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中华文化 育技能人才①
——基于青海高职英语中中华文化教学调研
2020-11-25李小花
李小花
一、 引言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和“文化自信”的提出,继承发扬本国先进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意义明显。 高职英语课程中包括的世界多元文化和中华文化是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坚定文化自信的本源。 因此,英语课堂应是传播中华文化和讲好中国故事的主战场,英语教师应担负传播中华文化、培育技能人才之使命。
为此,本研究依据青海高职英语文化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了解青海高职英语教学中中华文化教学现状、分析阻碍传统文化教学的原因,提出增强本土文化渗透意识、优化中华文化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华文化、讲述中国故事,加深文化理解,传承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完成跨文化沟通任务的有效策略。
二、 高职英语课程文化教学现状
调查围绕英语文化认知、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教学现状、中华文化学习需求、教学实施中的障碍等,在青海五所高等职业院校1600 名学生和八所院校50 名教师中展开调查访谈,其中95.7%的教师有英语专业背景,83%的教师每学期有2 个以上授课班级。
(一)对英语文化教学的认知
调查显示,52.6%的学生明白了解英语文化很重要,42.4%的学生认为一般重要,5%的学生认为不重要,94%的学生表示学习英语文化对英语能力提升有一定助推作用,其中47.2%的学生认为作用很大。 13.1%的学生表示了解中华文化英语表达力的说法,65%的学生表示了解一些,但不清楚其含义;只有14.5%的学生知道“中国传统文化失语症”说法,47.8%的学生听过,但不了解,而37.7%的学生表示没听说过,但想了解。
学生普遍认为学习中国文化英语表达是为了“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顺利完成职场涉外交流任务”“求职时占优势”;对文化知识英文表达力调查发现,15.2%的学生表示基本常识都会表达,58.3%认为除了常见词汇能表达外,其他习俗类表达较陌生,其余学生认为有表达障碍。
(二)对本土文化教学认知
访谈中93.6%的教师认为英语教学目的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核心能力,40.4%认为帮助考试过关,做好就业准备,61.7%教师认为可以为学生发展奠定基础;当问及“我国教育对英语的重视程度是否超出合理范围,忽视了中国本土文化教育”时,27.7%的教师否认,而七成以上教师认为这种现象存在;98%的教师认为教学中培养学生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力很重要,七成以上教师表示传统文化教学对促进学生英语学习举足轻重,认为西方文化知识的介绍、中西文化对比、中西文化相关词汇学习依次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内容。
(三)英语教学中中华文化融入现状
调查了解到学生英获取中华文化知识主要渠道为课堂讲授,观看英语视频和阅读文学作品也是部分学生采用的方式,分别占17.8%和12.8%。 访谈反映,63.8%的教师认为自己本土文化知识储备充足,而36.2%的教师认为储备不足,57.6%的教师相信有能力用英语清楚地为学生讲授中国文化,而42.4%对中华文化英语教学信心不足;78.7%的教师在英语技能训练中有意识地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其他教师认为这方面做得不够。
教材中文化元素对35.7% 的学生吸引力很大,56.3%表示很小,8%认为教材中的文化元素无吸引力。访谈反馈,44.7%的教师使用的教材中涉及一定的中国文化,而55.3%认为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较少或未涉及;93.6%对教材中文化元素有挖掘,其中10.6%的教师挖掘程度高,能充分利用教材中本土文化内容开展教学,其他教师只进行简单的文化内容介绍;就英语教学中涉及的文化内容而言,14.5%的教师以英语文化为主,32.4%以英语文化为主,中国文化为辅,46.8%两者比重相当,而6.3%的教师未涉及中华文化;59.6%的教师觉得获取传统文化资料难度一般,通常按教学习惯搜集资料,27.7%认为难度大,没空收集,8.5%表示难度低,能充分利用教材和网络资源素材,而4.2%认为无此环节。
调查中27.7%教师重语言教学,16.6%重文化教学,55.7%的二者并重;开展课堂文化教学主要方式有文化内涵讲解(44.4%),中西方文化对比(29.14%),多媒体影音资料渗透(26.46%)等。 76.6%的教师认为以语言知识讲解+语言技能训练为主,偶尔提及文化知识,17%则以语言知识讲解+语言技能训练为主,以学生搜集信息、课堂展示为辅,而6.4%以语言知识讲解+言技能训练为主,文化知识基本不谈;61.7%的教师表示开展英语文化知识教学课堂时间充足或适中,38.3%表示时间不足;数据显示4.0%的教师让学生课外拓展文化视野比重较大,54.0%的教师认为适中,40.0%的教师要求很少,2.0%的教师对学生无此方面的任务要求。
(四)英语教学中中华文化学习需求
调查显示13.1%的学生表示有与外国人交流中国文化的经历,且能顺利完成,43.7%有经历,但比较吃力,43.2%表示无经历,且尽量回避;43.8%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用英语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知识、47.2%表示愿意,但不愿学繁杂内容,2.9%表示不愿学习,6.1%认为无所谓。
如果开设一门英语中华文化课,48%的学生希望包含职业相关知识,44.5%希望是中华传统文化常识,而7.5%无所谓。 50.9%的学生希望课堂上英语讲授中国传统文化内容,62.1% 更倾向以课外活动呈现,33.7%选择开设相关文化讲座,23.8%希望通过课程考核来加强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 数据显示,“考试中呈现传统文化内容”在年级上存有明显差异,年级越高此方面期望越高。 究其原因,一年级学生均开公共英语课程,部分大二学生开设公共英语或专业英语课,英语课程考核仍是他们学业考试的重要部分,因存在考试压力,所以选择此项时大多学生有所顾虑,而三年级学生英语课程已基本结业,因此,学生在无压力状况下,选择将此纳入课程考核中。
