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译英能力①
——以民族高校本科笔译教学为例
2020-11-25刘艳春李云
刘艳春 李云
一、 引言
当前,疫情和世界百年变局交织,国际格局深刻演变,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我国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关键时刻,也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我国将不断提升对外开放合作水平,积极增进各国相互理解,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共生。 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生力军和高端人才储备,将来在促进民族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将起到重要作用,将其培养成政治素质高、学术造诣深、具有国际视野和影响力、能够参与国际合作竞争的优秀人才,是民族高校重要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 良好的外语交际能力,尤其是翻译能力的提升,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将来在国际舞台上参与国际事务,在中外人文合作交流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提高其英语、汉语和本族语之间语言转换和翻译能力成为民族院校翻译教学的重点。
教育信息化2.0 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翻译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翻译教学的核心任务和目标是培养学习者的翻译能力,如何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教学困难,有针对性地提高其翻译能力,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文章基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译英能力构成要素,以民族高校本科生的汉译英笔译教学为例,探讨了发展其翻译能力的笔译教学的具体内容和有效训练方法。
二、 翻译能力的定义及其构成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学术界基于不同理论范式、从不同视角对翻译能力这一重要概念进行了探究,主要形成了语言观、应用观和多元观,揭示了翻译能力本质属性和核心内涵。 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翻译能力习得过程和评估(PACTE)小组(2003,2005,2011)认为翻译能力是译者“进行翻译所必需的潜在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并提出翻译能力模式。 翻译能力是由一系列相关联的单项所构成的观点也得到国内外译届普遍认可。 PACTE 小组运用有声思维的研究方法确定译者翻译所需的能力,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并连续两次修订了他们的模式(PACTE,2000;2003;2005)。 最后修订的翻译能力模式包括:双语能力、语言外能力、翻译专业知识、专业操作能力、策略能力以及心理生理要素。 马会娟(2010)提出汉译英译者的翻译能力包括五个成分:双语交际能力、翻译专业知识、策略能力、语言外能力以及查询资料的能力。
在PACTE 研究小组提出的翻译能力构成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译英翻译教学的实践,提出其汉译英的翻译能力包括五个成分:汉英语言能力、专业知识能力、策略能力、语言外能力和信息工具使用能力,其中汉英语言能力是汉译英翻译能力的核心。 明确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译英能力构成,文章将以民族高校本科笔译教学为例,探讨如何针对各项子能力发展学生的汉译英翻译能力。
三、 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译英能力的途径
文章以笔者任教的某民族大学英语专业藏族学生汉译英教学为研究对象,依托笔者多年的一线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译英教学经验,以该校18 级英语专业藏族本科生两学期的汉译英教学过程为翻译教学改革试验,通过三角定位法,即有声思维、翻译过程实证研究工具键盘记录程序(Translog)的使用、问卷调查和后继采访等手段,对20 位藏族大学生进行了对比性实证研究,探索其现有的知识体系、翻译能力不同发展阶段,寻求少数民族大学生发展汉译英能力的途径。
(一)通过目标明确的翻译训练提高学生的汉英语言能力
对某民族大学18 及英语专业藏族本科生调查显示,多数同学都认为汉译英的主要难点在于汉语理解能力欠缺,英语运用能力亟待提高。 少数民族学生在语言的习得过程中,要面临本族语、汉语和英语的三语习得过程,多语并行习得障碍,文化和语言特征差异,民族地区较为滞后和发展不平衡的教育现状等主观和客观因素交织在一起,制约了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 因此,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汉译英能力中最核心的能力就是汉语和英语的运用能力。
笔者通过对藏族学生的问卷调查、访谈和对其翻译过程的实证研究都表明,藏族学生在做汉译英任务时,首先对汉语表述进行解码(理解其含义),再将其转换成译入语(英语)所对应的语言表达,此过程中藏语不会充当中介语角色。 汉译英教学需要关注汉英两种语言的训练,汉英都不是学生的本族语,都处于习得阶段,并且这种习得是不间断的连续过程,要注重量的积累以达到质的改变。 翻译授课教师在传授翻译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汉英语言技能的训练和培养。
课堂上的教学时间非常有限,教师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英语言能力呢? 教师要始终有意识地利用非课堂时间和课堂授课内容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英语言能力。 课前,教师可以利用“对分易”“蓝墨云班课”和“雨课堂”等信息化教学平台发布预习作业,根据教学所处不同阶段,选择适合学生能力水平的不同主题、内容和体裁的汉语句子、段落和篇章,分阶段、分层次、有目标地着重培养学生的词语搭配、语句衔接、篇章理解和构建能力。 以任务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课下完成预习任务,每个小组完成任务后,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换作业、讨论作业中遇到的难点和有异议的地方,并做好记录,准备课堂上汇报讨论内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汉英语言运用能力。 通过对每次课下预习任务的认真讨论和课堂上的汇报,学生会逐渐意识到表面上好像“掌握”了很多汉英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但是实际运用中,尚未完全正确理解汉语表达,尚未找到准确、得体的英文表达方式;学生通过对有争议的词、短语或句型的讨论并借助字典、网上平行文本和电子语料库等手段的使用,来掌握汉语和英语的词汇和准确表达。
