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
2020-11-26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丁沟中心小学刘凤弟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丁沟中心小学 刘凤弟
一、培养良好习惯,提升阅读素养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阅读指导中自然也是如此,学生学会阅读远比机械地阅读重要得多。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整本书阅读”时,就需要注意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加以强调。
例如,在《福尔摩斯探案集》的阅读过程中,小学生关注的往往都是剧情的发展,因此在阅读时也都是看完就忘,甚至还没看完后面的就已经把前面的忘记了,更有甚者,完全看不明白。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小学生的阅读素养不够,在阅读时也没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般而言,在阅读这一类逻辑性比较强的文本时,读者需要做好的就是读书笔记的建立,可以是画一个脉络图,也可以是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写下来并想想它为什么会这样写等等。在这样有意识的阅读中可以很好地避免“快餐式阅读”带来的危害,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文本理解能力。
而除了阅读笔记以及边思考边阅读以外,教师还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对一些“有意思”的文本产生阅读兴趣,避免学生受当下复杂的网络世界的影响。而此时,教师除了培养学生一些硬性的阅读习惯以外,则需要好好培养学生的软性阅读习惯,也就是选择文本的能力,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好文章,什么文章值得花大量的时间理解。如此,相信学生的阅读效率也能越来越高。
二、以齐读养兴趣,以互读拓视野
“整本书阅读”中的齐读并不是朗读中所谓的“齐读”,而是要让学生共同读某一篇文章,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各自不同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阅读兴趣。而互读则是让学生在阅读了不同的文本之后分享自己的读书感受,达到相互阅读的目的,这一举措则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让学生更加迅速地了解到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方向,提升选择效率。
例如,在齐读中,教师就可以指定文本让学生阅读,此时最好是选择较短的文本,一旦文本太长,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很可能跟不上要求,最终导致得不偿失。因此,教师可以选择《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类似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在这样主旨性比较强的阅读文本中,学生能更加迅速地找到文本的核心内容,增强学生的阅读信心。而这样的文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可以给学生以很大的发挥空间。如果给你三天光明你会做什么呢?答案必然各不相同。而正是因为其中的发散性,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然才能得到很好的激发。
而在互读的过程中,主要指的是不同的学生阅读不同的文本,如有的人读《西游记》,有的人读《老人与海》,有的人读《蓝色的海豚岛》等等,而在一定的时间之后,教师就可以组织一场互读活动,让学生向同伴介绍自己阅读的文本,这样既提升了学生的总结概括与表达能力,也能以更快的速度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
可见,在开展“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与组织也是极为重要的,选择齐读与互读等有效的阅读方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而言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三、构建良好氛围,营造阅读环境
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那么依据小学生的特点来看,在课外阅读上必然无法得到长远的发展,浓厚的阅读氛围、良好的阅读环境是学生坚持阅读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多种方式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例如,在教室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辟一个“读书角”,在课外的时间里或者在一个固定的课内时间里,教师可以定期开展阅读分享会、共读活动等等,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此外,在这样的情境创设下,学生之间的阅读氛围也只会越来越浓厚,从而为学生整本书阅读的长期发展保驾护航。
可见,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整本书阅读活动”中,除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寻找适合的阅读方式以外,还应该注重氛围的营造,如此,阅读才能在这群“调皮”的学生心中扎根,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保证。
总而言之,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整本书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在一本书或者几本书的阅读活动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方向,接着在教师的有意培养以及长期坚持督促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未来的发展铺平道路。此外,“整本书阅读”可以利用齐读或者互读等多样化的阅读方式,有效拉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继而更加迅速地形成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为班级建设服务,继而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班风、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