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联合养阴清肺汤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IL-1β和TNF-α表达的影响
2020-11-26唐绘卓李小梅张碧清刘春花
唐绘卓, 李小梅, 张碧清, 刘春花, 齐 端
(1.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呼吸一区, 湖南 郴州 423000 2.湖南省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超声科, 湖南 郴州 423000)
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具有季节性发病特点,以春冬温度较低季节或气温骤变时期最为常见,多因细菌、病毒或霉菌及支原体等感染导致,也可由多种病菌混合感染[1]。由于婴幼儿时期呼吸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支气管管腔狭窄且黏液少,纤毛运动能力不足,且血供丰富,肺泡数目少且含气量低,同时免疫系统功能较差,极易被病原菌感染发生肺炎。相关研究表明支气管肺炎是患儿住院的重要病因,其比例约占24.5%~56.2%[2],其中婴幼儿所占比更高。患儿主要症状表现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加快及肺部啰音,对患儿健康构成极大威胁。目前抗生素是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主要药物,其中阿奇霉素是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常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症状和体征,但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易出现药物耐受及毒副作用,严重影响其治疗疗效[3]。中医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已有悠久历史,常辅助西药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治疗疗效。但目前关于阿奇霉素与养阴清肺汤联合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了阿奇霉素与养阴清肺汤联合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0月到2016年12月间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96例,纳入标准[4]:①符合《支气管肺炎的诊断》相关诊断标准,且经X线等影像学检查证实;②符合《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拟定的中医诊断标准;③病程均≤7d,且年龄在6个月至12岁;④病原学检查均无细菌感染所致;⑤患儿家属均表示自愿参加并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等其他肺部疾病;②伴有免疫系统、血液系统或血液系统严重疾病者;③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或肝肾功能不全者;④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通过简单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儿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在7个月至11岁,平均年龄为(6.83±2.96)岁,病程在1~7d,平均病程为(3.47±1.50)d,病情:轻度15例、中度22例、重度11例;观察组患儿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在6个月至12岁,平均年龄为(6.79±2.83)岁,病程在1~7d,平均病程为(3.51±1.46)d,病情:轻度14例、中度23例、重度11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等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患儿均维持好病房环境及温湿度,保证患儿呼吸道通畅,并给予祛痰止咳、退热镇静、平喘等常规治疗干预,同时阿奇霉素采用静脉滴注(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H20000426,0.25g)与5.0%葡萄糖混合液,剂量为10mg·kg-1·d-1,1次/d,连续治疗5d,随后停药4d后,改用口服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湖南迪诺制药股份有限公司,H20057207,0.1g),10mg/kg·次,1次/d,连续治疗3d。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进行养阴清肺汤口服治疗,方中包括:生地黄12g、麦冬和玄参各9g、白芍、牡丹皮及川贝母各5g、薄荷和甘草各3g,将方中药物沸水煎熬至300mL,每日分3次口服。
1.3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②比较两组患儿的发热、咳嗽、肺部啰音及肺部阴影等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③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
1.4疗效标准及检测方法:参考《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标准》拟定的疗效标准[5]分为:①治愈:治疗后患儿的胸部X线检查结果完全恢复正常,发热、咳嗽、咳痰、气促及肺部啰音等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血常规检查恢复正常;②显效:治疗后胸部X线检查结果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恢复正常或明显好转,且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显著降低;③无效:经治疗后患儿胸部X线检查结果、WBC及症状和体征均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抽取患儿外周静脉血5.0mL,经3000r/min离心机分离5min,分离出血清,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来检测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其中试剂盒均购至上海恒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步骤均严格参考操作说明书进行。
