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涉海翻译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研究①

2020-11-25郭艳玲

现代英语 2020年9期
关键词:涉海硕士海洋

郭艳玲

一、引言

涉海翻译语言服务人才是我国建设21 世纪海洋强国的主力军,是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但目前涉海翻译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现状并不乐观,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急需解决。因此,文章在分析涉海翻译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现状的基础上,探究解决涉海翻译服务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的策略,旨在培养能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胜任不同专业领域,尤其是海洋经济领域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涉海翻译语言服务人才。

二、涉海翻译语言服务人才的社会需求

21 世纪,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时期。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和对外开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海洋开发将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海洋开发历史悠久,海洋产业增加值相当于全国GDP 的4%,海洋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凸显。海洋产业的繁荣,促进了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涉海翻译语言服务人才是进一步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增强我国海洋经济国际竞争力的主力军。

辽宁省是海洋大省,濒临黄海、渤海,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沿海省份。辽宁省有150 多家如辽宁海洋渔业集团、大连远洋渔业有限公司等具有国际贸易关系的涉海、涉渔知名企业,他们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这些企业需要大量涉海领域的高级翻译人才来提升企业竞争力。全国沿海开放地区中,辽宁省涉海高级翻译人才缺口较大。因此,涉海高级翻译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是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涉海翻译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现代海洋经济的发展需要跨语言、跨文化和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而涉海翻译人才必须具备语言内能力和语言外能力,单纯的语言内能力已无法满足新时代背景下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语言内能力包括源出语水平、目的语水平、百科知识、翻译技巧等要素,语言外能力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翻译技术运用能力、实践能力、本地化服务能力等要素。以涉海翻译人才语言服务能力的构成为依据,研究者认为涉海翻译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涉海翻译硕士以语言专业背景为主,涉海等其他专业领域知识相对薄弱

研究者所在院校涉海翻译硕士约80%以上的学科背景为语言文学专业,其他文科专业及理工科专业背景的学生占比不足20%。学业背景单一造成了学生其他专业领域知识相对薄弱。涉海翻译人才是跨语言、跨文化和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需要有百科知识,尤其是应该具有涉海等其他专业的跨学科知识,才能满足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及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涉海翻译硕士以语言专业背景为主的现象,导致了涉海翻译硕士在涉海等其他专业领域知识相对薄弱的问题。

(二)涉海类高校翻译技术类课程整体开设不足,涉海翻译硕士翻译技术运用能力不强

据调查,涉海高校中翻译技术类课程整体开设不足,难以提高涉海应用型翻译人才的语言服务能力。在开设的翻译技术课程中主要以计算机辅助翻译、本地化技术为主,而翻译项目管理、机器翻译原理与应用、术语管理等课程开设的学校并不多,难以满足大数据时代对涉海翻译语言服务人才的要求。因此,涉海类高校翻译技术类课程整体开设不足,造成了涉海翻译硕士翻译技术运用能力不强的问题。

(三)涉海类高校特色课程开设数量有限,涉海翻译硕士本地化服务能力不强

教育主管部门一再强调翻译专业硕士的办学要与本校特色课程结合,涉海类高校开设的特色课程一方面要考虑学生个体翻译兴趣的差异,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涉海特色课程开设的师资情况。虽然可以充分利用校本特色资源,但有些特色翻译类课程还存在由于研究方向不同而造成的授课困难。涉海类高校特色课程开设数量有限,造成了海翻译硕士为涉海行业服务的本地化服务能力不强的问题。

(四)涉海类高校翻译专业教师相对缺乏,翻译师资培训问题已迫在眉睫

涉海类高校教师中翻译专业方向的教师为数较少,翻译专业方向博士学位教师更是少之甚少。大多数教师是语言文学方向,因此对于翻译类课程的授课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加强师资培训,尤其是参加翻译教指委和企业的培训已迫在眉睫。

(五)涉海类高校教师企业语言服务经验缺乏,校本特色课程授课难度较大

跨语言、跨文化和跨领域的复合型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极其重要的前提之一就是要培养一批拥有相应能力的师资队伍。涉海高校的翻译硕士任课教师,多数没有涉海企业语言服务的工作经历,校本特色涉海翻译课程的授课有一定难度。因此,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对涉海类高校是至关重要的。

(六)涉海高校特色翻译实训基地缺乏,涉海翻译硕士实践能力的提高受到制约

应用型涉海翻译人才的培养应该坚持“政产学研用”结合的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但目前在校企合作的领域内,供学生翻译实训的基地中涉及涉海企业的基地数量有限,大多数都是翻译相关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涉海翻译硕士在涉海领域内实践能力的提高。

(七)涉海企业对涉海翻译硕士语言服务能力要求较高,涉海翻译硕士生行业就业渠道受限

涉海企业不仅要求涉海翻译硕士有较强的语言内能力,还需要有涉海行业的跨领域知识及语言外能力,这种跨语言、跨文化和跨领域的复合型语言服务人才的需求,有些涉海翻译硕士生难以达到。因此有的毕业生难以满足涉海企业需求而离开涉海语言服务行业,也有毕业生因个人对涉海翻译不感兴趣而从事其他领域的翻译行业,最终出现涉海翻译硕士生行业就业渠道受限的问题。