三、 影响英语传统文化融入的因素
调查显示,影响学生获取英语文化知识的障碍为:与就业无大关系(44.5%)、课业负担太重(38.4%)、考试不涉及(17.1%)。
教师普遍认为中华文化教学存有障碍,其中55.3%承认因自身知识储备和能力不足所致,76.6%表示课时有限,46.8%认为传统文化与学生专业不相关,影响学生文化学习积极性;51%认为因考核不作要求,造成本土文化教学受阻,74.5% 建议将其纳入课程考核。
四、 优化中华文化教学策略
(一)重识英语文化育人功能,强化文化融入能力水平
首先,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英语课程的育人作用。通过专题讲座、专门培训,帮助教师重新认识文化的育人功能,理解英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功能,掌握英语课程中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途径,合理地处理英语和母语间的关系。 其次,增强教师传播中华文化的意识。教师要正视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的事实,明确中国文化在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价值,及时调整和改进文化教学观,客观评价自身中国文化储备和文化教学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参加专门培训、关注时事政治、收集经典故事等,强化英语课程中传统文化教学意识和本土文化保护意识,夯实文化储备,提升文化修养和教学能力。 通过本土文化融入教学,既要鼓励学生吸收外国文化精华,并为我所用,又要引导学生弘扬中华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激发学生英语文化学习动力,帮助其适应跨文化交际情景、应对复杂语言环境,切实增强其语言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为实现文化教学目标做好准备。
(二)优化高职英语课程设置,创造中华文化传播条件
根据新时期要求,教师先要树立新时代背景下高职英语教育理念,依照《课程标准》选取适宜教材、确定教学内容、设定教学课时、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实施教学,建立完善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促进英语课程教学。 另外,教师应基于选定教材,针对教学对象,深挖文化内涵,创设交际情境,精心设计教案,并结合多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文化教学内容渗透至听、说、读、写、译环节,将文化元素贯穿到英语词汇、语法分析、语篇讲解、翻译练笔等活动,传递中华文化蕴含的精髓实质,为英语课程教学中中华文化传播创造条件。
(三)创新中华文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吸收文化动力
通常教师会开展中外文化对比,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坚守本土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若“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还需教师广开思路、费其心智、全方位渗透,如传统节日将至,可乘机融入节日溯源、民间故事、主题活动、传统习俗等,也可与西方节日进行比较,不仅让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也对中外节日文化差异有所了解,加深学生对中国节日内涵的理解,增进学生对中华传统节日的感情。
此外,教师可拓宽中华文化教学渠道,搜集相关音视频、文字资料或实物等,如经典诗歌、文化典籍、手工艺品等丰富学生文化学习内容,通过多感官体验,了解各地各民族风土人情,目睹新时代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的文化学习热情,激活中华文化自豪感和乡土情怀,进而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将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转化为行动,为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奠定语言知识和文化储备基础,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四)全方位开展传统文化渗透,优化英语文化教学效果
除英语课堂主阵地外,还可依托校园活动进行文化传播。 首先,学校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多种文化活动,如英语文化周英语角、情景剧表演、传统文化演讲、英文主题辩论、经典英文诵读等都可作为辅助手段传、播文化。 其次,尝试开设英语文化选修课吸引学生收获课外文化知识。 此外,还可开展中外学生文化交流,组织学生到国外交流学习、传播中国文化,接收国外交换生来华体验中国文化,为了解外来优秀文化和传播本土优秀文化搭建平台,在真实情境中提升语言交际水平,激发学习中国文化的动机和愿望。
五、 结语
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高职英语教师有责任将中国文化融入教学,始终坚持文化先行和文化育人理念,在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和教学水平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教法,科学选用经典文化内容,系统开展文化教学,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培育适应职场沟通交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