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向高效的语文课堂

2020-11-27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兴安大街小学焦增军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0年12期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兴安大街小学 焦增军

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个学段学生的阅读量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单靠每学期阅读教材中的二三十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在信息化时代,学生往往喜欢手机、电脑上的“快餐式、碎片化阅读”,长此以往,不仅大大局限了深度系统思考,更不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此外,升学压力大,课业负担重,也限制着学生的阅读发展。同时,语文教师的素养、阅读视野等都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有影响。

为了突破局限,我们栾城区适时引入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有两个突出的特点——课内大量阅读、学生自主学习,它强调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回归母语教育原点,让语文教学接近本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是一套围绕教材单元主题编排的优秀读物,是实验的重要载体。需要强调的是,丛书不是硬性的教学内容,也不能等同于一般的教辅材料,它是师生用来实现大量阅读的学习资源。

我们以语文教材为体,以丛书为用,体用结合,相得益彰,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大量阅读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有效提高,语文素养得到整体提升。

一、简化教学目标,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提倡精讲细练,对文本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大而全,深而细。然而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充分时间去自主阅读,自我的心得体会和见解得不到表达的机会,很难实现长远发展所需要的素养培育。

一堂好课的标准不是看教学目标有多全面、教学方法多么花样翻新,而是看这一堂课下来,学生的学习效率如何,是否有所“得”。如课文《桥》,我们从中可以找到按事情发展顺序描写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方法、边读边想画面、神态动作描写、环境描写、出人意料的结尾等丰富的语文要素。但短短的课堂40 分钟,学生不可能把所有的内容都学会,因此,教师只能选取一个或几个语文要素来施教。虽然一课只有“一得”,但是长期坚持就能多得。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在明确了人文主题、语文要素等教学要求后,应重点关注学生易混、易错、易漏的知识点,帮助学生解决他们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问题。要决心精简冗长的课堂分析、 无价值的提问、为了讨论而讨论的环节,抓关键,有侧重,有的放矢,不要求面面俱到,而是去芜存菁,打造高效课堂。

如教学《乡下人家》一文。

师:在作者笔下,乡下人家真美!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展现在我们眼前。你认为文章描写的哪一幅乡村景色最美?边读边想,可以跟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边读边画,并作简单的批注,小组交流。

(师出示句子: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师:大家用心地读读这句话,哪一个词语你觉得用得好?为什么?

生:探。

师:一个字就把笋写活了,写得多生动啊! 你能不能试着学学小竹笋从土里探出头的样子?

生:(模仿)

师:多调皮可爱的一群小竹笋啊,如果你是它,探出头来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如果把“探”换成“钻”,小竹笋还会这样可爱吗?

在这个片段中,学生通过阅读找出景物的特点,然后描述感受、表演、换词比较,自然而然就发现了作者写景的巧妙之处。最后利用这些方法,我们引导学生阅读丛书的《小村深秋》和《小小山村》,加深感悟。

在阅读丛书文章时,不要求像对待教材课文一样精读。教师只要引导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感受、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这样形成的能力不是“讲”会的,是学生在大量阅读中读会的、悟懂的和积累来的。

二、整合主题,打造人文精神充盈的课堂

语文不仅是工具性的,更是人文的、精神的、情感的、审美的,语文课堂要变成精神的殿堂,就需要阅读的奠基,需要大量阅读。以《文言文二则》为例。在这一课教学中,我们摆脱了深挖细嚼的传统教学方式。

师:请大家边读边思考,两篇文言文各写了哪些人物?这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找出关键词语,读一读,画一画,概括人物特点。

生:车胤学习条件艰苦依旧勤奋刻苦;李白幡然悔悟,立志勤学。

师:充分朗读两篇文言文,作者是怎样让我们感受到勤奋、刻苦这些品质的呢?

生:(例举主要语句。)

师:用我们前面学到的文言文阅读方法,再来读丛书中的《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薛谭学讴》和《匡衡勤学》

学生自读,借助注释理解,理解古今异义词语。

师出示表格,学生填写丛书三篇短文的表格内容:主人公、感动的细节、古人的精神。

在这个课例中,语用训练是教学活动与教学设计的基调,它是循序渐进的,有层次、有抓手,以读为主,水到渠成,将课堂原来的内容本位转向表达本位,在各环节表达中注重引发学生的人文情怀。只有多文本的集中交互阅读,这种人文情怀才能被学生深刻丰富地感受到。

三、由多文本交互阅读到整本书阅读

有了课堂大量阅读的长期训练,学生对阅读没有了畏惧之心,反而兴致勃勃。这样当进行整本书阅读时,学生也能欣然接受。以“外国文学名著”单元的阅读为例,《鲁滨逊漂流记》一课是精读课,以“故事梗概+精彩片段”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我们利用填表格的方式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后填写。

鲁滨逊遇到的困难 克服困难的办法没法估算日子缺乏物资没有住的地方恐惧、沮丧

在反复阅读“梗概”和“节选”部分的内容后,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推荐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教师提的问题尽量概括,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如“鲁滨逊强烈求生欲望和坚忍性格在原著中是怎么刻画表现的?选取几处谈一谈。”“这部作品为什么历经300年仍会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

除了问题阅读法,还有抓关键词、边读边想象画面、 简单批注等多种阅读方法。整本书的阅读时间除了安排在课上,还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课下阅读。一周左右的阅读结束后,班级还会安排读书交流会,师生在交流会上各抒己见,进一步促进阅读习惯的养成。

当然,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绝不是靠教师在课堂上链接一两篇丛书中的文章就可以立即奏效的。它需要教师不断深入解读课标的理念,落实教材“双线主题”,长期磨合寻找适合自身的课型和操作方法,构建“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用阅读的力量去影响学生,最终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