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分层教学提升小班额化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2020-11-25曹小云
曹小云
(康乐县虎关学区二十铺小学,甘肃临夏 731500)
引言
所谓分层教学,即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具体表现为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等,对学生本身抑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分层化的制订,如此,学生群体便可以在教师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下得到最有效的发展和提高,从而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出有益的铺垫。而小班额化课堂的出现,则促使班级内的生源人数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不多于28 人),直接为教师实施分层化的教学提供了便利,使其便于掌握各方面的分层定位、实际实施等,确保了教学的实效性。以下,笔者便以小班额为背景,对分层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具体运用细节进行详细的总结与归纳。
一、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对学生分层
对学生这一学习主体进行分层化处理,是实施分层化教学首要的任务,对接下来教学的顺利开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可以将学生面对语文知识体系时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特点作为契合点展开分层。如此,将特点相近的学生归为一个群体,使其呈现泾渭分明的直观现状,便可以帮助教师更为准确地在教学中对症下药,对学生进行培优补差,确保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教学《秋天的雨》一文时,笔者便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了层次的划分。譬如,在阅读教学环节中,有些学生在理解感悟方面表现出了较好的能力。然而,笔者通过阅读复述环节的开展,发现这一类学生在运用自主语言进行课文复述时却呈现出了差强人意的结果。对此,笔者便将此类学生划分为加强口语表达教学的一层,并且在这一基础上继续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展开深入的拓展。再如,在写作教学环节中,有些学生虽然在写作结构方面较为严谨,却在想象力输出方面缺乏较为丰富的联想。对此,笔者将此类学生划分为想象力重点培养的一层。诸如此类,一节课的教学,在不同的环节中笔者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对其进行了多元化的层次定位,为接下来的因材施教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大大保障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根据教学内容对教学方法分层
对教学方法的分层,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控制课堂的节奏,从而为学生创设出更为优质的教学平台,保障其学习的稳固提升[1]。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对语文学科教学内容进行综合考量,继而对教学方法作出分层设置。即根据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秉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利用分层次阶梯性的提问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如此,便可以帮助学生在逐步过渡中获得对知识的理解,稳步提升学习的质量。
例如,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笔者利用分层提问的方式对课堂的教学展开了分层处理和创设。在阅读过程中,为了逐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笔者采取由浅入深的方式,首先提问:“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谁和谁之间的哪几件事?”待学生回答后,继续提问:“叶老为‘我’修改作文这件事,让‘我’感受到了什么?”“叶老邀请‘我’去他家做客,又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此处,逐步利用提问引出叶老“一丝不苟”(修改作文)和“平易近人”(邀我做客)的个人品质。由于笔者的提问是基于文章的基本内容,且问题较为浅显,因此,学生可以迅速作出相应思考和准确判断。在这一铺垫下,笔者进一步创设问题对学生展开启发:“文中有几次写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有什么不同?”“爬山虎有什么特点?对这一特点你有怎样的感悟呢?”如此种种,提问开始进入深层次的拓展,从而引导学生在层次化的铺垫、过渡下,思维得到了很好的牵引,从而为课堂目标的实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根据学习现状对复习内容分层
复习是教学的关键环节,对进一步深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有着决定性作用[2]。因此,在这一环节对复习内容进行分层化处理是十分重要的。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学习差异性的特征,故而,对复习内容的分层还要基于课堂内学生的学习现状作出综合性考量。具体表现为,教师通过观察,掌握学生对某一知识的认知层次,并以此为基础对复习内容作出设定,促使其在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分层次复习中获得相应的进步。
例如,在教学《扁鹊治病》一文时,笔者对照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对接下来的复习内容进行了分层化处理:第一层次为对课文字、词、语句的继续认读与背写;第二层次为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层次为理解文章的内涵,并
由此总结出相应的道理。在这一复习内容的制订中,笔者又结合学生在相关领域中的实际情况,对复习方法作出了详细的指导。如对于“无能为力”这一成语的认读和理解,学生通过造句便可以继续加深和拓展对这一词语的认知:“蔡桓公的病已经到了晚期,就连神医扁鹊也无能为力了。”通过造句作业的布置,学生便可以获得更深一层的理解。其他诸如朗读、阅读理解等,笔者一一对复习内容和作业进行分层布置,充分帮助学生巩固了自身的学习成果,促进了课堂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四、根据学习进度对教学评价分层
分层教学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学生更为明确地认识自我,对自己进行客观的定位,并以此激励其更为积极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当中。在教学评价中,我们可以将课堂内学生的学习进度作为前提进行考量,从而作出分层化的教学评价,帮助学生就此思考自身的学习现状和接下来的学习发展方向,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教学《乡村四月》这一古诗的相关内容为例,本诗的主题描写围绕“乡村”“四月”,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古时乡村农民劳作的场景。笔者在本诗的教学之余,根据课堂内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对其学习状态进行了层次化的教学评价。如对于一些在课堂内相对掌握知识点较多的学生,笔者就其日常学习状态,进行了客观的评价,认为根据之前该学生在古诗学习中的表现状态,在本节中还应当获得比现在更多的知识点,因此,对其评价为退步;而对于一些掌握知识点相对较少的学生群体,笔者则结合其日常的学习现状,给予较高的评价,从而使这一部分学生能够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并及时作出学习心得的总结。凡此种种,学生通过分层化、客观性的教学评价,都能够较为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学习状态,并在评价的激励下对自己作出调整,为保障课堂质量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结语
总而言之,分层化教学的实施方法是丰富而多元的,在实际教学中,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将其与课堂内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有机结合,只有以此为前提,分层化的教学模式才能得到充分挖掘,其教学价值亦可以由此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为课堂教学质量的稳固提升提供充足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