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幼儿园体育教学模式比较研究*

2020-11-23季雨聪

体育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体育幼儿园日本

季雨聪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301)

日本作为亚洲教育强国在教育方面投入较大,教育水平处于世界前列。纵观日本现代发展史,在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中,重视教育事业是人们都有的共识,高水平的国民素质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与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关键阶段,也被视为日本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日本在幼儿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以推动我国幼儿教育的更好发展和进步。本文将对中国与日本的幼儿园体育教学进行比较研究。

1 幼儿园教育政策导向

1.1日本学前教育有关政策

自1970年日本进入“少子化”社会阶段,日本幼儿园急速减少,相比之下非幼儿园适龄儿童的“待机儿童”增加。于是根据日本政府提出的方针,出现了幼儿园与保育所相结合的“幼保联合认定幼儿园”。在这种幼儿园内包含0-6岁的幼儿,幼儿园内年级的增加也为日本幼儿的体育教学提出了挑战。

日本的幼儿体育教学相关法规完善,包括《幼儿园设置标准》、《幼儿园教育纲要》《保育所指南》《学前教育法》《儿童福利法》等。针对日本“少子化”社会现象,《家庭育子支援计划》、《幼儿教育振兴计划》中都对幼儿教育提供了要求与指导。《幼儿园教育纲要》自1956年颁布已经进行了五次修改,根据发展形势,着重提出了针对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和“幼小衔接”的问题,强调以幼儿为中心开展自主游戏,坚持儿童本位教育理念。

1.2 中国学前教育有关政策

我国《学前教育法》立法的波折历程。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2000年向九届全国人大提出用立法保障学前教育发展的提案,2008年启动起草工作,如今已经列入十三届全国人大立法规划。直至2019年7月《学前教育法》还未进入正式的立法审议阶段。缺少适合当代社会发展形势的相关法律法规,现幼儿毛入园率在国民教育体系四个阶段中处于最低位置,这也受到了立法不完善的影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16版《幼儿园工作规程》是现阶段指导性文件。

学前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幼儿园教育地域性差异大、对幼儿体育教育的研究不充分等问题有待解决,幼儿身心全面发展需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政策保障。学前教育法的立法工作正在进行,针对幼儿园体育教育的发展而言,应从法律、经费、体育游戏开展、幼儿权力以及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等角度来梳理归纳。

2 体育教学原理与教学目标的比较

2.1 体育教育原则对比

针对当下日本体育教育发展,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幼儿接触的社会环境进行体育教育。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师生之间需要建立非常可靠的信任关系,倡导师生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中国幼儿园教育的原则是体质、智力、道德和审美的教育相互融合。幼儿园体育教学原则是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适应儿童年龄特点,注意个体差异,引导儿童人格健康发展,强调创造一个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的机会和表现自我的场所。

2.2 体育教学目标的比较

幼儿期是儿童性格形成的重要训练时期。日本幼儿园体育教育根据其教育原则,通过在幼儿园中生活来努力实现以下目标:①在健全身心的基础上进行体育教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②在体育教学中,强调幼儿对人的信任,以及独立能力、合作态度和初步道德的形成;③培养幼儿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关注和兴趣,刺激幼儿丰富的内心情感;④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兴趣和能力,使他们能够快乐地表达,专心地听和感知语言;⑤通过各种体育经验,培养幼儿丰富的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中国幼儿园体育教育按年龄划分为3个阶段:3-4岁幼儿的体育教学强调安全意识;4-5岁的幼儿的体育教学强调了解各项安全知识,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5-6岁的幼儿可以应对简单的危险,强调的是自我保护能力的提升。中国幼儿园体育课程重视精神的培养。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强调的是弘扬爱国精神和中华传统文化,在培养精神的同时有效地促进幼儿情绪智力的发展。设定体育教育目标时,注意幼儿个体素质的提升,同时重视技能教学,提升其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3 体育课程内容

