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船山学在美国的译介研究①

2020-11-25吕剑兰

现代英语 2020年9期
关键词:王船山船山王夫之

吕剑兰

一、引言

船山学是中华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哲学、史学、美学、伦理学、文学、经济学、宗教学、法学等诸多领域。船山思想如人本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当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国内学界就中国文化典籍的对外译介进行了有益探索,但具体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船山学在美国的译介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学界并不十分了解。国内学界对船山学译介的相关研究很少,主要有罗锡冬(1995)介绍了王船山学术思想在海外的传播;李镇东(2003)对知识经济时代的船山学传播进行了探讨;李相勋(2017)整理了韩国学者船山学研究成果,并对韩国的船山学现状进行了综述;朱迪光(2017)分析了域外船山学研究现状,并提出船山学的海外传播设想;曾威(2019)从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视角,分析西里尔·白之英译王夫之词作过程中的翻译规范等。研究者在美国访学期间,通过美国高校图书馆丰富的图书和数据库资源,收集和整理了英语世界的船山学研究成果,以下将从博士论文、专著译著、期刊论文和章节等方面介绍船山学在美国的译介情况。

二、船山学英文博士论文、专著和译本研究分析

对王船山进行专门研究的英语博士论文共有7篇。伊恩·麦穆伦的博士论文《王夫之及其政治思想》从宇宙论、张载的哲学观影响、宇宙的改变、人类历史、中国社会的本质及发展和改革意见等方面对王夫之及其政治思想进行了阐述。艾莉森·哈利·布莱克的《王夫之哲学思想中的自然、人为和表达》从形上学表达、自然及道德整合、文学表达本质等方面分析了王夫之哲学思想中的自然、人为和表达。金容沃的《王夫之哲学(1619~1692)》具体介绍了王船山的生平、著作和所处时代,并主要从二元性、统一性和无极三方面阐释了王船山哲学。严寿澂的《王夫之世界观中的一致性与矛盾性(1619~1692)》从人和天、心和性、统治之道、君子之道等方面分析了王夫之世界观中的一致性与矛盾性。史提芬·R·普拉特的《湖南民族主义和王夫之的复兴》追溯湖南民族主义运动至王船山的复兴,认为王船山是湖南精神的先驱。谭明冉的博士论文题为《危机与诠释:王夫之明清之际的儒家经典解释和儒学重建》,他认为王夫之通过对儒家经典的解释和儒学重建来处理明清之际的政治和文化危机。尼古拉斯·S·布拉索文在其博士论文《世界上的人:一种新儒家的生态人文主义》中,通过阐释学论证了王船山有关自然世界和人类的理论是合乎逻辑、令人信服的哲学生态学,并指出王船山新儒学论述的理论框架和术语为生态人文主义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对船山学进行研究的英文专著共3 本。艾莉森·哈利·布莱克(Alison Harley Black)由华盛顿大学出版社于1989 年发行的《王夫之哲学思想中的人与自然》是最早介绍船山哲学的英文专著。作者认为王夫之的哲学为一种“表达主义”(expressionism),并将之与西方宗教的“创造主义”(creationism)进行对比,其著作具体分析了王夫之的知识论和道德知识观。另一本早期介绍王船山的专著是伊恩·麦穆伦由阳光图书公司出版的《热情的现实主义者:王夫之生平及政治思想导论》,但这本书和作者1968 年牛津大学的博士论文《王夫之及其政治思想》并无二致。最新的一本王船山英语著作由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于2017 年出版的《新儒学的生态人文主义:对王夫之的解读》。此书是尼古拉斯·S·布拉索文2012 年在夏威夷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世界情境中的个人:宋明理学的生态人文主义》的延续和发展。作者在书中阐释了王船山对正统和非正统学说的批判,并分析了王船山新儒家思想的宗教性。

船山著作的英译本共4 本。由狄百瑞(Wm.Theodore de Bary),陈荣捷和华兹生(Burton Watson)编撰的《中国传统之本源》(Sources of Chinese Tradition)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于1960 年出版。此书是部鸿篇巨制,第二十二章题为“儒学的晚收”,题为“王夫之”的第二节主要是王船山著作《黄书》《读通鉴论》和《周易外传》的节译。陈荣捷(1969)在其代表作《中国哲学文献选编》中,用题为“王夫之的唯物主义”的一章简单介绍了王船山,并从《船山遗书》中节选了小部分内容进行了翻译和评论。史提芬·欧文(Stephen Owen)在其由哈佛大学出版社于1992 年出版的《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第10 章中对王船山的《夕堂永日绪论》和《诗译》进行了选译和评论。教授黄兆杰的《姜斋诗话》(Notes on Poetry from the GingerStudio)英译本于1987 年出版。此英译本是目前唯一一本船山著作英文全译本。

