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
2020-11-25刘文怡
刘文怡
一、 引言
世界各国间的跨文化交际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越来越频繁,也因此激发了人们对跨文化翻译研究的极大热情。 译者的翻译过程除了要对两种语言形式进行转换,更要对文化信息进行解码。 考虑到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文化缺省现象是译者面临的一个普遍而棘手的问题。 文化缺省是指“译文读者与作者之间缺乏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从而影响译文的连贯解读”(王东风,1997)。 也就是说,如果作者和目标读者来自同一个语言社区,共享共同的心理表征和文化知识,通常会省略不言而喻的信息,以实现连贯高效的理解。 然而,对于缺乏相关文化背景的目标读者来说,他们很难理解省略词语的原文语义和文化内涵。 因此,文化缺省会导致他们对原文的误解。 在这种情况下,译者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对弥补文化缺省,促进跨文化交际中正确意义的传递。
二、 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的理论框架
(一)文化缺省
根据弗米尔的观点,文化是“一个人作为他的社会的一员,为了和每个人一样或者能够和每个人不同,必须知道的规范和惯例”(Nord,2001)。 当使用文化缺省时,文化负载词只是一个空符号,除非它与相关的文化相关联。
1. 文化缺省的定义
在《话语分析》一书中,吉莉安·布朗对缺省的定义如下:“给定一个特定的情况,例如餐馆场景,作者/演讲者不应该通知他的读者/听众餐馆里有桌子和椅子,或者一个人订购并支付其中消费的食物。 人们通常认为对餐馆有这方面的知识。 在这种知识的表示中,情况的常规方面,例如餐馆中的桌子和椅子,可以被视为默认元素。 除非读者/听众被特别告知,否则这些缺省元素将被假定存在,即使没有被提及也是如此”(Brown and Rule,2000)。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缺省是一种省略。 文化缺省作为缺省的一种,最初指的是计算机程序对缺省过程的自动省略。 后来一些语言学家开始将这一现象引入人类交流。 在国内,王东风首先提出了文化缺省的概念,他认为文化缺省是指“在翻译阅读中,作者和读者之间缺乏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进行连贯的解释”。 可以看出,文化缺省可以促进生活在同一个文化圈的成员之间的有效和顺利交流,但它也给不属于这个文化圈的受体带来了意义真空,因为他们不能结合文本内部的信息和文本外部的知识来构建解码文本所必需的语义和情景连贯。 因此,译者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来填补这些文化缺省是至关重要的。
2. 文化缺省的形成
文化缺省中省略的是那些文化负载词。 在开始创作一部作品之前,作者或译者通常会根据其背景知识、文化规范、思维模式、文化偏好、阅读预期等对预期读者进行判断,这些因素将在他的整个文本创作过程中得到体现。 对于那些包含大量文化背景信息的文化负载词,作者没有必要对其进行充分而明确的解释,这将使文本过于冗长和无聊而难以阅读。 因此,考虑到这种实际情况,作者倾向于省略这些文化负载词的文化背景信息。 对于源语读者来说,他们能够毫不费力地、准确理解文化缺省词,因为他们与作者生活在同一文化环境中。 正如马特林所说,“文化默认的信息或偏好通常既不存在于上下文中,也不存在于文本之外的即时情况中,而是存在于读者的长期记忆或语义记忆中”(Matlin,1989)。 总之,文化缺省的形成本质上是对特定文化的认同、习惯化和接受的结果。
3. 文化缺省的价值
文化缺省之所以受到称赞,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它提供了具有预期的隐含意味的表达,从而带来了审美氛围(审美价值);第二,使表达简洁,有效地促进交流(语用价值)。
首先是审美价值。 很多文学作品因为字里行间隐藏的含蓄美而备受喜爱。 这种模糊性体现了文本带有一种朦胧的美感。 如果所有这些隐含的信息都被揭开,作品就会变得索然无味,对读者没有吸引力。 因此,文化缺省可以作为一个有趣的面具,等待读者去探索,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通过省略这些文化背景信息,作者成功地用非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大量信息。与此同时,读者可以从解码和理解默认单词背后信息的过程中获得很多满足和快乐。
其次是语用价值。 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简洁。 根据格莱斯的观点,“我们应该尽可能简短地进行对话,并使我们的话语更具信息性”。 海姆斯也曾提出,“话语是否可行(即在既不太长也不太复杂的意义上是可管理的)可以作为判断话语交际有效性的标准”。 这意味着作者不需要提供比文本中需要的更多信息。 文化缺省极大地满足了语用标准的要求,它通过去除那些不必要和多余的信息来提高交际效率。
因此,文化缺省使作者能够简洁、有效、精致地表达自己。
(二)翻译补偿
只要文化差异存在就会有翻译补偿。 换句话说,它是翻译活动的同步结果。
1. 翻译补偿的定义
直到20 世纪上半叶,翻译补偿研究才正式被纳入翻译研究。 但是关于翻译补偿的定义,直到20 世纪80 年代才系统化。
根据基思·哈维的说法,翻译补偿是“一种通过特定于目标语言或文本的手段在目标文本中重建类似效果来弥补源文本效果损失的技术”(Harvey,1995)。彼得·纽马克认为,翻译“据说是在一个句子的一部分失去意义、声音效果、隐喻或程序效果时,在另一部分或在一个连续的句子中得到补偿” (Newmark,2001)。 在中国,对翻译补偿最详尽和最广为接受的定义是夏廷德提出的:“补偿是基于文本类型和偶尔在其他语言中遵循目标文本语言的条款或标准来配对或弥补翻译过程中潜在或现有的损失”(夏廷德,2006)。
从这些定义可以得出结论,翻译补偿是对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的损失的一种补救方法,无论这些损失是属于语境损失、语音损失、交际损失还是审美损失。
2. 翻译补偿的必要性
只要文化缺省存在,语义缺失就不可避免。 在这种情况下,译者有责任填补原文中的缺失,并在译文中揭示原文表层结构背后隐藏的意义。
译者解释和填补文化空白是为了实现翻译的文化功能,以推动跨文化交际的传播。 文化缺省涉及语言意义、语言外意义、社会文化、审美意义和风格。 没有翻译补偿,译文就无法向目标读者充分传达语义、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3. 翻译补偿的类别
考虑到翻译补偿的重要性,如何进行适当的补偿是值得思考的。 夏廷德将翻译补偿分为八类。 哈维和希金斯将翻译补偿分成四类,分别是实物补偿、补偿到位、合并补偿、分割补偿。 但后来哈维对上述分类不满意,他提出了自己的分类版本,即平行补偿、连续补偿和位移补偿(Baker,1998)。
从以上翻译补偿的分类可以看出,随着跨文化交际的不断发展和不同国家之间文化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翻译补偿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三、 翻译补偿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
文化缺省是译者在跨文化翻译中面临的一个常见障碍,如何在不破坏原文风味的情况下弥补文化缺省的问题值得译者深思。 跨文化翻译涉及广告、字幕、国际新闻、文学作品等多种文本类型的翻译。 下文将详细分析译者对旅游文本翻译的补偿。
例1:
原文: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译文:The vast and lofty Dongting Lake spreads boundlessly by carrying distant mountains in the mouth and swallowing the Yangtze River. It becomes shiny in the morning and dark at nightfall. The scenery vary considerably.
