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大学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有效融合的探索和实践

2020-11-25马艳凤吴梦博

现代英语 2020年9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大学

马艳凤 吴梦博

一、引言

2016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教师应深刻认识到,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育人”这个本质要求出发,抓牢课程改革这一核心环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将教书育人落实于课堂教学之中,深入挖掘其他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明确所有教师的育人职责。

二、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主要是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价值观念、精神追求等思政元素有效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以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等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从而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其一,立德树人是课程思政的本质。课程思政的本质仍是一种教育,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目标,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进行的教学探究,也是我国各项工作能够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因此,教师应时刻牢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加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历史观、国家观和民族观,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国际化人才,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二,协同育人是课程思政的理念。课程思政这一概念的提出正是为了让各门课程同思政课程实现协同育人,这也是我国所有高等院校的共同使命。能否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育人才是衡量一所高校教育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其三,立体多元是课程思政的结构。课程思政这一概念本身就意味着立体化、多元化的教育结构。也就是说,教师要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者有机统一起来。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课堂教学往往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价值塑造,课程思政的提出正是对实现这三者有机统一的再一次强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及时帮助学生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不断引领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其四,显隐结合是课程思政的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国的全国教育大会中指出,“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问题。我国的教育必须立足于本国国情,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之中,通过继续深化课程改革,把文化自信、国家意识、人格培养、政治认同等同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教书育人。

其五,科学创新是课程思政的思维。首先,课程思政是一种科学思维,强调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去看待、思考问题,尤其是在当今文化大繁荣、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要想抵住侵蚀、顶住压力。就必须加强各类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教书育人,彻底为学生筑牢思想防线,使其免受各种错误言论和思潮的侵害。其次,课程思政也是一种创新思维,强调在思政课之外的各类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除此之外,课程思政的建设也离不开创新思维,只有经过“新思维—新思路—新方法”这一过程,才能真正实现课程思政。

三、大学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有效融合的探索和实践

一方面,作为一门通识课程,《大学英语》是每所高校都会开设的非常重要的公共基础必修课,不但占据不少的学分,而且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学生,并且具有授课时间长的特点,尤其是在大一、大二这个学生价值观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此外,除了上课时间以外,绝大多数学生还会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以及备战考研等。这就表明学生会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在英语学习上,且和英语教师接触的时间也会较多,这就为大学英语教学同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合提供了可能性和便利性。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语言技能的时候会接触到国外的文化,如果学生对中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了解得不够全面,就可能会出现崇洋媚外的现象。因此,将大学英语教学同课程思政有效融合也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中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增强其民族自豪感,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兼具我国优秀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的新型人才,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一)增强教师自身的思政意识和能力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是学生价值观的引领者。因此,教师自身思政意识和能力的高低是能否将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关键。首先,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反复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到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入理解并内化课程思政理念,彻底转变思政教育只属于思政课堂的观念,进一步强化自身的思政职责。其次,大学英语教师还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始终牢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人文素养。最后,学校还可通过经常组织一些思政培训或思政讲座等,不断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政治觉悟,也可组织课程思政教学大赛,并从中选出优秀教师开展观摩课活动,促进教师们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二)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

大学英语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实现大学英语教学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下面将以《致用大学英语读写译教程》第一册举例说明。

《致用大学英语读写译教程》第一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College Life”,课文标题为《How Is College Life Different from High School Life?》,在进行课文讲解之前,可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在你看来,大学生活同中学生活有何不同? 你将如何度过你的大学生活? 你认为在大学里最为重要的事情是什么?”通过讨论,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大学生活同中学生活的差异,使他们能够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明确大学四年的学习目标和生活目标。另外,在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作者提到了“You make all of your own decisions,and you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consequences”,教师可以基于此句告诉学生:进入大学后,他们在很多方面就会被看作是一个成年人,需要学会独立,学会担当,以成熟的视角去应对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Life and Study”,课文标题为《Secrets of Straight-A Students》,课文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更多。例如,在“Set priorities”这一段落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如何高效地学习;在“Study anywhere or everywhere”这一段落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不抱怨、不埋怨、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变现状”的生活态度;在“Learn how to read”这一段落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做“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优质大学生;在“Schedule your time”这一段落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时间做好计划和安排,从每天、每周、每个月、每个学期到大学四年,希望每位学生四年之后都能成为自己曾经理想的样子;在“Take good notes — and use them”和“Speak up”这两个段落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养成随时随地记笔记和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在“Study together”这一段落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形成互相请教、彼此分享、相互监督、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在“Do more than you're asked”这一段落的学习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让学生认识到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所有外因都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第三单元的主题是“The Key to Success”,课文标题为《Not Only a Race》,课文通过讲述四个不同版本龟兔赛跑的故事向读者阐释了以下寓意:迅速且持之以恒总能胜过稳扎稳打;明确并善于运用自己的能力;集思广益、团队合作总能胜过孤军奋战;遭遇失败时绝不言弃;与局势抗争,而不是与对手较劲。这些本身就是很好的思政元素。

(三)完善对学生的考评体系

首先,大学英语教师对学生的考评应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在过程性考核中,教师应从德、智、体、勤等多个方面全面考察学生的平时表现,且“德”应该是第一位的,不能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唯成绩而定论,这样才可以让学生知礼、懂礼、敬礼,成为具备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优质大学生。其次,在终结性考核中,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重语言知识的考核方式,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例如,在近几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汉译英部分的内容分别介绍了我国的黄山、华山、泰山、长江、黄河、珠江、茅台、灯谜、团圆饭、年年有鱼(余)等,让学生重视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四)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拥有扎实、丰富的政治理论知识固然能够帮助教师较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但是,作为一名肩负重大育人职责的人民教师,只有“言传”是远远不够的,更要“身教”,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正所谓“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就是学生道德修养的一面镜子。因此,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就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要为人师表、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拥护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堂上、生活中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影响学生。

四、结语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新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必须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其中,真正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首先,大学英语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贯彻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并始终把价值塑造作为育人最重要的课题。其次,课程思政并不是“强行植入”,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言行举止,给学生以正确积极的引导和影响,做到思政教育的润物无声、潜移默化。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大学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留白”是个大学问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