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践国学经典诵读的途径漫谈
2020-11-24刘艳丽
摘 要: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国学经典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初中语文教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又能加深学生对国学经典文化作品的认识,提升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重点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实施国学经典诵读的意义,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初中语文教学目标提出具体、有效的措施,为初中语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提供有效的参考,从而为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44-0040-02
引 言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此时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意义重大,所以,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从当下我国各个阶段教学状况来看,国学经典已经有效融入教学活动中。国学文化得到青睐和推崇,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1]。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实现了国学经典与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对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语文学习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价值,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进行传统思想美德的熏陶,陶冶学生的情操,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发挥国学经典教学的作用和价值。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实践国学经典诵读的意义
1.有助于学生的词汇积累
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科目明显增多,学习压力也随之加重。在不适应高学习压力的情况下,学生很难跟上教师的教学步伐,影响其学习效率的提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词汇量积累是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在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过程中,教师应时刻注重学生词汇量的积累,帮助学生养成“多查、多记”的好习惯。国学经典内容丰富,文言文字词量大,大部分内容已经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所以在诵读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觉摘抄不认识的字词,并查阅其中的含义,了解字词的含义和来源。久而久之,學生的词汇量就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也能积累更多的语文素材,对今后的阅读和写作具有积极的作用[2]。
2.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国学经典是中华优秀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中华文化拥有博大精深的特征,因此学生拥有丰富的阅读资源,可选择范围广。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能够有效汲取不同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元素,并感受国学经典的独特魅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主要是为了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锻炼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3.有助于积累更多写作素材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语言表达的载体是写作,故写作教学十分重要。学生写作水平不仅体现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帮助教师快速、有效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3]。而写作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写作素材的积累。学生只有阅读丰富的优秀作品,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并将写作素材应用到文章写作中,写出的文章才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时,一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素材,二要引导学生摘抄和整理,然后让学生将这些素材合理应用到文章写作中。
4.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国学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美德,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能够在课堂上营造浓厚的国学经典氛围,使学生接受国学经典的熏陶,体会其中蕴含的意义和美德,间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另外,教师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还能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同时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实践国学经典诵读的有效措施
1.指导经典诵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国学经典作品包括散文、诗歌、韵文等。而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教材内容涉及范围广。因此在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时,教师应坚持点面结合的基本教学原则,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国学经典内容开展语文教学,借助国学经典的音域美感,指导学生诵读,给予其足够的阅读时间,并以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在课下阅读对应的国学经典。学生只有通过反复阅读才能实现对文章通读的目的,从而增强音域感和文学语感[4]。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时,在新课正式讲解前,教师应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阅读整篇课文,在讲解课文内容后,为学生预留10分钟左右的诵读时间,最后为学生布置对应的国学经典诵读作业,并在第二天课堂上检查学生课下诵读情况。这样既保证了每位学生都能高效地进行国学经典诵读,又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2.结合现代与古代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教育活动方式逐渐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促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越来越多样。从诵读的角度看,现代阅读方式与古代阅读方式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国学经典诵读教学中,教师运用古代教育方法,可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因此,要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国学经典诵读,教师应将古代教学方法与现代语文教学方式有效融合,在课堂上为学生构建对应的意境,引导学生有效地诵读,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对国学经典的鉴赏能力[5]。因此,在国学经典诵读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上以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展现国学经典描绘的情景,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快速创设对应的意境,并融入其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另外,在使用传统教育方法时,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国学经典的魅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感及对文章的认知度。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时,教师可采取古代教学方式,先指导学生对该篇诗歌进行诵读,确保学生对诗歌内容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诗歌描绘的情景,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诵读兴趣,使学生在课下能够自主诵读其他国学经典,最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3.因材施教,提升学生的整体文化水平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个体之间的差距日益明显。初中生有不同的思想特征和个性特点。所以在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不能采取死板或者“整齐划一”的方式限制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教学法,促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进步,达到整体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因此,在国学经典诵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个性特点及智力发育水平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即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6]。比如,对于领悟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引导其阅读人文内涵和知识丰富的国学经典;对于语文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需要对其进行单独辅导,并为其筛选一些便于理解和篇幅短的国学经典,这样才能提升全体学生的文化水平。
4.组织国学经典诵读,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初中阶段是非常重要的转折时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若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就不能体会其中的乐趣和价值。所以,有效组织国学经典诵读十分重要。单纯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难以完全发挥国学经典的价值。所以,教师要利用丰富多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如朗读比赛、绘画书法、角色扮演和情境表演等,只有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对国学经典内容的理解,使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实现对学生情操和精神的陶冶,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7]。
教师除了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还能单独开设国学经典专属课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相应的氛围,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校园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如开展“传扬中华文化,诵读国学经典”活动,可在课堂上积极宣传此次诵读活动,让学生对活动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并鼓励学生勇于参与,在诵读活动中展现自己;或者在校园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正式开始前,以班级的形式进行诵读比赛,先在班级内评选,然后选出代表进行校园评选,并给予优秀者一定的奖励,以此来激发每位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认真对待诵读,最终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诵读的学习热情,加强其学习效果。
结 语
总之,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言,国学经典诵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传承途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教师需要从自身出发,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根据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引导学生参与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体会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提升其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王富东.刍议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J].语文课内外,2020(13):23.
肖益民.國学经典诵读和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08):156.
何萍.小议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的途径[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03):136.
付碧海.试论国学经典诵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读与写,2020,17(04):59.
陆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践国学经典诵读的途径和方法分析[J].课外语文(上),2019(12):11+13.
龚树林.浅谈国学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J].课堂内外:教师版(中等教育),2019(12):41.
杨青花.浅谈国学经典诵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名师在线,2019(24):15-16.
作者简介:刘艳丽(1976.11—),女,山东莒县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