2 结 果
2.1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77.0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n(%)
2.2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患儿的发热、咳嗽、肺部啰音及肺部阴影等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分为(2.36±0.65)d、(5.53±1.08)d、(5.18±1.12)d、(7.06±1.29)d、(6.25±1.25)d,对照组患儿的发热、咳嗽、肺部啰音及肺部阴影等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分为(4.08±0.72)d、(7.20±1.34)d、(6.94±1.27)d、(9.32±1.51)d、(8.12±1.44)d,观察组患儿的发热、咳嗽、肺部啰音及肺部阴影等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1),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2.3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比较:对照组患儿和观察组患儿治疗前的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分别为(135.29±22.86)ng/L、(136.14±23.02)ng/L、(23.15±2.78)pg/mL、(22.83±2.81)pg/mL,两组患儿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分别为(43.27±9.46)ng/L、(9.92±1.15)pg/mL,对照组患儿的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分别为(67.38±12.50)ng/L、(14.51±1.36)pg/mL,观察组患儿的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详情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比较
3 讨 论
支气管肺炎常因细菌、流感病毒或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临床常表现出咳嗽、发热、呼吸困难及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体征,病情较重者可诱发重症肺炎,导致呼吸衰竭,直接危及患儿生命健康。近年来,小儿支气管肺炎发病率虽有所降低,但对于发展中国家,仍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病因[6]。研究证实小儿支气管肺炎预后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致病菌类型及数量、抗生素敏感度、机体免疫功能、肺部炎症程度及早期及时治疗等。有研究表明[7]早期及时治疗是提高小儿支气管肺炎预后质量的关键。目前,西医治疗多以抗病毒、抗炎及退热平喘等对症治疗,其中抗生素是应用最为常见。阿奇霉素是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半衰期长及毒副作用低等优势,对大多革兰阳性球菌、支原体及衣原体均有较强抗菌活性,同时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长,其绝对生物利用度高达90.0%以上,是临床公认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尤其是支气管肺炎的一线药物。但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增多,呼吸系统感染病菌耐药性也明显增强,同时长时间应用抗生素还可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及胃肠道反应等,严重影响其治疗疗效,使病程延长且明显增加患儿痛苦。
中医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已有着悠久历史,且随着中药制剂发展和成熟,因其独特的疗效优势,常联合西医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明显提高患儿整体疗效[8]。小儿支气管肺炎在中医学中属于“肺炎喘嗽”、“咳嗽”范畴,病机为小儿肺脏娇嫩,属于稚阴稚阳之体,易受外邪内毒所侵,使肺失宣降致肺气郁闭,而郁可化热生痰,致伤肺络,治疗需以化痰平喘、滋阴止咳及清肺开郁为主[9]。国内多项研究表明中药联合西医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较单纯西医的疗效更为显著,且药物不良反应更低,目前常用包括热毒宁注射液、健脾化痰汤、肺炎冲剂、养阴清肺汤等。养阴清肺汤最早由《重楼玉钥》[10]记载,方中包括生地黄、麦冬、玄参、白芍、牡丹皮、川贝母、薄荷及甘草,诸药物合用具清热养阴、清肺止咳及利咽化痰之功效,该药最早被用于喉科疾病治疗中,而后世医家又将其用于各类咳嗽、糖尿病组及干眼症等疾病治疗,同时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也有一定应用。且基础研究也证实养阴清肺汤能有效改善肺炎模型小鼠症状,并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研究显示[11]养阴清肺汤佐治小儿支原体感染肺炎能够有效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改善咳嗽、发热等临床症状,且药物副作用低。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发热、咳嗽、肺部啰音及肺部阴影等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养阴清肺汤佐治的疗效更高,更有助于患儿病情恢复,与目前报道基本一致。IL-1β和TNF-α是两种重要的炎症因子,对机体炎症反应发生发展其中重要作用,研究表明[12],支气管肺炎患者中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明显上升,且其水平与患者病情呈正相关,能有效反映肺部炎症反应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证实养阴清肺汤还具有较强的抑制炎症反应疗效。
综上所述,阿奇霉素联合养阴清肺汤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促进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恢复,降低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