3.1 活动形式

幼儿园幼儿的活动可以分为自由活动和集体活动。与中国不同,日本的幼儿园以自主活动为主体,各个年龄段的幼儿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如攀爬架等户外运动器材、跳绳等小型运动器材,以及积木、书籍等室内游戏材料。日本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以游戏为媒介,可以充分发展幼儿的感知觉能力,积累游戏过程中的知识,巩固经验,从而实现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在日常计划和组织教学活动中,集体活动的时间很少,大约为20-50分钟/天,主要为一些问候、唱歌、听故事等。

日本幼儿园常见的“扮鬼游戏”,是一种角色扮演游戏。通过在游戏中扮演不同角色,幼儿能体验到各种情绪,尤其是兴奋感,这锻炼了孩子对情绪的控制能力;利用不同的游戏规则如抓人、逃跑、复活同伴,再配以颜色、形状等,可以很好地锻炼幼儿的敏捷性、速度,以及对身体和空间的认知能力。

3.2 课程设置

日本整合了各个领域的教育内容,并根据国家和社会实践安排一些幼儿园进行活动。日本幼儿园的大部分活动都有家长参与的计划,当然体育教学也是如此。幼儿园定期告知家长体育教学的主要活动和教育内容,并且要求家长主动积极地参与幼儿园的体育教学。

4 中日比较下我国幼儿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日本幼儿园体育教育原则上是以幼儿与自然环境的接触为基础进行各种的自发活动,目的是让幼儿感受自然、获得经验,培养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和自律能力,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发展。通过对中国与日本幼儿园体育教学的比较分析,发现中国幼儿园体育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4.1 强调基本运动练习,忽视身体素质训练

在当下国内的幼儿园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把发展幼儿的基本行为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例如在“扔球”活动中,教师注重教幼儿扔球的方法,而很少考虑幼儿手臂肌肉力量、全身敏感性、协调性等,这就导致体育教学仅仅重视幼儿运动技能,而忽视身体素质的培养。

4.2 专注模式形式上的革新,忽略活动目标的实现

这个问题在开放式教学和活动评估中尤为突出。一些教师只追求表面的新颖性和活泼性,注重形式的革新和设备的独特使用,却忽视了设计的活动是否适合该年龄段幼儿,是否有益于增强幼儿的体质。幼儿园可能会有一些活动的要求和幼儿能力不相匹配的现象发生,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幼儿对运动的积极性,对幼儿园体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也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4.3 强调教师的课前设计,忽视幼儿的积极参与和自主选择

一些教师经常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设计活动形式,并非常认真地进行准备工作,但不会让幼儿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幼儿无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不能根据自己的活动经历做出积极的决定,这削弱了他们的主动性,使活动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导致幼儿参与意识较低。

4.4 运动量太小,难度太低,训练密度不足

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幼儿园教师常选择一些安静、轻松、安全的活动,教学重点放在运动技能的练习上。在活动组织中,说明时间和演示时间过长,导致实践时间不足。教师常常不敢使用一些高强度、高风险的活动教学,使幼儿失去了充分挥洒热情的乐趣,也失去了面对挑战和困难的机会。特别是男孩在活动过程中得不到足够的兴奋,常常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达到标准”,不仅影响体育锻炼的效果,而且不利于幼儿心理素质的培养。

5 中国幼儿园体育教学促进措施分析

5.1 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培养幼儿兴趣

幼儿教师应不断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以培养幼儿运动兴趣为教学出发点,以促进幼儿身心协调发展为实质目标。体育教学活动不仅是训练技能和增强体质的一种手段,也能使幼儿养成通过体育活动保护自己健康的责任感,能熟练掌握身体的使用,满足幼儿身心发展需求。让体育教学与模仿、运动、娱乐、沟通、竞争、表演、美学等相结合,促进幼儿在智力、个性、道德、审美、沟通等方面能力的发展。

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组织体育活动,吸引他们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真正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目的。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师的参与和趣味游戏规则的制定。

刚进入幼儿园的幼儿彼此之间不熟悉,在体育活动时,教师扮演游戏中的角色,带领幼儿自由地玩耍、大笑和跳跃,让快乐感染幼儿,让幼儿彼此熟悉并频繁接触,能在自由活动中更多表现自己。

