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北少数民族民俗风情对曲靖版画创作的影响
2020-11-16黎炬
摘 要:本文通过对曲靖版画发展过程中创作题材的研究,发现滇东北少数民族民俗风情在本土画家作品中有较多的呈现,对其作品进行研究与分析,找出他们作品中共性与特点,研究、思考此类题材对曲靖版画创作的意义。
关键词:版画创作;民俗风情;文化符号
中图分类号:J2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2-00-02
一、滇东北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
(一)地域特征和民俗风情
曲靖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珠江源头,云南、贵州、广西三省交界,素有“滇黔锁钥”“云南咽喉”之称。境内有乌蒙山脉,高原盆地,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山岭河谷交错,地质构造复杂,高原特征具有典型的岩溶丘原景观,间有高、中、低盆地,山、河、湖多种地貌相互依存。这些地域特征为美术工作者的版画创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源泉。
曲靖世居着汉、彝、回、壮、苗、布衣、瑶、水8个民族,各个民族的民俗风情,在许多节日中彰显出各自不同的文化符号。当地彝族的火把节、立秋节,撒尼人的大三弦,壮乡布依族的浪哨高腔、三月三的歌会,苗族儿女的笙望舞、采花山,回民的古尔邦节、开斋节,水族青年男女的赶表、走寨,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少数民族节日,构建了滇东北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与文化符号。这些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给艺术家们平添了无限的创作题材。
(二)丰富的爨文化资源
爨文化是曲靖重要的历史文化,它始于魏晋时代的滇东北民族地域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色,影响了云南的地方文化史。它开放而交融的文化渊源既有汉文化的部分精华,又有鲜明的土著文化。从现存的二爨碑中来看,能追溯出与中原文化的传承,特别是与东晋风尚的关系,又有土著民族的野、蛮、怪的特色,充满了独特的创新精神。在书法史的发展中,形成极高的文化符号和艺术品位,对当地的文化发展,在历史、民族、地域文化中彰显得淋漓尽致。其中各民族在农业、手工业、牧业、生活习俗以及图腾崇拜、宗教信仰等因素,构成了爨文化在经济、政治、精神方面的形态,这些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曲靖诸多领域的发展中,特别是给美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二、少数民族民俗风情在曲靖版画中的影响
(一)滇东北少数民族的文化符号
滇东北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有着自己独特的人文环境,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中构成他们独特的图腾与崇拜、民俗风情、人与自然的关系。滇东北多变的气候和地貌,以及在这片土地上居住的各族人民,其丰富多彩、多元民间文化、民族符号作为具有特殊内涵的载体和表征特殊意义的标识,给曲靖版画创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版画创作表现中注重挖掘、梳理和运用民族文化符号,以文化阐释方式来传递少数民族的人文生态和生存状态。
李成忠的版画作品《红土地》(第十三届全国版画作品展获银奖),是作者面对滇东北少数民族的生活、民族文化符号、自然风貌,进行全方位的理解与独特创作风格的结果,作者将作品中的人物植于优美动人的自然风光和神秘悠远的历史文化背景中,注重人物的心理刻画与个性表现,在构图上富有变化,以形写意,收放自如,富于象征。通过人物典型的动态、相貌、表情,展现其独特的内心世界,表达出人神合之的完美图腾,并坦露出云岭高原密林的神秘气氛。
(二)民俗风情的自然之美
滇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人与自然的多元性、丰富性、原生性及景观独特性等文化特征,表现在民族自然的生活状态之中,他们的建筑风格、服饰图案、土布與刺绣、图腾符号、以及雄山壮水渗透的自然之美,在其原始文化语境下产生的文化形成独特的审美观念,体现出对真善美的美好追求,这些都成为曲靖美术工作者创作灵感的源泉,并运用绝版木刻技法,继承传统木刻优势,拓展版画的当代性,将民族精神、民间文化,在创作中完成自身的艺术升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画家们,有着深厚的名字文化情结,丰富多彩的滇东北自然风光、民族文化是他们艺术创作的资源,“对滇东北大地、各民族人民有着挚爱之情,在艺术创作的实践中,没有满足于古老风情和奇风异俗的猎奇,面对滇东北各民族的生活、历史文化、民族民间艺术传统、自然风光,善于进行深入探索、理解与吸收,将创作的深深植入乌蒙高原的红土地,吸吃着珠江源头的清澈源流”[1]。杨德华获奖版画作品《新娘》《喜酒》《太阳下山坡》就是最好的例子,作品中对自然和人物的刻画,特色较为鲜明,选取滇东北典型环境和人物在生活中的瞬间来传达作品的精神指向,在丰富的色彩表达中,刻画出大自然诗一般的意境。
