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与动态转换
——以赏析《呼啸山庄》两个汉译本为例
2020-11-25衡侃
衡 侃
一、 引言
《呼啸山庄》是英国著名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一部佳作,作品对人物心理活动描述到位,叙述脉络清晰,浪漫主义色彩浓重,在十九世纪的英国文学作品中影响很大。 这部小说大致讲述了山庄老主人收养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利夫后,希斯克利夫的爱情和生活不能如意,随后选择外出,在他外出返回后,对女友凯瑟琳的丈夫及其子女进行了一系列报复。
针对《呼啸山庄》汉译本,研究者查阅各大网上书店后,发现以下两大特点。 首先,各类汉译本很多,各具特色,说明这部作品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与关注。 其次,汉译本虽多,却暴露出一些翻译质量问题,影响读者理解。 为此,有必要对这些译本进行探析,进而提出有效的翻译建议。 基于此目的,文章选取杨苡和王芳分别于译林出版社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发行的两个汉译本进行赏析。
由于英译汉过程中,涉及因素较多,很难做到面面俱到。 本次研究仅从英译汉过程中静态与动态转换角度,精挑三个实例,在抽象名词、介词及be 动词三个方面各列举一例,重点赏析两个汉译本的翻译质量优劣。
二、 杨译和王译译文赏析
周志培指出:“世界上的所有语言,不管其各有多少种词类,名词和动词都必是最重要的词类;不管其有多少种句型,都可归纳为静态和动态两大类。”在英汉双语使用名词和动词频率方面,很多学者有过相关论述。 连淑能提出,“英语倾向于多用名词,因而叙述呈静态;汉语倾向于多用动词,因而叙述呈动态”。 林同济(1980)认为,“展开一篇汉语作品,略与英语作品相较,我们马上可以发觉;前者的动词频率,往往远超于后者。”潘文国认为,“英语在理论上以动词为中心,而实际上是名词占优势;汉语理论上以名词为重点,而实际上动词占有一定优势。”基于此,研究者借助英汉双语叙述分别呈静态和动态的特征,具体从以下三方面赏析杨译和王译,甄别两个汉译本翻译质量优劣。
(一)抽象名词
英语本身具有名词优势。 原文作者往往为了获得更多读者的关注,常把一些动词转化名词,即以抽象名词形式体现。 翻阅英语文献,这种现象相当普遍,抽象名词似乎能够增强文章的客观性,并能使作者的文笔显得较为优美。 但是,汉语表达中缺乏这一手段。 翻译过程中,要避免受这种英语表达的影响,准确辨别这些词或句式的用法背后真正的用意,提高读者的阅读效果。
例1:
原文:Joseph mumbled indistinctly in the depths of the cellar, but gave no intimation of ascending; so his master dived down to him, leaving me vis-à-vis the ruffianly bitch and a pair of grim shaggy sheep-dogs, who shared with her a jealous guardianship over all my movements.
杨译:约瑟夫在地窖的深处咕哝着,可是并不打算上来。 因此他的主人就下地窖去找他,留下我和那凶暴的母狗和一对狰狞的蓬毛守羊狗面面相觑。 这对狗同那母狗一起对我的一举一动都提防着,监视着。
王译:约瑟夫正待在地下室里,不知道嘟哝了几句什么,但却没有要上来的意思;主人不得已就亲自钻下去找他了,只剩下了我和那条凶恶的像母夜叉似的狗,四目对视。 它,还有其他凶恶的狗(蓬毛的守羊狗),全在眼皮都不眨一下地监视着我。
通读整句话,杨译和王译都对原文逐字处理,译文基本达意, 各具特色。 然而, 原句“but gave no intimation of ascending”的翻译存在明显区别,杨译“可是并不打算上来”,王译“但却没有要上来的意思”。在抽象名词intimation 的处理上,杨译为动词“打算”,王译为名词“意思”。 分析杨译发现,杨译很可能是考虑到抽象名词intimation 由动词intimate 添加词缀“-tion”构成,具有动态内涵。 这类通过添加词缀,以具有动态内涵的名词表达原本具有动态感的动词的方法,使得句子显得抽象、概括、晦涩难懂,读者难以快速理解,但这些词能够表达复杂的思想,传递微妙的情感,这是英语表达中的特征,抽象名词往往能够表达原本属于动词所表达的信息。 其结构多体现在动词后添加词缀。 例如,acceleration 加速、statement声明,以及explosion爆炸,是通过accelerate 加速、state 声明,以及explode 爆炸,添加“-tion”“-ment”“-sion”词缀而来。分析王译发现,由于句中“A of B”句式的出现,王译采用了“B 的A”的常规译法,所以王译为名词“意思”。
由于汉语表达习惯中不存在添加词缀构词的方法,因此人们习惯使用动词表达具体的情感。 这往往体现在动词连用,动词(词组)可充当各种成分,以及动词的重复或重叠方面。 例如:他出去拿东西,“出去”和“拿”两个动词连用。 再如:实现理想境界要靠辛勤劳动,“实现理想境界”做主语,“劳动”做宾语。另一个例子:要吃有吃,要穿有穿;来的来,去的去,动词“吃”“穿”“来”,以及“去”重复使用。 相反,英语是一种屈折语言,有各种条件约束着动词,动词本身也有各种变化以改变词性。 很多动词可以派生成名词,虽然这些名词在语法上充当名词性成分,但实际上却具有动词含义,这种名词优势更加凸显了英语的静态特征。 可见,英译汉过程中,为使译文更接近汉语表达习惯,把那些抽象名词转换成汉语动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据此,研究者认为杨译更胜一筹,实现了从静态到动态的转换,杨译较王译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二)介词
根据著名语言学家寇姆(G. O. Gurme)的数据,英语中的介词(含介词短语)多达286 个(蒋坚松,2002)。 英语多用名词,必然造成多用介词,从而产生介词优势。 介词优势和名词优势相结合,使英语的静态倾向更加显著。 英语介词搭配灵活,意义丰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可以表达一些汉语词汇意义,这一点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格外留意。 试赏析以下例句:
例2:
原文:We were busy with the hay in a far-away field, when the girl that usually brought our breakfasts came running an hour too soon across the meadow and up the lane, calling me as she ran.