三、船山学英文期刊论文和章节研究分析

船山学相关英文期刊论文共有12 篇,分别为邓嗣禹(S.Y.Teng)发表于《亚洲研究》1968 年第28 卷第1期的“王船山的历史观与历史撰述”、侯外庐(Wai-lu Hou)发表于《中国史学》1968 年第1 卷第3 期的“王夫之的哲学思想”、伊恩·麦穆伦发表于《东西方哲学》1973 年第23 卷第1 期的“晚明对王阳明的批评——以王夫之为例”、金永植发表于《中国哲学季刊》1982年第9 卷第3 期的“王夫之对理学统治地位的挑战”、张节末发表于《当代中国思想》1990 年第21 卷第3 期的“对王夫之《诗乐理一论》之美学价值的诠释与批判”、凯思林·莱特发表于《大陆哲学评》2000 年第33期的“加达默尔和王夫之的视域融合”、刘纪璐发表于《中国哲学季刊》2001 年第28 卷第3 期的“人类历史在王夫之的宇宙论中是否是被前定的?”和其发表于《中国哲学季刊》2005 年第32 卷第3 期的“宇宙论的理在宋明理学形上学中的地位”及其发表于《中国哲学季刊》2011 年第43 卷第1 期的“宋明理学《气实在论》中实然与应然的相应关系”、陈荣灼发表于比较哲学期刊《道》2011 年第10 卷第1 期的“批评性地检讨牟宗三与唐君毅对张载及王夫之的气论诠释”、刘纪璐发表于《亚洲哲学》2012 年第22 卷第2 期的《道德理性、道德情感,以及利他主义的实践:利他主义的动机论》和谭明冉发表于《中国哲学前沿》2015 年第10卷第2 期的“王夫之庄子解中对「神」的诠释”。

有关王船山学的章节共有18 章,出自16 本书。最早提及王船山的英语著作是《清代学术概论》(Intellectual Trends in the Ch'ing Period)。该书原作者为梁启超,由徐中约(Immanuel C.Y.Hsu)翻译,并于1959 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第1 章第6 节题为“黄宗羲(1610~1695)和王夫之(1619~1692)”,其中仅有一页多对王夫之的生平、学术思想和著作的简单介绍。随后,20 世纪中国著名思想家张君劢(1962)在其英文著作《新儒家思想史》中更详细地介绍了王船山的哲学思想。该书由纽约书商协会出版,介绍王船山的一章题为“王夫之:现实主义与变革的倡导者”,有近30页的篇幅。其他介绍船山学的章节为林谋盛(1969)的由肯尼坎特出版社出版的《人类与思想:中国政治思想史稿》第14 章“王夫之:民族主义哲学家”、约瑟夫·尼达姆(1969)的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科学与文明》的第17 章第3 节“重申唯物主义:王船山”、韦德·巴斯金(1972)的由纽约哲学图书馆出版的“《中国哲学经典》王夫之:人的本性与命运”、伊恩·麦穆伦(1975)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儒学的发展》,第? 章“王夫之与新儒家传统”、黄兆杰(1978)入选《中国文学论文集:从孔子到梁启超》的“王夫之诗论中的情与景”一文、伊恩·麦穆伦(1979)入选《从明到清:17 世纪中国的征服,地域和连续性》的“爱国者与党人:王夫之参与永历朝廷的政治”一文、陈慰中(1983)由维多利亚书屋出版的《中庸辩证法》的第19 章“王夫之的辩证唯物主义”(1619~1692 A.D.)、盖尔·M·普雷斯利等(2000)编著的《哲学探索:跨文化读本》中的第1 章第3 节“新儒家唯物主义:王夫之”、陈荣灼(2006)入选“王夫之历史哲学中的时间”一文、史提芬·R·普拉特(2007)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地方爱国者:湖南人与现代中国》中的第1章“重新发现王夫之”、刘纪璐(2010)在期刊《道》的宋明理学专辑中的“王夫之《理在气中》之哲学”一文、肖萐父,李锦全(2012)由长河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哲学简史:从神话到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主流》中的第4 章第4 节“知识与行动:王夫之与新儒学的批判性评价”、张志深(2017)入选由阿姆斯特丹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社会的宗教与民族主义》的“王夫之的中国性思想与民族思想”一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加州州立大学富勒尔顿分校刘纪璐教授由学术出版社Wiley-Blackwell 出版社于2017 出版的《宋明理学——形上学,心性学,与道德哲学》。此书有三章专门介绍王船山哲学,标题分别为“王夫之的理在气中论”“王夫之的性日生日成论及其道德心理学”“构建道德世界:王夫之的社会情感主义”。

四、结语

船山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船山学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遗产,更应是全人类共同的思想财富。然而,研究者在收集和整理英语世界船山学研究成果目录时发现,船山著作只有一本被完整地翻译成英文,其他船山学相关英语著作也屈指可数,可见其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现状不容乐观。船山著作的英译是实现其“走出去”的重要途径,因此亟须既了解船山学又有流畅英文写作能力的学者对其著作进行翻译。令人欣慰的是2018 年的“世界哲学大会”,举办了3 场船山学圆桌会议,大大提高了船山学在英语世界乃至全球的传播和影响。因此,除对船山学著作进行英译之外,应开拓船山学在英语世界的多元化译介模式,如出版社、国外书展、教育机构、学术研究机构、期刊和报纸和网络、影视等媒体对船山学的传播,探讨如何通过中外合作、加强文化宣传、思想引导,构建更有效的船山学译介模式。研究者希望文章对船山学在美国的译介研究能吸引更多优秀的翻译工作者参与船山学对外译介,从而促进船山学英译本数量的增多和英译质量的提高,并为构建有效的中国文化典籍译介模式、开拓多元化的译介途径和增强译介效果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王船山船山王夫之
船山与宋学关联的再探讨
论王船山民族主义思想的近代嬗变
王夫之《说文广义》考订《说文》析论
《张船山 社日朴园斋中咏燕》
王船山《周易内传发例》义理演析
试论庄子对王夫之自然观的深刻影响
王船山的四唐诗论
王船山修身学说的基本理论与特征
唐君毅先生之船山人性论浅释(下)①
——探《船山之尊生尊气与尊情才义》
王夫之与儒家道德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