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局
2020-11-25
■2020年三季度我国GDP累计增速由负转正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中国经济最新成绩单显示,前三季度经济增速由负转正,供需关系逐步改善,市场活力和动力增强,国民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巨大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这一增长实属不易。中国经济的亮眼成绩受到了全球瞩目,舆论普遍认为,中国经济整体上已经成功走出疫情影响,第四季度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前三季度,我国GDP为72278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0.7%,累计增速年内首次实现由负转正。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分别是2.3%、0.9%、0.4%。
第三季度同比增长为4.9%。其中,工业、建筑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5.6%、8.1%、7.9%、6.3%和18.8%,均高于GDP增速。
■央行连续三月超量续作MLF利率保持不变
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10月15日开展了5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含对10月16日MLF到期的续做)和500亿元逆回购操作。MLF中标利率为2.95%,与此前持平。
这已是央行连续三个月对MLF进行超量续作。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采取“逆回购+MLF”组合,一方面使市场短期利率保持在央行政策利率水平附近,另一方面在最近三个月内超量投放MLF,保持市场长期利率水平总体稳定,满足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和降低融资成本的需求。
■我国加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应对“银发潮”
截至2019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2.54亿,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76亿。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十三五”期间,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超134亿元,养老服务床位数已经超过761万张。
“十三五”期间,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已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超134亿元。一方面补短板,落实政府保基本职责,支持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建设;一方面促普惠,启动实施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解决大城市养老“一床难求”等问题。“十三五”期间,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支持政策不断完善。从《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等国务院层面政策的出台到《关于加快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导意见》、新修订的《养老机构管理办法》等具体管理规定的面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大环境正不断改善。 “十三五”期间,我国养老服务体系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我国养老服务床位数已经超过761万张,养老机构超过3.4万个,其中社会力量占比超过50%,在北京、上海等地,这一数字已超过80%。同时,全国养老机构从业人员达到59.4万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