由于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非常热衷于户外活动,但幼儿在此阶段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很容易发生意外。为了保证体育活动的顺利、正常和安全进行,教师应在体育活动中制定相应的规则和要求,这些规则和要求会使幼儿感到困惑,教师要做好讲解。但当幼儿兴奋时,他们将不会在乎并遵守这些规则,如果他们被迫遵守这些规则并受到限制,参加活动的热情就会受到打击,参加活动的兴趣也会降低。因此,教师在活动过程中,需要根据游戏情节灵活调整游戏规则。

5.2 建立中国幼儿体育教学体系,加快立法整治

《幼儿园工作规则》明确指出,幼儿园体育教育应“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因此有必要建立以提高幼儿身体素质为根本目标的体育教学体系,来统一幼儿体育教师教学思想,统一幼儿体育教学的目标及手段,减少幼儿园体育教学误区。

中国需要加快学前教育相关的立法工作,加强各地区幼儿园教育的治理工作,建立科学完整的学前教育体系。中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与日本《幼儿园教育纲要》在教育理念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实际教学时,日本的幼儿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更能理解并支持幼儿进行游戏,这是我国在治理、规范幼儿园教学时应学习的。

5.3 科学安排体育教学密度与频率,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在当下的幼儿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的密度和频率影响着幼儿对体育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科学合理安排解释、示范、练习和休息所占的比例。其中,运动时长占比最多,一般来说可以占到整个活动的50%-70%。在组织和指导时,教师应注意口语表达,以减少排队的等待时间。教师也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高强度和挑战性的活动,如从1.25m跳到25m、蹲下穿过障碍物等。有条件的幼儿园也可开展如轮滑、棒球、足球等项目活动,这些运动可以激发幼儿对体育运动的热情,不仅锻炼了幼儿的身体,还能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5.4 引导参与,让幼儿成为体育活动的主体

幼儿通过在体育活动中的不断尝试来积累经验,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全过程,如参与活动的设计,询问他们想玩什么、怎么玩,大家一起准备活动设备。让体育活动过程中,鼓励幼儿大胆尝试,适时整调活动计划,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活动,挖掘幼儿的组织潜力和运动潜力,使体育活动成为培养其主观能动性的有力手段。让幼儿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认识到体育的意义,增加对体育运动的认知。

5.5 创新教学场景,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

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基础,也是幼儿园体育教学发展的关键。教师应合理安排不同的内容,以使不同体质的幼儿有活动的机会和成功的经验。在对创新的理解中,我们应顺应幼儿的独立探索特点,专注于幼儿创造力的发展。例如“玩球”活动,第一层次的探索是自主玩;第二层次的探索是与他人一起玩,增强团队意识;第三层次可提供绳索、棍棒、圆圈等辅助材料,使幼儿可以与设备进行沟通,并创造出各种有趣的新模式,如“抢球”“设置球”等。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让幼儿拥有丰富的自我经验和成功体验,感受到体育活动的快乐。

体育教学活动涉及大量的运动训练,但是重复的机械训练会使幼儿心情沉闷,从而导致兴趣降低。教师应主动在幼儿园体育课中加入类似日本“扮鬼游戏”等幼儿充满兴趣的情境。例如在体育游戏“小游击队”中,教师增加幼儿喜欢的故事情节,让幼儿充当游击队角色,专注于向前爬的练习,致力于扮演角色并积极锻炼。教师添加场景设计,既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又训练了幼儿走、跑、越、钻、绕和爬等动作,增强了幼儿的动作协调性。

6 结论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这对中国幼儿园体育教育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幼儿园教育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政府相关部门需加快学前教育有关立法工作,为幼儿园体育教学的开展提供参考、提出规定。教师根据幼儿的特殊性,必须正确认识幼儿园体育教学的目的,重视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尤其是身体素质的培养。通过对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索与创新,稳固幼儿园教育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地位,加快幼儿园体育教育发展的脚步。

猜你喜欢

体育幼儿园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黄金时代》日本版
爱“上”幼儿园
我们的“体育梦”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