杨译:我们正在远处的一块田里耙草,经常给我们送早饭的姑娘提前一个钟头就跑来了。 她穿过草地,跑上小路,一边跑一边喊我。
王译:我们正在远处的田地里割草,提前一个小时就看到那个平时给我们送饭的女孩子跑来了,她穿过牧场,在小路上一边喊一边跑。
以上两个译文,都能忠实原文,表达流畅,各有千秋。 其中,介词的处理上,原句across,杨译和王译都译为动词“穿过”,这是两个译文的共同点。 区别在于介词up 的翻译。 分析杨译发现,杨译把介词up 翻译成动词“跑上”,很有可能考虑到英语中一些介词本身就有动词性语义。 因为英语介词起着连接词与词之间、词组之间关系的功能,数量多,用法广,汉语中该用动词表达的动作却借助介词或介词短语体现;相比之下,汉语介词数量有限,多用动词。 例如,英语介词off、above、through 常翻译成“离开”“超越”“经过”等动词含义。 分析王译,王译把up 翻译为介词“在……上”,是一种常规译法。 例如,人们常把介词on、in 译为“在……上面”“在……里面”。 另外,杨译读起来更具动感,其中的“穿过草地,跑上小路,一边跑一边喊我”,更能把小女孩活泼好动的形象传递得栩栩如生;而王译读起来就略失动感,未能完全传递出小女孩朝气蓬勃的形象。
基于以上分析,杨译更贴切,更能把原文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实现了从静态到动态的转换,所以杨译要更好一些。
(三)be 动词
be 动词常见有八种形式,即be、am、is、are、was、were、being、been,尤以there 或it 构成的句式为主,静态感较明显。 试赏析以下例句:
例3:
原文:I might have seen there was too great a disparity between the ages of the parties to make it likely that they were man and wife.
杨译:我本来该看出双方的年龄相差太大,不像是夫妻。
王译:我应该发现俩人的年龄悬殊,不大可能是夫妻。
分析以上两个译文,基本意思都已译出,是两个比较好的译文。 共同点在于,杨译和王译都没有把原句“there was too great a disparity between the ages of the parties”,生硬地译为“双方的太大的年龄差是存在的”。 由于be 动词一般理解为“是”或“成为”,两个译文都很好地避免了这一点。 试比较:“There was a tropical storm off the east coast of Florida.佛罗里达东海岸有一场热带风暴。”与“A tropical storm lashed the east coast of Florida.一场热带风暴袭击了佛罗里达东海岸。”(连淑能,2010)。 前者使用there be 句式,后者直接使用动词lash,前者较后者具有较强的静态感。 同理,比较原句“there was too great a disparity between the ages of the parties” 与“they showed great disparity in ages”,前者较后者具有较强的静态感。 可见,英语be动词的使用,使句中动作变得弱化,句子静态感加强。英译汉过程中,遇到含有be 动词的句子,有时要考虑译文的动态感,避免译为“是”或“成为”等表达,两个译文做得都比较好。
如果非要决出胜负,研究者认为杨译要更具说服力,尤其是“相差”二字,更具动态感,且更好地呼应前面too great(很大);而王译的“年龄悬殊”容易让人理解为“年龄是有悬殊的”,“悬殊的”动感显得不足。 所以,杨译较王译稍好一些,具有动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实现了从静态到动态的转换,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三、 结语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静态与动态差异,在涉及抽象名词、介词及be 动词句式的汉译时,片面追求词性和句式完全一致,可能造成译文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在克服这些难点时,要进行必要的词类转换,巧妙地确定词性,摆脱原文呈现静态的束缚,把原文中呈现静态的词语或句式转换成具有动感的动词或句式,避免机械地逐字对应。 因此,英译汉过程中,实现静态与动态的转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达到既可忠实原文,又可兼顾汉语语言规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