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路径初探

2020-11-25

现代英语 2020年9期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大学

王 旭

一、引言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重视跨文化,其实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从而进行借鉴。在跨文化的沟通上,而语言的文化差异可能会成为沟通的障碍,因为语言是文化沟通的载体。高等学校的英语教育,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丰富他们的教程内容,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思辨能力。

二、跨文化意识的主要含义

跨文化就是指在进行学习时也要学习外国的文化,而处于大学的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要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化,能够更好地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大学生树立跨文化意识,是积极的表现,也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学生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其他国家的英语文化,能够让学生形成一个对比,从而开阔他们的视野,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跨文化交流,其实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上的优秀文化,是我国对外开放以及打开视野的正确做法。我们不但能学习外国的一些优秀文化,而且能够更好地丰富和发扬我国的本土文化。在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并且还能够打开自己的视野,而不是仅仅封闭在一些局限内,所以跨文化交流对于大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学习英语也是为了更好地充实自己,开阔眼界,因此学习国外优秀的文化,能够更好地提高我们自身的能力。

三、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我们都知道在学习英语时注重的就是语言能力,而对于我国来讲,学习英语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为难一些。因此,有必要将英语学习和文化与大学英语教育有效联系起来。在过去训练时,学生并没有参加英语的培训,语言能力训练也不太重视,因此没有激励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所以许多大学生即使已经学习了很多年的英语,但依然不懂得英语的内涵,对于英语的学习,也没有与其他知识相联系,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较为枯燥乏味。作为一种文化的特性,在学习文化过程中,自主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提高了一定的热情。

(二)有利于加强学生文化整体理解能力

大学生在进行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进行跨文化交流,可以更好地加强学生文化整体理解能力。因为英语与汉语有所不同,并且两者的文化也不相同,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应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从而更好地理解英语的内涵,促进英语学习。

四、当前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现状

英语学习要充分认识语言所反映的文化。例如,在词汇的记忆中,我们不仅能记住单词本身和相关词组的含义,而且是能记住最基本的含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强调文化背景的讲课,通过分析背景的差异,能够对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不断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语言运用能力,以及综合教育。培养学生的多种文化意识固然重要,但从大学英语的教学实际来看并不乐观。虽然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求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学习意识,但很多高校在英语教育中对文化投入较少,对语言投入较多;课外内容投入较少,课堂内容投入较多;少具体分析,多理论分析,所有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

五、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路径

(一)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

新采用的大学英语教材,体现了知识性、真实性、人文学性、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模块多样化。因此,教师们在培养学生多文化意识的过程中,应该在发掘教材内容上花费心思,我们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明显的文化知识,然后优化课程和教育设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欣赏中英影片,将视频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和参与教学的效率。

(二)加强对课程资源的利用

通常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教师在课堂上作为学生的学习引导,除了各自的文化内容外,还可以利用其他文化资源的输入运用等,展现英语国家的相关文化常识、影视作品等。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了解英语国家特色和文化,能够更好地促进学习,也能够增强他们对于英语学习的理解。其实在大学上课所使用的课程资源有非常的多,像国外的绘画作品、名人访谈、脱口秀等这些资源都可以进行学习和观看。在这些资源中,文化内涵比较丰富,具有灵活性,教师在教育中可以充分使用资源,发现和开发资源。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能够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也能够增强他们对于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

(三)积极组织课外活动

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实行英语教育,在教育环境、方法、课程、空间、时间等方面明显不足。所以在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以及学校可以开展一些活动,比如英语演讲比赛,通过比赛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语言的综合能力;还可以进行英语配音比赛,在配音的过程中和学生感受英语的魅力,而且可以让学生配有趣的电视剧,或者是动画片,还能够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除了可以展开的一些活动之外,英语绕口令等具有日常趣味性的游戏活动,也可以加入日常课堂的教学过程之中;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特别授课,邀请外国教师进行留学讲课,这样给学生带来很多的文化风俗相关的知识,这样学生也比较容易掌握,还能享受西方文化。通过举办这些有关英语的活动和比赛,能够更好地拉近学生对于国外文化的学习以及了解。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够更好地丰富他们的课程内容,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不觉得英语学习枯燥乏味,其实是非常的有意思。比如英语配音,通过配音的方式学习英语,还能够使得学生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使得他们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认识更多的朋友,彼此相互了解和学习。

(四)强化课外文化积累

为了培养不同的跨文化意识,可以扩大课外阅读的范例,将英美报纸、英美文学作品介绍到教材中,这样能增强学生对于其他国家文化的了解,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因为过去教材里面基本上不会涉及英美文学作品,学生对于英美文学作品较为陌生,所以把英美文学作品引入到教材里,可以提高学生文化交流水平的能力。文学作品推荐诗歌、戏剧、小说、随笔等多种体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筛选动人的作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也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中,因此,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网上了解英美相关的文化内容。从学生的角度看,能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内容,把勉励和娱乐有效地结合起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类,然后共享课外授课的内容。学生对作品的交谈,深刻认识到作者的态度和观点等,并逐渐内化形成自己的评价。

传统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效率低,而且也没有得到及时的反馈和评价,这些容易打消学生的学习欲望,所以适时反馈可以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也可以通过课堂互动和学生学习互评,让学生对语言失误感知并且及时修正。尤其是学生们互相评价,使学生们在课堂教学中更容易发现同学们的失误,从而注意易出错的问题,避免重复犯错。

(五)提升学生的本土文化意识

虽然强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但是也应该注重培养本土文化素质。这主要是利用各自不同的地方文化内容和本土文化内容的融合,在不同的地方文化交流中,设计不同背景的主题,同时结合其他国家的一些饮食文化、价值观和风土人情等,让学生在课堂讨论中互相渗透学习,引导学生融合外来文化,结合本土文化并且渗透于学生日常学习当中,积极调动学生自身的语言积累,从而能够流利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也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以及时代发展的潮流。

在进行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语言编制教育,词汇教育等,吸收不同文化的内容,在教授文字知识的同时,实现文化教学,使整体知识更具立体感。在目前的英语教育中,整合不同的文化意识成为教育重要的趋势,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一个相互了解、相互借鉴的过程,这样不仅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能够更好地了解国外的一些文化,并将其与国内文化进行对比,从而摒弃那些不好的文化。每一种语言的学习都要结合语言所在地区的文化来进行学习,这样才会更好的理解语言其中的内涵,从而顺利的学好这门语言。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语言学科,和其他语言教学一样具有浓厚的地域风格和文化色彩,因此英语教学中就出现了跨文化交际这个内容,并且成为目前各大高校英语学科的重要教学手段。高校英语和中学时期的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学习重点不再只是掌握单词和语法。新课标中要求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还要让学生掌握英语使用国家的文化知识,这对提高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和文化修养有很大的帮助。

六、结语

从上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进行跨文化的学习,其实是为了更好地丰富学生的教学内容,以及课堂教学手段,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其他国家的一些文化,可以更好地发展我们本土的文化。文章通过分析高校英语教学的现状,结合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提出高校英语教学中培养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建议。

猜你喜欢

跨文化意识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