在这个例子中,译者采用意译法。 原句是典型的并列结构,如果按照原文风来处理,肯定会让目标文本烦琐冗长。 因此,译者在语序和信息顺序上做了一些调整。 首先句子的逻辑核心,即主语洞庭湖,在句子中起主导作用,“横无际涯”还有“浩浩汤汤”用现在分词来修饰主语。 第二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作为整个段落的注释。 上述变化赋予了译文英语句子结构,使翻译后的句子连贯、优美,便于阅读。
例2:
原文:重庆依山筑城,吊脚楼是旧重庆城的一种较为普遍的居民建筑。 正如有民谣说道:“好个重庆城,山高路不平。”
译文:Chongqing is built on the mountain. Diaojiao house is a common residential building in the old Chongqing city which is made of bamboo and supported by wooden stakes over ground. As a folk song goes,“Chongqing is a beautiful city with high mountains and uneven roads”.
在这个例子中,译者采用音译和意译来处理文化缺省。 “吊脚楼”是一个文化专有名词,不能用西方文化中的对等词来代替。 如果把它渲染成悬挂的房子,西方读者会发现它晦涩难懂。 因此,译者采用意译来解释这种建筑的结构和材料。 通过这种方式,西方读者可以知道它是什么,也可以对特定的中国文化有更深的理解。
例3:
原文:梁祝的传说让每个中国人都深受感染。 其故事的起源地汝南县马乡镇也改名为梁祝镇,伴着这个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汝南也更加让人心驰神往。
译文:The legend of Butterfly Lovers touches every Chinese. The town of Ma in Runan County, where the story originated, has also been renamed as Lovers Town.With this stirring love story of the Oriental Romeo and Juliet, Runan is even more attractive to people.
在这个例子中,译者采用顺应来处理文化缺省。梁祝的故事是深得中国人的赞赏和接受的,但对西方读者来说却很陌生。 对于西方读者来说,他们有自己版本的辛酸爱情故事,罗密欧与朱丽叶之间的故事是所有浪漫故事中最著名的一个。 因此,译者采用了改编的方法,用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来代替梁祝,以促进西方读者对这个文化负载词的理解。
例4:
原文:平遥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当时的人不知道平遥,就如同现代人不知道深圳一样不可思议。
译文:Pingyao is a famous natio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and a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Pingyao was unknown to people at that time, just as New York is unknown to American modern people.
在这个例子中,译者使用替代来处理文化缺省。在原文中,古代平遥的地位等同于现代深圳,这个比喻被用来加强平遥的知名度。 现代的深圳是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其地位相当于美国的纽约。 因此,在这里,译者用纽约代替深圳,这有助于目标读者清楚地了解平遥在古代的地位,也实现了不同国家人民之间更好的跨文化交流。
四、 结语
从以上四个例子可以看出,翻译补偿在处理旅游翻译中的文化缺省非常重要。 具体的补偿策略因原文不同而不同,在上述例子中,译者使用的策略包括音译、注释、意译、改写、省略、替代和语境放大。 在中国旅游文本中,原文中有许多装饰性的文字,用来描述美景,译者常常使用省略来处理文化缺省,因为中国人倾向于使用许多修饰语来放大某物的独特性。 但是对于西方读者来说,实用的信息比夸张的描述更重要。 因此,译者省略了许多修饰语,以便使文本简明易懂,便于西方读者阅读。 这些方法的运用成功地弥补了原文中的文化缺省,促进了目标读者对原文的充分欣赏和理解。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做的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转换。 因此,一个合格的译者应该对源语言文化和目标语言文化都有足够的了解。 而补偿策略的应用可以帮助目标读者克服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使原文读起来更加有趣和生动。
当然,由于资源有限,文章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补偿研究不应局限于旅游文本翻译中的文化缺省补偿,而应扩展到尽可能多的文本类型中的其他类型的翻译损失补偿。 此外,译者如何成功实现补偿是一个重要而又棘手的问题。 随着翻译研究的发展,翻译补偿的研究和讨论会越来越多,翻译补偿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也会逐步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