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服务促发展着力稳住经济基本盘

2020-11-30◎文/刘

天津经济 2020年10期
关键词:税源全市重点

◎文/刘 怡

一、助力国计民生,产业发展呈现新格局

随着支持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的政策措施力度的不断增强,全市经济运行呈现逐步复苏态势,企业销售形势明显向好,生产经营逐渐步入正轨。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外贸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虽然仍处于下降区间,但降幅较前5个月均有所收窄。

(一)经济运行逐步恢复,税收降幅连续收窄

2020年1月至6月,本市增值税累计开票金额同比下降13%,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4.9个百分点;购进发票金额同比下降9.1%,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6.7个百分点。从单月情况看,6月份全市重点税源企业销售开票金额同比增长6.6%,首次实现疫情以来单月销售额正增长;购进发票金额同比增长12.7%,连续三个月实现正增长且增幅不断扩大。重点税源企业上半年入库税收1075.5亿元,占全市税收的64.3%。从税收走势看,各月税收同比增幅分别是3.9%、-29.9%、-33.8%、-45.6%、-4.8%、7%,波动幅度大于全市税收增幅15.8%、-23.3%、-30.8%、-25.6%、-20.2%、-14.6%,单月税收降幅稳步收窄,税收呈逐步企稳回升趋势。(详见图1)

(二)增值税减收影响整体增幅,土地税收下滑较大

重点税源企业增值税2020年1月至6月累计入库税收262.4亿元,同比减收206.2亿元,下降44%,拉低全市税收收入增幅11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完成392.7亿元,下降19.1%,拉低全市税收收入增幅5个百分点。消费税完成109.7亿元,下降6.4%。土地房屋交易受疫情及同期一次性等因素的影响,房产土地类税种普遍大幅下滑。其中,契税完成1.4亿元,下降79%;土地增值税完成28.7亿元,下降23.5%;房产税完成15.4亿元,下降11.7%;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3.1亿元,下降13.6%。这四个税种合计拉低全市税收收入增幅1个百分点,其他税种合计完成262亿元。(详见图2)

(三)行业间税源质量差别较大,行业位次变化不一

第二产业中资源型、垄断型、资本技术密集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税源质量较高,是稳定全市经济基本盘的重要支撑,包括烟草制品、石油开采、汽车制造及装备制造业等综合效益指数排名居前。其中,烟草制品业及石油开采业获利能力、营运能力及税收贡献能力较高,主营业务利润率分别达到19%和43%,百元销售贡献税收分别是63元和19元;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等行业因税收贡献能力较强而拉升了今年排名。税源质量综合指数较低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冶金、资本技术进入门槛较低的轻工行业以及受新冠疫情冲击较大的房地产行业。其中,黑色金属冶炼业盈利能力较低,百元销售贡献税收仅为0.7元,房地产行业的销售收入增长率及利润增长率大幅度下滑。第三产业中信息技术等新兴服务业及金融业表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其中,信息技术服务业获利、营运等综合效益指标突出展示了发展活力和竞争优势,销售增长率是13.5%,利润率是9.3%,其税源质量指数位次同比增长9位,增幅高居榜首;金融业获利能力最高,利润率达48%。(详见表1)

(四)大宗商品交易涨跌不一,带动相关行业税收增减

通过对原油、汽柴油、乘用车、电力、卷烟(甲类)和住宅等十个大宗商品进行的数据监测,2020年上半年,大宗产品中仅新能源、卷烟、钢材和汽车销售增长率同比增长,增幅分别是16%、9.8%、6%、1.5%,原油、汽油、柴油及住宅销售增长率同比降幅分 别 是26%、40%、42%、22%,发电和供电销售增长率同比略降;从价格变化看,仅新能源、卷烟、汽车、发电和房产价格变动率有增加,分别是15%、11%、9%、8%、3%,油类大宗商品价格跌幅均超过15%,原油价格跌幅最大达30%。价量双变化对不同行业的税收产生了重大影响。

图1 2020年重点税源与全市税收增幅对比

图2重点税源与全部企业实现税收对比

表1重点行业税源质量测算

二、帮扶企业成效显著,助推经济加速复苏

2020年上半年以来,天津市税务部门坚持底线思维,着眼稳住经济基本盘,主动帮扶市场主体,以落实税费支持政策为重点,有求必应、能帮尽帮,确保护苗行动取得实效。

(一)政策帮扶促发展,助力企业加速度

为抗击疫情支持复工复产,2020年以来中央和天津市出台了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税务部门切实推动相关政策落实落细,确保纳税人应享尽享。上半年,全市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08.2亿元。其中,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28.2亿元。天津市“惠企21条”和“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7条”中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政策惠及2.5万户纳税人;主动帮扶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累计走访4.3万户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由3%降为1%,惠及5.3万户次纳税人。减税降费政策切实降低了企业税费负担,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为全市防控疫情和复工复产贡献了税务力量。2020年上半年,重点税源企业总体税负为4.63%,同比下降0.66个百分点。从分行业看,监测的全部82个行业类别中,68个行业税负同比下降,占监测全部的82.9%,其中包括第二产业36个,第三产业31个;从分企业类型看,国有企业税负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外资企业税负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税负同比降幅最大,享受政策获益情况最为突出,同比下降1.28个百分点;从分税种情况看,增值税税负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消费税税负同比持平,所得税税负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二)减税红利惠企业,提振未来增信心