(二)通过课堂点评、讲授来提高专业知识能力和策略能力
翻译专业知识是指与翻译实践紧密相关的应用理论专业知识,包括翻译的性质、形式、标准和原则、文本类型与翻译方法的关系、职业翻译特点、项目管理和译员职业素质等。 翻译策略能力并非传统翻译教学中的翻译技巧,而是具体针对汉译英翻译过程中译者在进行语言转换时遇到问题并能够得体地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
课堂上,教师根据课前学生完成的汉译英任务和学生的翻译日志中出现的典型问题,结合所布置的任务本身包含的翻译专业知识来设计教学内容,教师要注重的是应用性翻译理论的讲解,理论要与翻译实践相结合,教师有意识地将翻译理论内容贯穿到翻译任务的课堂点评和讲解中,将相关翻译理论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以后的翻译练习中,也能有意识地考虑翻译的目的和翻译的文本类型的关系,树立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为客户服务的意识。
学生具备一定的翻译专业知识,还需要在翻译的过程中具备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笔者通过对所教藏族学生汉译英翻译能力的问卷调查得知,少数民族学生认为汉英翻译主要存在以下难题:①找不到恰当得体的英语对应词;②不知道如何处理带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词语、习语和诗词;③汉语长句的处理;④如何摆脱受本族语、汉语结构和思维的影响;⑤原文语气和风格的再现很难。 课堂讲解中,要将这些具体问题的解决方式融入进来,注重英语修辞手法、词语搭配、句子结构、长句和复杂句篇章连贯衔接的讲解,围绕这些问题再设计一些课内、课外翻译练习,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培养学生应对问题的策略能力。
(三)通过翻译任务选材来培养语言外能力和信息工具使用能力
翻译语言外能力主要由主题知识、百科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三部分组成。 信息工具使用能力是指文字处理、翻译软件应用、信息检索等能力。 翻译任务涉猎面非常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商贸金融、环境、法律、军事、医疗以及宗教等各个领域,具备广博的主题知识和百科知识是做好汉译英的基础,这些百科知识也是学生知识结构的必要组成部分。 就少数民族英语专业本科生而言,基础阶段主要集中于英语的语言知识的学习,汉语表达能力参差不齐,各个不同领域的知识量储备少,知识面过于狭窄成为其翻译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 教学过程中,“专题教学模式”的采用,可以补充少数民族学生自身短板,从不同的专题入手,以学生的熟悉和喜好程度排序,如教育、信息技术、旅游、政治、新闻、商贸、金融、法律等,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下任务的布置和课堂内容的讲解,有效地拓宽学生的知识摄取面。 课前,要求学生根据将要学习的专题进行汉译英任务的准备,熟悉和积累与此相关的背景知识、英语词汇、句型及惯用表达,逐渐丰富其百科知识的储备,提高其能够胜任不同场合下的不同主题的汉译英任务的能力。 笔者所在高校还为学生提供各种类型的通识课和专业选修课,以拓展学生知识面。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根植于丰厚的文化土壤。 翻译任务不仅仅要求翻译工作者处理单纯语言层面的信息转换,更要求其时刻保持敏锐的文化感知力,译文要充分考虑不同文化背景下译语接收群体的解读能力。汉译英教学中,少数民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围绕提高其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使用得体性展开,培养学生在对汉语原文全面综合深入的理解基础上,有意识的感知英语在表达方式、思维方式上的差异,领会汉语和英语蕴涵的不同文化观和价值观。 充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和跨文化交际的经验进行能动性的翻译活动,增强其译者的主体性意识,自觉提高汉英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素养。
教学中,通过外语学院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和专业译员的讲座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工具使用能力。 学生要掌握获得平行文本和搜集相关术语的能力,具体可以通过百科知识网站及词典例句、网络搜索引擎、大型语料库、机构官方网站的搜索查找来实现,但信息来源的可靠度与权威性需要仔细甄别。 通过如计算机辅助翻译等专业选修课,掌握常用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使用,如文字识别转换软件(ABBYY Finereader 和Nuance PDF Converter) 和翻译软件( Trados 和MemoQ)。
目前,社会处在知识大爆炸时代,新兴领域和行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 随着社会翻译实践的发展变化,少数民族大学生所需翻译知识会相继进行更新变化,现代信息技术在翻译实践中的英语,要求其具备相关的信息素养。 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从大众媒体、互联网中获取最新的语言表达,捕捉新词语,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对新知识的兴趣,为将来成为应用型、实践型和职业化翻译人才做好准备。
四、 结语
文章结合民族高校少数民族本科生汉译英笔译教学的经验,阐述了汉译英翻译能力的五种构成成分及培养路径。 汉译英翻译能力的五种构成成分在实际教学中的培养是相互作用的,相互影响的,是以综合能力的训练形式出现的。 其中,汉英语言运用能力是基础和核心部分,教师要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基础技能的提升,同时也要培养其译者的主体性意识,增加学习动机,降低焦虑感;翻译专业知识能力和策略能力是汉译英翻译的必备条件;语言外知识和信息工具使用能力是保障译文质量的外围条件。 汉译英能力是可以通过有大量针对性的训练习得。 少数民族大学生有其自身特点,在教学中,还应发挥民族高校的学科优势,将学校的特色领域引入翻译教学,让学生感受文化自信,为今后继续深造,系统地学习翻译知识与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民族区域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