(三)少数民族的内心世界与精神样貌
生活在滇东北的少数民族,有着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他们在世代生活中逐步发展形成的,代表着民族文化和精神活动的走向。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它都必须得到继承和弘扬。
在曲靖版画的创作中,画家们用心去体验感悟时代变革中的新气象,用真情融入现实生活,体察现实生活与大众的审美心理,将个人的审美理想、艺术追求融入人民性、时代性、创新性中,创作出不负时代的精品。卢汝能的版画作品《捻线》(第十届全国版画展获金奖),刻画了一个朴实随处可见的民族群众生活的场景,表现手法写实,色彩对比强烈,造型和谐,画面具有一定的装饰性,他说:“一个有出息的画家总是走在时代的前列,扎根在自己的土地上,继承本民族的文化,借鉴外来文化的基础,走自己的路,在绘画创作的实践中去实现自己的愿望。”[2] 作品《捻线》表达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她们的生活方式,特别是成功表现了她们内在感情。李成忠的获奖作品《红土地》,重在色彩、构图上的创新,画面紧扣地域文化的特点,反映出滇东北民族朴素的生活,以粗犷豪放的刀法,明亮的暖色调,刻画出一幅质朴无华的生活景象,画面中的典型人物描写传达了山民对生活的期盼,以及他们对生活现状的幸福感,作品在写实中表达了山民真实的生活,又具有现代美感。这些凝固了的视觉史诗,在凝聚民族精神方面发挥了其他艺术所不可替代的审美育化作用。
三、少数民族民俗风情在曲靖版画中的表现
(一)写实与抽象并存
在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如何展现民族文化符号的人文价值,成为艺术创作关注的话题,特别美术创作在人们日常精神文化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这就决定了本土画家如何完美地把民族文化符号的精髓运用到版画创作中。
多年来曲靖版画始终把民族文化符号作为创作的绘画语言,管玉斌的版画作品《新嫁娘》(第十届全国版画展获铜奖)、《新嫁娘》《郎夜女》,是他对滇东红土地有敦厚的感情和深刻体验创作的作品,作品传达出对民族文化、民族人物的热爱,并吸取民间艺术的营养,通过精心设计,周密安排,运用写实的手法在繁富、严谨的画面中展现出极强的装饰效果,加上少数民族特有装饰美的服装、头饰等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黎炬的版画作品《洒满阳光的小屋》《唱着歌归来的农民》《梭之曲》,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创作理念和对生活的感悟能力,汲取立体主义语素,在对形象的超乎寻常处理中,具有现代抽象写实之风。
(二)风格的多元化
在曲靖版画的创作中,以多元化、多视觉、个性鲜明、时代特征逐步形成地域性的艺术现象,画家们以个人化的创作方式将滇东北民俗风情用另外一种方式传达给大众,不仅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再现,更是对社會、历史、环境的关注,从而产生出一大批优秀的版画作品。
李俊华的版画作品《唐风》,构图新颖,概括凝练,色彩明快、沉稳,将汉唐盛世的古人物仕女表现得完美无缺,宣泄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眷念、追思和赞美。李永刚的版画作品《高原春秋》,以滇东北丰富的地域特点为创作素材,作品吸收传统绘画因素,大量采用高远的布局法和全景式构图,将多变的自然风光和动物进行巧妙的组合,以丰富多变的刀法,表达出滇东北独特、雄奇的特点,在多变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应用中表现出优美的节奏、旋律和出神入化的气势。
(三)民族精神与时代审美
随着社会前进的脚步,曲靖的画家们心里装着人民,深入生活,用版画艺术自身独特的优势,自觉加强对民族性、精神性的把握,以及在形式语言的多元化进行探索,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与时代同行的少数民族题材版画作品,彰显出时代的精神风貌。陈凯的版画作品《山那边的村子》《乡村路》《高原牧羊人》等,作品呈现自己独特的风格,多以丰富的色调构成画面,以精致的线条穿插形与色彩之间的关系,复杂的结构分割,构成画面律动,在充满生机的自然物与蕴含生命活力的物体组合中营造出对民族生活和民族风俗风情的传递,表达一种神奇、灵动的氛围。薛丽的版画作品《山妖》系列,其作品大都构图饱满,黑白对比强烈,性格开朗粗放,具有一种力量感和强烈的视觉效果,作品从民族民间艺术中吸取养分,体现出画家对传统的认识与超越,呈现出现代的艺术理念。
参考文献:
[1]黎炬.印痕.黎炬版画作品集[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1.
[2]黎炬.曲靖当代版画发展研究[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