政策暖风对冲市场寒意,企业获得感明显增强。通过对重点税源企业2020年前两个季度开展问卷调查,大部分指标显示,对未来发展表示保有持平状态甚至看好态度的企业数量有一定增长。86.9%的企业对本行业后期生产经营状况比较乐观,85.9%的企业对本企业后期经营状况表示良好或持平,86.4%的企业预计后期营业收入增加或持平,84.9%的企业预计后期能够保持盈利水平,80.7%的企业预计后期流动资金相对充裕,92.1%的企业预计后期劳动用工保持稳定或有所增长,87.8%的企业预计后期订单不会减少甚至增加,90.7%的企业预计后期产能利用率会有提升。上述指标与前一季度环比均有增长,环比增长分别是6.04、4.8、2.38、0.58、1.03、0.63、0.29、1.33个 百 分 点,减税降费政策及国内疫情的缓解促使企业主观预期有所增强,市场主体信心得到了提升。

(三)研发投入不断增强,改善发展“内核”软实力

重点税源企业直面经济下行、疫情冲击、市场竞争加剧的不利局面,高度重视持续发展,主营业务收入在全部收入中占比始终保持在98%以上,在确保主营产品生产销售的基础上,对市场需求作出灵敏反应,近半数制造业纳税人将减税降费红利用于增加研发投入和扩大再生产,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地发挥了创新引领的效果。2020年上半年,重点税源企业研发费用支出96.4亿元,同比增幅30.6%;研发强度(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0.35%,同比增长0.05个百分点;其中,锂离子电池增长47.1%,电工机械设备增长75.5%, 计 算 机 类 增 长186.6%,化 学 药 品 增 长71.3%等,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核心技术等为代表的重点税源企业积极采取技术革新手段,提高产品功能价值,获得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为确保企业平稳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四)税费支出明显减少,资金压力负担得到缓解

在减税降费政策落地生根的同时,全市税务部门不断完善纳税信用机制,帮助守信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着力改善融资环境,在降低企业税负、缓解企业经营资金压力、节约企业资金成本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20年第二季度,重点税源企业应交税费较年初下降58.6%,同比下降25.3%;流动资金较年初增长3.8%,同比增长5.9%;短期借款较年初增长4.4%,同比增长10.3%;1月至6月的利息总支出同比下降1.77%,债务利息率同比下降0.03个百分点,资金盘活周转更为顺畅,充裕的可发展资金提高了企业扩大生产和进行技术升级的积极性;同时,税务部门还为74户次企业办理了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留抵退税,批准882户纳税人延期缴纳税款,极大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困难,有效助力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作。

三、外部不确定因素影响,经济发展面临压力

随着新冠疫情在国际上继续蔓延发展,加之中美经贸摩擦升级等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面临较多的困难和风险,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涨

近年来部分生产要素价格总体呈上行趋势,对于盈利水平不高、竞争能力相对较弱的企业压力进一步加大。重点税源数据显示:上半年制造业每百元营业收入原材料成本和库存商品成本分别较同期上升6.8%和15.4%,重点税源企业人均工资同比增长6.9%,取得土地使用权成本同比增加65%,金融资产成本同比增加14.8%。原材料、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成本的持续攀升,加大了部分企业的生产经营压力。

(二)企业生产销售压力依然较大

新冠疫情对上半年的经济运行产生了较大冲击,虽然部分经济发展指标已趋于稳定,但全年整体经济税源状况仍将受到明显的下拉影响。全市重点税源企业户群中,上半年出现亏损的企业比重接近四成,利润总额下降超过三成,重点税源企业预测三季度缴纳入库税收同比下降12%。终端消费较往期疲软,企业库存增加,企业采购意愿仍然很弱,国外供货受阻,国内销路亟待拓展,当前环境下经济税源形势仍存在诸多变数。

(三)部分外贸企业预期景气度偏弱

天津市外贸依存度相对较高,受国外疫情持续爆发和中美经贸摩擦加剧的双重影响,上半年重点税源企业出口退税跌幅达16.8%,部分新增外贸订单存在缩水,现有订单也面临延期和退单的风险,出口形势还很严峻。重点税源调查问卷中也有数据显示,对下个季度进口货物及出口货物的预期持乐观态度的企业数量环比下降1.3%、3.4%,外贸企业后期形势不容乐观。

四、促进市场主体发展,培育重点税源

(一)接链产业聚集新高地,培育发展新动能

继续落实金融、税收等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打造以高质量的龙头企业为主、中小企业为辅的优势产业聚集地;将接链行动向纵深推进,进一步帮扶企业加强研发创新和品牌建设,加强汽车、石油化工等产业链条的上下游企业、金融机构、职能部门之间的接洽沟通,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实现产供销的无缝对接,促进创新应用的顺利转化;着眼经济未来,加强基于网络空间技术变革的“线上经济”发展,发展新动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促需挖潜消费市场,激发消费经济新活力

首先,政府部门要持续刺激消费需求,增强社会消费意愿,在短期内尽快释放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其次,市场主体要积极顺应消费需求变化,充分利用各类渠道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第三,各级税务部门广泛搜集企业诉求,研究制定对策措施,利用税收大数据提升分析经济风险能力,帮助市场主体科学完善供需链条。

(三)“护”出企业发展新路径,拓展出口产品内销市场

加大出口转内销力度,通过数据分析挖掘国内市场供需不对称的差异信息,为出口企业提供国内需求市场信息指引,助力外贸企业进一步拓展国内市场,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扶持力度。一是加快退税速度,保障外贸企业资金链;二是积极开拓“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引导企业拓展市场多元化;三是建立产销对接平台,引导订单萎缩的困难企业出口转内销。

猜你喜欢

税源全市重点
涵养税源
重点推荐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重点报道
重点报道
税源专业化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