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核心素养的区域地理教学策略初探

2020-11-18浙江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0年5期
关键词:定位点特征区域

浙江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主要围绕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展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体现“四个要素、三个维度”——基本思想和方法(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基本活动经验(地理实践力)、基本价值观念(人地协调观)。

地理学科最主要的两个特点是区域性和综合性,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科的特色,兼顾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是高中选考地理教学最基本的内容。任何地理事物、地理现象以及地理原理、规律的考查最终都会落实到区域,因此区域地理往往成为高考命题的必考点和切入点。如何能在区域地理中大显身手,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区域地理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1.强化区域定位,提升区域认知水平

区域认知指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

学生的区域背景知识相对薄弱,很多基础的区域知识都不清楚。比如说世界主要山脉、国家,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等,如果学生不能一一认知,当涉及区域定位的时候,往往不知所措。一旦定位出错,直接导致思考方向出错,甚至整道题全错。

【例1】白桦树是落叶阔叶树种。图1为世界某地的一种传统民居,房屋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房间地面基本置于距地面一米以下。据此回答问题。

图1

该传统民居的所在地区可能是

( )

A.冰岛 B.越南 C.希腊 D.埃及

这道题首先考查了学生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要求找到“落叶阔叶树种”这一信息点,得出其对应的气候类型有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还有温带大陆性气候,而选项里的四个国家要求学生不但能知道其区域空间定位——在哪里,还要知道其对应的气候类型,大部分学生就错在不知道这四个国家在哪里,从而无从下笔而失分。其实这四个国家我们从宏观上把握即可,冰岛属于欧洲西部地区,板块的生长边界,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越南地处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希腊为地中海沿岸国家,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主要为地中海气候;而埃及因金字塔而闻名于世,位于北非的地中海沿海,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北部为地中海气候。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

我们再来看一道错误率非常高的题目。本题依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解题关键是区域定位。

【例2】读伊拉克农业区域分布图(图2),回答问题。

图2

补给M河的水汽最可能来自

( )

A.地中海 B.里海

C.黑海 D.红海

其实这道题很简单,我们只要宏观上把握该区域即可。站在西亚—北非区域这一更大区域范围来看两河流域,水汽来源很明显来自地中海。

那么如何提高区域认知水平呢?我们在区域地理教学中采用“定位点”的方法加以强化,就是找一些特殊的“点”先定位,再来找找周边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以“点”带“线”,以“点”带“面”,进而了解相关的区域知识。比如说以90°经线为例,北回归线与90°E交汇点即为一个定位点,位于恒河三角洲,属于孟加拉国,是人口过亿的国家,为热带季风气候。30°N与90°E交汇点为第二个定位点,位于青藏高原,附近有著名的宗教圣城——拉萨,而90°W与30°N为第三个定位点,大致位于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同理,我们也可以以30°N与其他经线的交点作为定位点,这样以点带线,带动了90°E经线与30°N纬线,再以点带面,第一个定位点带动南亚地区,第二个定位点来带动青藏高寒区,第三个定位点带动美国等,从而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这也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区域认知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2.归纳区域特征,构建知识脉络体系

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区域特征一般从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两方面入手,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人文地理特征包括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可是我们在具体的区域地理教学中,发现直接罗列区域特征的做法,太单调,比如以日本的区城特征学习为例(见图3),知识间联系不强,记忆量较大,学生兴趣不大。于是换一种方式来归纳区域特征,采取整体性方法(见图4),把知识间的因果联系串起来。还是以日本为例,不需要面面俱到,把主要的区域特征联系起来,如地理位置里的板块位置决定了地形,海陆位置影响气候的形成,气候和地形影响了水文,进而影响农业、工业活动等(见图5)。

图3

图4

图5

3.区域知识整合,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区域地理知识包罗万象,纷繁复杂,如何提高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对区域知识的整合、对比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不同区域,寻找异同点。比如我国新疆和中亚的对比。同一个区域,从不同角度扩展、挖掘,比如浙江省2017年11月选考和2018年11月选考的第28题,两次都考查了南亚这一区域,只是从不同角度考查地理相关问题。对此,我们以南美洲马拉开波湖的区域背景为例,结合热点地区——委内瑞拉,围绕自然地理特征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即PRED问题,设计相关问题(见图6),挖掘相关信息,运用系统的地理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贯通,学以致用,提高综合思维能力。基于这样的设计思路,编写1道题目(见示例)。

图6

【示例】下图是南美洲局部示意图。

图中委内瑞拉是世界重要石油生产与出口国之一,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的马拉开波湖地区以及委内瑞拉的东部和中部等地区,经过半个多世纪破坏性的开采,委内瑞拉部分油田逐渐枯竭。回答下列各题。

(1)描述马拉开波湖的水文特征。分析马拉开波湖虽然与加勒比海连通,但是湖水较淡的原因。

(2)分析马拉开波市和加拉加斯气候特征的异同。

(3)说出石油大量开采后马拉开波市发展的区位因素变化。分析马拉开波湖污染严重的原因。为了保持委内瑞拉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4)马拉开波湖北部水道经常疏浚造成了湖区渔业资源锐减,说明原因。并简述马拉开波湖渔业资源的挽救措施。

【参考答案】(1)湖泊的水量大,湖泊的水位(面积)季节变化大,无结冰期,盐度北高南低。

入湖河流多,流入淡水水量大;与加勒比海连接的水道狭窄,不便于海水和湖水的交换。

(2)相同:地处低纬,全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不同:因为海拔较高,加拉加斯市年均温比马拉开波市低;加拉加斯市海拔较高,对来自海洋的水汽有明显的阻挡作用,降水总量较马拉开波市大。

(3)矿产资源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交通条件逐渐改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力增强;科技发展水平对资源利用率影响大,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提高了城市的品牌和等级。

石油的开采和运输量大,产生严重的石油污染;沿岸的水产养殖和农牧业的发展,产生较多的农业废水;沿线城市人口众多,排污量大;马拉开波湖与海洋交流少,自净能力较差。

进一步加强石油勘探工作;坚持适度开采;改造设备、改良技术提高炼油能力;积极发展石油化学工业,加大对石油的深加工;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等。

(4)疏浚河道导致海水进入湖区;湖水盐度升高,水藻和生物死亡,引起鱼类减少。

减少北部狭窄水道的湖水疏浚,防止海水侵入;将湖区的石油输出港位置移到委内瑞拉湾沿岸;加强对周边城市排入污水的治理;强化湖区石油生产管理,防止石油泄漏。

教学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教无定法,区域地理教学的方式有很多,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不断探索,不断完善,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猜你喜欢

定位点特征区域
基于NSGA-Ⅱ及BP神经网络的引擎盖外板定位点优化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室内移动目标RSSI定位算法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数字特征
数独小游戏
分割区域
抓特征解方程组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多站超视距定位虚假定位点剔除方法研究
区域发展篇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