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效果及对GAS、MTL水平的影响
2020-11-25张彦洪
张彦洪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胃肠道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多与胆汁反流等因素有关。慢性胃炎病情反复,常伴随着胃痛、嗳气、腹胀和食欲减退等临床症状。临床上常采用西药治疗,以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为主,虽具有一定疗效,但长期用药,易导致患者出现头晕、腹泻等不良反应[1]。中医理论将慢性胃炎归入“胃脘痛”等范畴,认为该病的病因多与感受外邪、情致内伤、饮食不节、体质虚弱等相关,应予以健脾益胃、消痞散结的治疗原则[2]。半夏泻心汤由半夏、黄芩、黄连等多种中药材煎煮而成,具有寒热平调、散结除痞等功效,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本研究探讨了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效果及对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6月—2019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82例慢性胃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36~80岁,平均(58.28±1.23)岁;病程1~8年,平均(4.56±0.68)年;胃炎类型:萎缩性胃炎16例,糜烂性胃炎12例,肥厚性胃炎8例,其他5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36~81岁,平均(58.36±1.20)岁;病程1~8年,平均(4.60±0.53)年;胃炎类型:萎缩性胃炎15例,糜烂性胃炎13例,肥厚性胃炎9例,其他4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可比。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此研究。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胃炎的诊断与治疗》[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4]中痞满证的诊断标准:脘腹痛、饱胀感、纳差嗳气、泛酸、口苦口干。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者;对本研究所使用药物无过敏反应者;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等。排除标准:合并心、脑、肾等脏器疾病者;消化道出血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女性。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即医护人员指导患者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国药准字H44021518,生产厂家: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0.25 g/粒),1 g/次,2次/d;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国药准字H20064652,生产厂家:沈阳圣元药业有限公司,规格:20 mg/粒),20 mg/次,2次/d;克拉霉素片(国药准字H10960227,生产厂家: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规格:250 mg/s),0.5 g/次,2次/d。患者服用1周后,停用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单独服用奥美拉唑3周,剂量不变。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半夏泻心汤加减的组方包括:清半夏9 g,黄连6 g,黄芩9 g,干姜9 g,生甘草9 g,党参15 g,大枣12 g。乏力倦怠、肢寒畏冷、舌淡胖有齿痕者加炒白术12 g,茯苓20 g;脘腹及两胁胀痛者加川楝子12 g,延胡索12 g;反酸明显者加煅瓦楞子20 g,海螵蛸20 g;呃逆嗳气明显者加旋覆花10 g,生赭石10 g;口中异味明显者加藿香10 g,佩兰10 g;胸闷、纳呆者加柴胡12 g,砂仁10 g;腹胀、大便干结难下者加枳实12 g,生大黄(后下)9 g。水煎2次混合后分早晚2次空腹服用,每次150 ml。2组均连续治疗4周。
1.5 观察指标①比较2组临床疗效,参照《慢性胃炎的诊断与治疗》[3],其中治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X线或胃镜下显示无充血水肿或糜烂现象;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X线或胃镜下显示胃黏膜病变程度明显缩小;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X线或胃镜下显示胃黏膜有轻度水肿现象;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评估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并比较,包括腹痛、嗳气、食欲不振、泛酸和肢体畏寒等症状,积分标准:3分:症状严重,频繁出现,必须用药,影响正常生活;2分:症状常见,需经常用药;1分:症状偶尔出现,可不用药;0分:无症状。③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2组空腹静脉血5 ml,3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MTL、GAS水平并比较。④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头晕、腹泻。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80.49%(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例,%)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腹痛、嗳气、泛酸、食欲不振及肢体畏寒中医症状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MTL、GAS水平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血清MTL、GAS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6%,低于对照组的26.83%(P<0.05)。见表4。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例,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MTL、GAS水平比较 (例,
表4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慢性胃炎是常见胃黏膜疾病,具有易反复发作、根治困难等特点,其致病因素主要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通过破坏患者胃黏膜的自我修复和防御功能,降低胃黏膜免疫力,进而诱发炎症反应[6]。目前,临床治疗多以根除幽门螺杆菌为主要目的,其中三联疗法对胃酸分泌有一定抑制作用,可有效保护胃黏膜,但易引起腹泻、头晕等不良反应[6]。
中医药学认为,慢性胃炎属于“痞满”等范畴,其典型症状为嗳气、腹痛、纳差、腹胀等。《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记载:“脾不能行气于肺胃,结而不散,则为痞。”脾以升为常,胃以降为顺。脾升胃降,清升浊降则气机通畅。反之,则中焦阻滞,生成痞满。因此,该病的病因则在于外邪侵袭、饮食不节等,加之脾胃虚弱,湿气蕴结,则脾虚寒湿[7]。
半夏泻心汤由多种中药材煎煮而成,具有调节寒热、益气和胃、散结除痞等功效。其中,半夏可散结除痞、降逆止呕;干姜可温中散寒;黄连、黄芩苦寒泻热以消痞,四药相合,寒热平调、辛开苦降;生甘草、党参、大枣补脾益气,复脾胃升降之常;乏力倦怠、肢寒畏冷者加白术、茯苓可补脾健胃、利水渗湿;脘腹胀痛者加川楝子、延胡索可行气止痛;反酸者加煅瓦楞子、海螵蛸可制酸止痛;呃逆者加旋覆花、赭石可重镇降逆,止呕;口中异味者加藿香、佩兰可辟秽和中、芳香化湿;胸闷、纳呆者加柴胡、砂仁可化湿开胃;腹胀、便秘者加生大黄、枳实可攻积滞、破气消积[8]。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表明半夏泻心汤加减可有效改善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证候,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发应发生率,与朱耀宇等[9]研究结果一致。临床研究[10]显示,胃肠道疾病的发生与胃肠激素分泌的失调及功能异常关系密切。血清GAS的主要作用在于促进胃酸分泌,从而促进胃肠黏膜增生;血清MTL则具有加速胃肠蠕动,促进胃排空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11]表明,半夏泻心汤加减中的半夏具有调节胃肠功能异常状态的作用;干姜、党参则可调节上消化道;黄连中的黄连素则可抑制肠道平滑肌内的钙离子水平,改善胃肠道运动。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清MTL、GAS水平显著升高,提示半夏泻心汤加减可通过调节慢性胃炎患者的胃肠激素水平,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
综上,半夏泻心汤加减可有效改善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胃肠激素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