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需求的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0-11-25毛宁

大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文种课程体系写作能力

毛宁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湖北 武汉 430011)

独立学院应用写作课承载着人文教育与写作能力培养的双重任务。近年来,各地方高校、独立学院以及高职高专都很重视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但相关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较少,很多学校在通识教育平台开设了这门课,但学生和教师的重视程度都不够,导致很多相关课程的教学研究仅仅停留在如何讲好具体文种的写作或者整体理论性的建构。应用写作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与职业岗位胜任能力,应构建应用写作课与专业课相互渗透模式,进行跨学科培养。

一、应用写作课程在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应用写作能力成为了现代职场必须具备的工作能力,也是当下大学生必备的综合能力之一。应用写作能力是行政单位、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技能之一,在法务、公关、营销等部门公开招聘人才时,应用写作能力是招聘部门非常注重的一项基本技能。应用写作课程的开设尤为重要。但在传统教学中,这门课无论从讲授或学习效果方面都差强人意。学生觉得不是专业必修课,学习兴趣偏低,以完成课程学习为主,主动参与意识较低。各个地方高校相关的教材很多,但整个课程体系还停留在讲授层面,学生欠缺应用实践的指导,导致这门课程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学生为获得学分,勉强学习,效果欠佳,不能为将来工作所用。在实际应用中,刚毕业的大学生无法胜任工作上的写作要求,面对实际工作的写作任务有畏难情绪,说明很多地方院校开设的应用写作课程无法满足地方经济对写作人才的需求,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远远没有实现[1]。

二、导致“应用写作”无法应用于工作实践的原因

大部分独立学院完成了学科培养的应用转型,都设置了应用写作这门课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应用写作课程并未得到师生的真正重视,问题突出,其中的原因有:

(一)教学方法没有适应时代要求,创新不够

大多数独立学院课程教学的主要模式还停留在以教师讲解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教师向学生传授各种文种的理论知识,分析范文,缺乏情境设计给学生带来的实际参与感,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理论上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对于课程的参与感,学生接受知识为了完成课堂任务,缺乏主动学习,很多学生学了一学期面对具体文种依然无法下笔。即使有学习兴趣的学生,由于缺少参与实践的机会,难以应对真正的工作需要[2]。

(二)教材编写模式化,存在内容同质化的趋势

市场上,应用写作教材种类、数量很多,但大部分教材在编排模式上依旧是采用传统的先讲授写作理论知识后分析具体例文的设计方式,略显陈旧,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依据教材,难以发挥自主性,填鸭式的传授,难以让学生掌握真正的写作技能,增添了学生对课程的厌烦感。

(三)缺少真正的课堂实训实践

应用写作作为应用型课程,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应用性,所写的内容要应用于专业和岗位需要。课程性质要求不仅在课堂上,而且在课下要提供大量的写作实训机会,通过锻炼,掌握写作技巧,提升写作能力。传统的课程设计中,写作练习机会欠缺,而且写作练习基本为教师讲授一种文种之后,提出一些条件,假设一种工作场景,让学生根据范文,自主写作练习。学生缺少相应的工作经验,只能按照既定的格式写作,无法结合工作实际,写过就忘。这样学生不仅没有真正掌握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方式,也降低了对于写作的学习热情。

(四)没有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在湖北省内的某些高职高专很重视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并在近两年组织专家进行了相关课程体系的研讨,聚焦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如何构建应用写作实践教学平台,并使其在合理的教学方法上发挥作用,在教学领域还没有达成共识。从独立学院的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方式来看,需要以地方高校学生的职业需求为突破口来构建实用性、创新性的应用写作课程体系[3]。

为此,本文通过多方探索,结合独立学院的教学实际,以湖北大学知行学院为试点,改革应用写作的课程模式,在教学中建立以工作情境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工作情境中设立明确的写作任务,以任务为驱动,根据写作任务进行实训。将课程分为模块教学,在模块的基础上设立写作主题,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主题,将写作理论结合实践,掌握应用写作的技能。以学生专业为依据,以职业岗位为目标,讲授专业课真正需要的文种,实行不同学科间的跨越与渗透。

