣华 刘贝贝

【摘要】目前高校学生运动参与度与积极性较以往有所下降,定向运动作为一项新兴运动项目,是集健身、挑战、趣味和智慧于一体的运动,也是对原有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的深化改革,深受学生的喜爱,随着定向运动在国内的深入发展,其融入我校校选课也必将成为一种趋势。

【关键词】定向运动 校选课 作用

1 研究目的

“定向运动是指参与者利用地图和指北针,根据地图上用许多点标表示的路线,在野外选择道路,寻找目标,力争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任务的运动项目”。是对原有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的深化改革。同时,定向运动还是集健身、挑战、趣味和智慧于一体的新兴运动项目。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呈现下降趋势,运动参与度与积极性较以往有所下降,对手机的依赖性较大,这无疑是当前高校学校体育教育深化改革与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这种现状下,定向运动因其教学手段、教学器材及教学方法的新颖性,深受高校大学生的喜爱,本文通过大量的资料查阅及对学生及定向运动俱乐部成员的调查访谈,为定向运动融入我校校选课提供一定的意见及建议。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查阅了大量关于定向运动与高校校选课程的资料,了解目前定向运动融入高校校选课程的现状资料及存在的问题,针对所提出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意见,为本文的撰写提供理论支撑。

2.2 调查访谈法

在撰写本文之前,通过对校内各专业部分学生及部分校内定向运动俱乐部成员进行交流访谈,了解我校学生对于该项目的认知情况,了解我校定向运动俱乐部的现状及问题,并在访谈过程中,总结访谈对象的意见及建议,为本文撰写打下基础。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问题分析

大学生普遍运动参与度较低,不喜欢枯燥乏味、单调、机械的运动内容,喜欢参与网络、室内等无任何运动量的校级选修课程,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较高,定向运动课程本着让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走出宿舍的理念,改变传统的授课形式,让学生在运动中思考,在思考中运动,把地形学与体育运动相结合,借助指北针和地图,吸引学生积极学习,扩展学生定向运动比赛的参与能力及社会实践性课题的研究与发掘能力,拓宽学生就业途径,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促其成为体育骨干,促进我国全民健身全面发展。

3.2 定向运动融入我校校选课的特色分析

3.2.2 定向运动作为一门课程在四川以及全国普通高校中普遍开展,主要是在于这项运动是一项集健身、趣味、竞技等于一体的新型体育活动,符合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要,它不仅能强健体魄,使学生掌握地形学知识,而且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独立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以及当机立断做出快速决定的反应能力:既可以作为大学生兴趣爱好来培养,也可以作为学生未来一技之长;能够充分发展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3.2.2定向运动课程不需要专门的活动场地,有别于其他运动项目,越是在自然的环境中,越能体现出定向运动的本质,引起大学生探奇的求知欲,锻炼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以及对于困难的独立解决能力,且课程成本低,利用率高。

3.2.3该课程组织教学与训练方便安全,教学器材简单、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独具一格,能够较好提升大学生的运动参与度,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效促进学生定向比赛的参与和社会实践性课题的研究能力,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体育骨干,促进我国全民健身全面发展。

3.2.4拓宽了体育课程内容与空间,体力与智力相结合,把枯燥的走、跑、跳、投变成了趣味的动,能够有效磨炼学生的心理意志品质,提升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3.3 定向运动融入我校校选课的地理优势分析

学校坐落在被誉为“蜀道明珠”的中国科技城、李白出生地——全国文明城市绵阳(104°46'E,31°29'N),气候温和适宜,根据我校地理地形地貌,学校老校区三分之一面积处于待开发林地,校内等高线落差较大,与定向运动课程的地形地貌要求非常吻合,且对于该课程的开展与优化具有着绝对的优势。

3.4已有资源建设分析

课程内容涉及指北针与地图结合使用知识,野外地图及方向辨别知识、体能锻炼、地形学知识、选路技巧、户外运动知識等内容: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借助本人自身专业知识,利用空余时间绘制定向运动图纸,目前已完成绵阳师范学院高新校区、游仙校区、富乐山公园、南山公园、小岛公园、仙海水利风景区及绵阳市区一半以上的中小学校运动场地定向图纸,不断添置指北针、点标旗、打卡器等定向器材,为该课程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3.5课程目标分析

根据学校办学定位,结合其他体育课程校级选修课程现状,学生运动积极性相对较低,通过调查访谈,学生对定向运动课程的认同度普遍较高,教学手段、教学器材及教学方法较新颖:在定向运动中,需要参与者利用地图和指北针,根据地图上用许多点标表示的路线,在野外选择道路,寻找目标,力争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任务的运动项目,是对原有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根据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要求,通过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运动参与度,培养学生地形学知识、独立思考、果断处事、野外方向辨别及快速反应能力,扩展学生定向运动比赛的参与能力及社会实践性课题的研究与发掘能力,拓宽学生就业途径,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促其成为体育骨干,促进我国全民健身全面发展。

3.6定向运动教学方法分析

定向运动采用教室教学与室外教学相结合。在教学中,定向运动包括理论教学、技能与实践教学和考核。教学过程中引入定向哲学的教学方法与思路,激发学生运动活力与积极性,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养成终身锻炼意识,营造良好环境,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的定向知识与技能。

3.7 定向运动课程评价及考核方式

制定定向运动教学特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与启发、讨论与参与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中达到学中做、做中学、做学结合。

3.7.1考核

成绩组成:10%考勤成绩+20%平时成绩+知识考核20%+技能考核50%

20%平时成绩+知识考核20%:平时课堂提问及实际操作能力占总成绩的20%。知识考核由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实际操作的情况评定给分,占20%

技能考核50%:根据学生在定向实践中对于教学实践内容掌握及实际应用情况给予评分

3.7.2 评分标准

牢固掌握基本知识及技能,并在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85-100分:掌握基本知识及技能比较牢固,并在实践中能够运用:70-85分;基本上掌握基本知识及技能,实践中基本能够运用:60-70分;掌握知识及技能掌握不够牢固,在实践中运用不够熟练:60分以下。

4 结论与建议

纵观目前国内高校定向运动课程的发展现状,定向运动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消极参与的问题,能够吸引学生探索知识与技能的欲望,拓宽体育课程内容与空间,体力与智力相结合,把枯燥的走、跑、跳、投变成了趣味的动,能够有效磨炼学生的心理意志品质,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形成对原有教学内容的深化改革,但是该课程的开设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教师自身专业技能与教学能力的长足发展与不断提高,通过对现有问题的分析、定向运动课程的特色、我校地理位置优势、已有资源建设情况、课程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课程评价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的认识与理解,在目前高校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的形势下,借助定向运动课程优势,使其融入我校校选课将会发挥不一样的优势。

參考文献:

[1]王炼,王亚楠.“MOOC”趋势下大学体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体育科技,2017.08 (38).

[2]程荣华,张春雨.高校定向越野俱乐部运行机制初探[J].贵州体育科技,2013 .03 (01).

[3]刘志华.高等院校定向运动发展现状研究[J],当太体育科技.2016.(08):84.

课题项目:绵阳师范学院2019年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绵阳市社科联一般项目“中国体育电影的底层叙事研究(编号:MYSY2016YBOI)”部分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定向运动作用
新兴智慧型体育项目——定向运动
定向运动植入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方法
定向运动制图能力与定向运动员能力提高的研究
浅析普通高校开展定向运动的价值和对策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