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唤醒儿童自觉意识,打造“童真课堂”

2020-11-25冯华春

小学生 2020年12期
关键词:真学传球童真

冯华春

童真课堂,就是要研究“儿童”的需求,以学生为起点,基于学生的认知、心智实际,来创新课堂教学,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从生活体验中内化知识,发展道德与法治素养。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该教什么?怎样去教?如何架设道育情境?如何内化法治意识?着重从三方面来推进。

一、立足儿童生活实际,让学生“真学”

“童真课堂”,既要关注儿童的学习特点,更要把握“真学”要义。所谓的“真学”,是建立在学生自主、自觉基础上,需要对接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完成。如在学习“当危险到来的时候”时,怎样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危险?并藉由危险去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们在课堂上,引入某一真实的火灾现场视频课件,让学生观看燃烧的楼房,被大火包围的人群,刺耳的消防车汽笛声,哭喊、大叫的人声。在这一情境下,向学生提问:假如你就在火灾现场,你会怎么做?很显然,这种课型设计,避免了教师单一的说教,更让学生从临场感中打开了自己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提升课堂学习成效。再如,在学习“诚信是金”时,关于诚信的理解,很多学生认识不周全,为此,我们设置了辩论话题:诚信是标准还是约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说一说与诚信有关的故事。有学生列举父母占小便宜时,自己难堪的心情;有学生列举自己捡钱未还时的负疚心理。从这些不同的创新故事中发现,诚信是一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标准,而不是用来约束人的,诚信是需要建立在自省、自觉的基础上。如果每个人都讲诚信,则我们的社会会增添更多的和谐。由此来讨论诚信,要比说教所谓的道理更有说服力。学生从辩论中,也深刻领会到诚信的价值与意义。同样,对于低年级小学生,其自身的生活经验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基础。教师要引领学生从生活化经验中来认识道德与法治,分享学习乐趣,让学习真正发生。

二、把握“真学”历程,促进素养生成

道德与法治教育,要统合道德与法治意识教育资源,引领学生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内化道德与法治素养。如在学习“规则在哪里”时,给学生讲解什么是规则,很多学生不以为然,甚至没有学习、理解规则的意义。我们将规则融入到课堂活动中,将学生分成两组,先将皮球传给第一组。然后不明确“传球游戏”规则。教师对第一组学生发号施令,但学生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去传球。接着,教师将球收回,传给第二组,说明规则:当音乐响起时,传球;当音乐结束时,停止传球,但必须从第一个学生开始,一直传到最后一个学生。这一组,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完成传球任务。但第一组的学生都开始抱怨起来,“老师不公平,为什么不跟我们说明规则”。如此一来,本节所要讲解的“规则”,水到渠成的导出来。面对规则,每个学生都应该有规则意识,都应该遵循规则,否则将会混乱。学习的过程,学生应该敢于评判,敢于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在学习“快乐过新年”时,我们谈到了传统民俗活动,如贴对联、吃饺子等。对于传统节日民俗,还有一项是“放鞭炮”,很多学生都活跃起来,但是也有学生提出抱怨,现在过节不让放鞭炮。我们以“燃放烟花爆竹”为话题,组织学生展开交流,谈谈自己的想法。有学生认为,燃放爆竹,是传统民俗的重要内容,应该支持;也有学生认为,为了保护环境,应该禁止燃放爆竹。看来,面对烟花爆竹,我们到底是支持放还是支持不放?讨论后,国家实施“有规定的燃放规则”,既可以尊重传统习俗,又可以对环境进行有效保护。

三、鼓励“真学”分享,内化道德素养

“童真课堂”的打造,要坚持以学生文本。教师在课堂设计上,要尊重学生,要观照学生的成长需要,聚焦道德与法治知识,让学生从经验分享中发展童趣,增长真知。如为了让学生养成规则意识,我们在“还是排队好”课堂上,让学生围绕“排队”展开讨论,说一说对排队的想法。在哪些地方需要排队?在排队过程中应该怎么做?我们借助于视频素材,播放一些公共场所不排队、随意插队的现象;当遇到老年人,应该排队还是给予插队?当遇到残疾人时,应该排队还是给予插队?当遇到孕妇时,应该排队还是给予插队?结合“排队”话题,学生们展开深度讨论与争论。对于不同的观点,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肯定与理解,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换位思考,理解规则的合理性、必要性、规范性。如果课堂学习是“假性学习”,人云亦云,从师、从众学习,则必然违背教育宗旨,更难以生成道德和法治素养。学生在争论、真实中,广开言路,碰撞思维,促进“童真课堂”的有序展开。

总之,“童真课堂”要贴近学生生活,拓展学生的生活感知途径,融入课内外资源,唤醒儿童的自觉意识,让学生道德与法治思维逐渐形成。

猜你喜欢

真学传球童真
传球游戏
运用“条件限制”提高队员观察能力
华丽追梦者
萌趣圣诞
建构“真学”课堂要注意的几点
让学:“真学”课堂的本质追寻
回归童真季
童心童乐童真
浅谈篮球运动中传球技术的重要性及其训练
一道“传球”问题的解法引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