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我国群众体育发展趋势及治理路径
2020-11-23宋雯丽
宋雯丽
(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广东 湛江 524000)
1 问题提出
传统意义上而言,在群众性体育活动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扮演着组织者、资助者和评价者等多元角色[1]。动员作为一种集体行动的方式,在基层政府治理[2]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发性群众体育是我国民间离散状态的体育人口参与社会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发展前景极其广阔。但在群众性体育发展过程中,自发性群众体育存在社会化程度低、政府角色扮演缺失、政府治理和群众体育自治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
1.1 自发性群众体育社会化程度低
戴维·波普诺在《社会学》中提到,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社会化,个体学习社会中的标准、规范、价值和所期望的行为[3]。目前,我国群众体育锻炼意识不强,体育生活化水平低,主要原因:第一,人们所居住的社区或社区周围的体育锻炼场地器材有限,无法满足这一片区域居民的锻炼需求;第二,群众体育锻炼场所属于公共范畴,政府主导力及群众自治不足;第三,社区成熟且有规模的群众体育群体或者俱乐部数量少,从而限制了更多的体育锻炼爱好者学习和传承各种体育运动,阻碍了人们逐渐适应体育锻炼的过程。对个人而言,人们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不仅是在学习体育锻炼的方式,而且也在不断地扮演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并逐渐适应这个角色的过程。群众体育人口的社会化常受到地区文化的影响,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1.2 自发性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融合体系不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竞技体育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道路,取得了举世曙目的辉煌成就,成功举办了亚运会、奥运会,特别是前不久在武汉举办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我国体育健儿大放异彩,这是我国开辟出的一条由体育大国成功走向体育强国的发展道路。这与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不断探索和创新中国特色竞技体育道路息息相关。竞技体育的成功掀起群众体育的热浪,但是,现有条件限制了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我国作为新世纪的体育大国,要想迈向体育强国,站在世界奥林匹克之巅,只有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融合发展,才能更好地开辟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强国道路。竞技体育的发展为群众体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应该将二者融合发展,让两者相互作用,在实现竞技体育强国的同时实现健康中国目标。
1.3 社区公共体育管理、治理体系尚未完善
自发性群众体育是广大人民群众休闲时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方式之一。当前,各种群众性体育群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同时还存在着相当一部分处于离散状态的体育锻炼人群,这些人将成为群众性体育活动的主流。当前,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例如:社区体育活动场所紧缺、核心指导人物缺乏、社区管理和服务不到位,以及社区对一些群体性体育活动的突发情况处理不到位等。群众性体育活动属于自发性的群体运动形式,具有鲜明的自治特征。社区的自发性群众体育群体参与社会活动会受到社会规范的约束,倘若没有一定的社会规范来引导其行为与方向,任其自由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会给社区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一旦政府不予主动管理,并做不好社区体育活动的服务,治理不了存在的问题,将会出现社区自发性群众体育群体失控现象。就目前而言,自发性群众体育治理体系尚未完善,政府治理介入不够,群体自治体制不够完善。
2 我国自发性群众体育发展的趋势
2.1 《全民健身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群众体育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全民建设条例》颁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保障每一位参与全民健身的群众享受合法权益,以全面提高我国国民的身体素质。《全民健身条例》的颁布为我国群众体育改革奠定了基础,为今后一个时期深化体育改革、发展群众体育、倡导全民健身新时尚、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部署[4]。让体育运动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根本目的,要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体育锻炼需求为出发点,将群众体育的发展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为实现新时期群众体育新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2.2 “社会化”已成为自发性群众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金盛华在《社会心理学》中提到:社会化通常是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的选择和构建,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5]。人类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在通过一定的社会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逐渐明确自我意识和概念,人们的行为与社会结构和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其中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因此,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的社会化程度就越高,这一观点证实了群众体育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向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发性群众体育活动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方式之一。随着体育强国政策的出台,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引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快速增长。群众体育作为大众化体育运动的一种方式在全国各地开花,人们积极主动或者被动地接受着它,并逐渐把它推向高潮。因此,越来越多处于离散状态的体育人口在无意识、潜移默化中渐渐地形成了体育锻炼的群体,同时影响着同辈群体、同类群体和有着相同兴趣爱好的体育人口参与到类似的体育活动中来,让体育活动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2.3 “社会互动”已成为自发性群众体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社会互动不同于社会化,根据社会心理学对人与人之间行为的诠释,人的社会互动包括沟通、人际吸引、人际关系、助人行为、侵犯行为等[6]。人是系统的有机体,是信息加工和处理的载体,要时刻与外部环境保持相互的作用,接受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并做出适当反应。在人类适应外界环境的同时,人与人之间交往并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帮助他人的行为,这一行为也被认为是个体或者群体的亲社会行为。