三、基于职业需求的“应用写作”课堂教学改革

(一)独立学院应用写作课程的定位与培养目标

基于各专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各专业应用文体的教学,使学生熟悉与自身专业相关应用文体的基本格式,掌握应用写作的方法和技巧,能熟练地写好专业领域的应用文,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为学生将来的职业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写作课程体系,让应用写作成为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改革后的应用写作教学体系要以导向作用和激励功能为主,切实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在课程开展、建设和实际教学中,提高学生持续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知识应用能力;提高和学生专业领域相关的各种应用文文体写作能力,最大限度的满足将来工作的需要。应用写作课的教学内容要结合未来职业工作任务,构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写作课程体系,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加强综合性,建立跨学科的联系和互动,便于学生知识的迁移,达到培养职业能力的目的。通过课程实践,让学生了解各行业的职业流程和工作任务,在实践过程中提升事物感知能力、项目策划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为将来工作所用。综合这些来提升学生人际沟通的能力,解决工作问题能力以及工作拓展方面的综合能力,培养高层次、全方位、情商高的写作人才[4]。

(二)构建独立学院应用写作实践教学平台

1.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专业紧密结合,体现模式化

独立学院专业多样化,教材在编写体例上可以按照理论知识、案例分析、复习与训练这三部分来分配,理论知识部分体现出专业课程的逻辑性与体系性。例文分析部分,选择不要求多,而要求精。教材的编写中应加大和写作相关的实训部分比重。实训中,注重提升学生运用文字表达能力,通过写作,了解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写作的方式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由写作能力提升工作操作能力。作为通识课,应用写作课堂实施分专业教学,融合应用写作知识与专业知识,构建应用写作课与专业课跨学科的考核评价体系。

2.建立适应不同职业需求的项目写作课程讲授体系

应用写作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要紧密结合各个行业和企业对应用型人才写作知识技能的需求,根据各个行业和企业的共性需求,讲授课堂内容的过程中,按照文体要求训练学生熟练撰写各种常用文书,根据不同场合、情境写出质量过硬的应用文,又要根据专业的个性化需求,考虑学生在社会上可能从事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写作意图,在教学上有所侧重,把应用写作教学与学生的专业性质和职业岗位需要结合起来。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尝试“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引入式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中,主动学习,通过情境假设,在工作情境中学、在工作情境中写,结合工作需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5]。

3.创新教学实践内容

在具体操作中,根据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设计教学项目,引入工作流程,创设职场情境,提出写作项目和任务:

①构建“项目化”的课程结构。突破传统应用写作课程中以文种分类的模式,通过文种的引入,让学生提前熟悉工作流程,布置工作中的写作项目,根据任务写作。

②以写作任务引导实训。根据职业需要,根据写作任务的完成情况为标准考核学生写作能力,加大写作实践比重。

③在教学方案中切实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主。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满足工作需要,在实际教学中,以工作需要为切入口,创设写作的职业情境,训练学生思考写作、表达和操作能力。在课堂上设立求职、演讲、法庭诉讼、会议展览等模拟情境,根据情境写作文种,然后课堂讨论,形成写作结论。

④建立课外实训平台。课堂教学之余,建立文秘事务所、写作实验班、法务部、自媒体写作等平台,老师指导学生写作,联系相关企事业单位,为这些单位输送写作成果,在服务地方经济的实践中检验教学成果[6]。

4.把新颖教学模式和新型考评体系模式相结合

在创新教学模式的同时,也要创新考评体系,应用写作课程考核方式分为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过程性考核是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重视,检验学生能力、思维、习惯等,重视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结果性考核时在课程学习结束时对照目标进行测评。

四、结语

总之,应用型大学特别是独立学院要以就业为目标,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写作能力。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构建以工作实践为导向的适应不同专业和岗位需求的教学模式,创新传统教学内容和方法,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各类职业需要的写作技能,提升学生实际写作水平,为地方经济服务。

猜你喜欢

文种课程体系写作能力
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探索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知止”的天堂
近代以来我国公文文种流变考述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一日轻装范蠡舟
鸟尽弓藏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