四、涉海翻译语言服务人才培养问题的解决策略

人才培养,理念先行。没有恰当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理念,就不可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语言服务人才。涉海翻译人才的培养定位不仅要培养具备较强翻译能力的人才,还要培养掌握涉海行业领域及其他学科知识的多元化应用型人才。针对上述涉海翻译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现状及问题,研究者认为涉海翻译语言服务人才培养需从以下策略着手:

(一)鼓励涉海等非语言专业学生报考涉海高校翻译硕士,实现生源的多元化发展

语言服务是战略性跨界服务,需要跨语言、跨文化和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非语言专业中,中外双语水平较好的学生,如果报考翻译硕士专业,就可以充分发挥其本科阶段的专业特长,为其进入新领域学习提供极大的便利。因此,要培养涉海翻译语言服务人才,涉海高校应充分发挥生源优势,鼓励涉海等非语言专业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报考涉海翻译硕士专业,充分发挥其生源的多元化优势,以解决学生涉海等其他专业领域知识相对薄弱的问题。

(二)加强涉海翻译硕士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增加翻译技术类课程的开设数量

为了解决涉海翻译硕士翻译技术运用能力不强的问题,研究者认为,涉海高校应该加强涉海翻译硕士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增加翻译技术类课程的开设数量。计算机辅助翻译、计算机基础、机器翻译原理与应用、翻译项目管理、本地化技术、译后编辑、术语管理、技术文档写作、本地化排版等课程都应该列入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中,以提高涉海翻译硕士翻译技术运用能力,满足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对涉海翻译语言服务人才的需要。

(三)细分涉海翻译硕士专业方向,科学设置涉海方向特色课程

涉海类高校应充分利用校本特色与优势,整合资源,细分涉海翻译硕士专业方向,科学设置涉海方向的特色课程。研究者所在的大连海洋大学在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不断凝练专业方向,将原来的语言文学和科技英语两个方向凝练为海洋经贸笔译和海洋科技笔译两个方向。依托学校的办学特色,充分构建了3+1 模块的涉海特色课程体系。该体系包括必修课(核心、拓展、实践模块)和选修课(个性化模块)。核心模块包括公共学位和专业学位课,拓展模块包括学术素养课,实践模块包括职业能力课,个性化模块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开设了水产品国际贸易翻译、海洋经济翻译、海洋资源利用与管理、渔业翻译、海洋工程翻译等涉海课程,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涉海翻译语言服务人才。

(四)坚持“外引”与“内培”相结合,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涉海类高校翻译专业教师相对缺乏,涉海高校应坚持“外引”与“内培”相结合、“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一方面加强翻译专业教师的引进工作,另一方面应加强师资投入,要求教师积极参加翻译师资培训,尤其是国家翻译教指委组织的师资培训。此外,还应为教师参加企业培训创造机会,开阔教师视野,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为培养涉海翻译语言服务人才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

(五)选派教师到涉海企业挂职锻炼,努力培养涉海高校双师型教师

涉海高校的翻译硕士任课教师,多数没有涉海企业语言服务的工作经历,校本特色涉海翻译课程的授课有一定难度。涉海高校教师的理论知识经验多,但缺少涉海行业的语言服务实践。针对此问题,研究者认为,涉海高校应加强与涉海企业的校企合作,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可以利用寒暑假,也可利用平时时间,挂职锻炼形式应与企业共同商讨而定,旨在培养涉海高校双师型教师。

(六)加强涉海高校间的交流,实现涉海企业资源共享机制

应用型涉海翻译人才的培养应该坚持“政产学研用”结合的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但目前在校企合作的领域内,供学生翻译实训的基地中涉及涉海企业的基地数量有限。针对此问题,研究者认为,应加强涉海高校间的合作,形成涉海高校联盟。这样可以把各高校的合作企业充分利用,实现交叉融合,资源共享。涉海高校联盟还可以达到各涉海高校间的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交流,形成涉海高校命运共同体,整体提高涉海翻译硕士在涉海领域内的实践能力。

(七)加强涉海高校与涉海企业的沟通,拓宽涉海翻译语言服务人才的就业渠道

涉海翻译语言服务人才因难以满足涉海企业需求或其他原因离开涉海语言服务行业的现象很常见。针对此问题,研究者认为,涉海高校应加强与涉海企业的沟通,在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的基础上,实行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不断拓宽涉海翻译语言服务人才的就业渠道,让更多的毕业生愿意留在涉海行业,实现涉海翻译人才培养为行业服务,为区域海洋经济服务,为我国海洋强国的建设事业服务。

五、结语

涉海翻译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是促进我省区域海洋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关键,涉海高校肩负着培养涉海翻译语言服务人才的重任。文章分析了涉海翻译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探究解决涉海翻译语言服务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的策略,旨在提高涉海翻译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我国海洋经济和辽宁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服务,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涉海翻译语言服务人才做贡献。

猜你喜欢

涉海硕士海洋
山东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海洋强国”背景下涉海ESP课程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让涉海先进制造业成为宁波经济新增长点
厦大硕士创业新一站 卖卤味
战略管理导向下涉海企业全面预算审计体系研究
The varieties of modern English and how does this range affect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建筑学硕士揽了“瓷器活儿”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首届“中国涉海类博物馆馆长论坛”在港顺利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