自发性群众体育在我国的发展已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但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健身需求,出现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解决这一矛盾的诸多因素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广大的群众体育爱好者。社会互动在体育大众参与体育活动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群众体育爱好者需要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交往,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他(她)们通过体育活动聚集在一起,相互间提供帮助,确立自我在群众体育群体中的自我价值,让群体成员在大家互动的过程中体会到安全感。社会心理学认为,人是一种理性动物,当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得到确立时,人就会在主观上产生一种更加自信、自尊和自我稳定感,生活才有意义并使人充满生活的热情[7]。目前,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过多注重以场地、器材、政府支持等资源来驱动发展,缺乏对更多处于离散状态的体育人口参与体育锻炼群体的归属感、安全感和自我价值体现的培养,使其自主地参与到体育群体活动中来,通过群体交流、沟通、互相帮助等社会互动行为,让他们找到归属感、安全感,让他们体会到参与体育群体活动比个人单独活动更能体现自我价值,这将是我国群众体育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
2.4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研究的焦点。自20世纪70年代末始,国家秉承竞技体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取向[8],导致群众体育在资源供给、制度支持等方面失衡。20世纪80年代末,尽管国家多次为群众体育发展提供很多政策支持,但是这种失衡局面并没有得到改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不平衡不仅体现在经济、教育、环境等方面,也体现在体育运动的发展中。体育是振兴国家和民族精神、促进经济文化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人类进步的重要基石,而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失衡,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绊脚石,也阻碍了“健康中国”“体育强国”伟大计划的实现[9]。
2017年5 月,江苏省体育局局长在“今日做客——人民体育”中表示:积极推动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融合发展是大趋势,会带来很多正面的效应。“健康中国2030”计划就是要实现全民健身,是群众体育的有力保障。因此,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融合发展能够弥补群众体育的短板,同时也能为竞技体育提供相应的人才储备,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为我国实现“体育强国梦”和“健康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3 自发性群众体育治理路径
3.1 加强自发性群众体育社会化步伐
目前,自发性群众体育社会化程度低,个人在参与群体体育活动时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没有得到发挥。首先,加强自发性群众体育社会化治理,就要着重让群体成员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发挥作用,进而实现展现自我、改变自我的过程。首先,每一位群体成员在社会化过程中要学习新的社会知识和技能,规范自己的社会行为,取得更好地参与社会活动的资格,发挥自己的社会价值,从而影响更多的群体成员完成自我改变,与所在区域的社会环境融为一体。其次,自发性群众体育要逐渐走向社会化,离散状态的体育锻炼人口就必须融入群体中,传播群体文化存在的文化价值,完成个人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每一个群体成员只有经过社会化才能让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化,只有融入人类社会中群体成员的行为才能社会化,群众体育才能更快、更好的发展。
3.2 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便捷高效的群众体育智慧治理体系
群众体育活动在内容和技术上的创新能够带来治理手段的创新,推动群众体育治理机制创新,最终推动政府治理中的群众体育治理和网络化治理。首先,利用“互联网+”的设计理念,通过对现有网络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完善群众体育服务功能,建立健全群众体育资源的信息开发、应用、管理和服务于一体化的多功能群众体育治理体系。在群众体育治理过程中,积极采用以互联网时代为代表的信息化资源,在群众体育公共服务、管理、科学健身等领域,发挥APP平台在体育治理中的独特作用。同时,建立区域性群众体育大数据平台,为政府部门掌握区域群众体育活动现状提供便捷;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及时监控群众体育活动,为政府部门治理群众体育和群众体育自治提供有力的保障。
3.3 核心人物的培养与传承
核心人物在群众体育活动治理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自发性群众体育群体的核心人物配置并不完善,其本身所具有的条件不具备更好地帮助群众体育群体组织活动,同时,政府部门对自发性群众体育群体核心人物的关注度不高,这就导致群众体育在治理过程中核心人物的治理作用缺失。因此,要发挥核心人物在群众体育治理中的关键作用,就要重视核心人物的培养。提升核心人物自身的技术动作、组织管理能力,协调好体育活动与家庭工作之间的关系,培养核心人物自身的服务意识和为群众体育做贡献的大局观,以团结更多的体育爱好者参与到群众体育治理中来;同时,核心人物要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做好群众体育治理工作,达到共享、共建、共治的效果,让群众体育为我国实现“健康中国”目标做出巨大贡献。
3.4 加强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融合发展
我国竞技体育的成功经验为群众体育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大力发展群众体育能为竞技体育增砖添瓦。目前,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遇到瓶颈,竞技体育带动群众体育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创新我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合作形式是群众体育治理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举办大型群众体育赛事,构建完备的社会支持与保障体系,让竞技体育市场化的管理模式融入群众体育赛事中,引导退役运动员参与到群众体育赛事中来,让群众体育赛事规范化。其次,政府应加强对群众体育赛事的政策倾斜,政府与民间组织共同推动群众体育赛事发展,达到官促民动、民间联动、民动官助的协同治理效应。最后,政府与民间组织共同丰富群众体育的内涵,继续推动群众体育体制机制治理,不断完善群众体育发展战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体育强国梦”和“健康中国”发挥积极作用。
4 结语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实现体育强国目标,群众体育的治理迫在眉睫。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队获金牌51枚,远远超越美国和俄罗斯,将中国竞技体育推向高潮,跻身世界体育强国之列。《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提出为今后发展群众体育和深化群众体育改革、推进健康中国新局面的新部署指明了方向,因此加快群众体育治理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现状显示:自发性群众体育社会化程度低,与竞技体育融合体系不完善,社区公共体育管理、治理体系不成熟。社会化已成为自发性群众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引导群体成员通过社会互动产生亲社会行为成为群体内部自治的有效手段,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让政府实现引领群众体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自发性群众体育治理发展的必然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