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与音乐形态关系分析

2020-11-16古芳

艺术大观 2020年22期
关键词:传统音乐感染力表演艺术

古芳

摘 要:中国传统音乐,指的是我国从古至今在音乐方面的发展历程,并在不断发展中衍生出诸多的音乐作品;音乐形态通过研究音乐作品本身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更好彰显音乐作品的张力。基于此,本文就中国传统音乐展开分析,并具体探究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与音乐形态之间的关系,包括音乐艺术表演形式等,确保通过传统音乐作品传播民族文化。

关键词:传统音乐;表演艺术;音乐形态;感染力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2-00-02

中国传统音乐的主体在历史传承中,较比西方的音乐形态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中国传统音乐更加强调以演奏者为核心,并高度重视奏唱者在表演过程中呈现出的动态操作行为。因此,相关研究学者,深入探究中国传统音乐与音乐形态之间的关系,进而挖掘音乐表演艺术对音乐作品形成所产生的影响,确保将传统音乐艺术瑰宝传承流传,呈现更加多元化的表演艺术形态。

一、中国传统音乐分析

(一)中国传统音乐发展

中国传统音乐形成较早,经过历代时期变革,音乐表演艺术形式发生不同的变化,由原始的乐舞到宫廷乐舞,在旋律、音调、音阶的表演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基于音乐美学角度来看,在先秦诸子百家的争论中,为不同音乐表现形式夯实了基础。受西方音乐形式的影响,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是建立在“线”的思维基础上的,主要以旋律思维为音乐创作的基本方式;同时,中国传统音乐结构更加注重各结构之间的协调性、自然性,在具体的音乐表现形式上,强调情感与自然发展相吻合,并且对音乐形态的产生和发展夯实了基础,促进中国音乐形态理论体系的构建。尤其在我国的汉代时期,音乐表现形态为乐府的形式,并在具体的曲风创作中,形成“大曲”;到唐代,音乐曲式进一步发展,形成散序、中序等段落形式,逐步构建起音乐形态体系,丰富了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形式。到宋代时期,宋词广为流行,进一步为中国音乐表演艺术增添了色彩,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音乐,基于宋词小调在民间的传唱度较高,逐渐形成更具有独立特色的曲式曲风,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精神需求。

(二)中国传统音乐特点

中国传统音乐表现形式较为多元化,乐谱作为音乐意识表现形式中的一种,在时代的发展中,得以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独特之处在于,留给乐者广泛的想象空间和创作空间,甚至鼓励乐者即兴创作表演。在中国传统音乐表现形式上,减字谱广为流传和使用,乐者通过指法打谱,传递自身对音乐内涵的理解,充分将个人情感反映在音乐中,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有《十面埋伏》等。乐者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呈现出不同的情感表达,引发受众情感共鸣,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三)中国传统音乐形态研究

相关研究学者将音乐形态具体划分为声音形态和响器形态,其中声音形态的音乐组织形式包含了音阶、音律、音程;音乐的曲式体系形态为句读、句式、曲式等组织;音乐的组织形态为节奏性、节拍性、速度型;音乐的组织形态分为中音、弱音、强弱结合、强弱变形等。

二、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与音乐形态之间的关系

(一)音乐艺术表演形式

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通常以音乐为载体,乐者运用奏唱技巧以及个人的表演风格进行总结和拓展。基于音乐形态角度来说,通过宫调、节奏、分类等形式,呈现不同的音乐表演艺术形式。部分研究学者,通过探讨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与音乐形态之间的关系,在实际研究中发现,由于表演者对传统音乐的理解不同,因此,所运用的音乐形态颇为不同;与此同时,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与音乐形态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乐者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认知,呈现不同的表演形式[1]。中国音乐学界受西方音乐形态的影响,围绕表演实践,积极引导和鼓励乐者进行音乐记忆、学习音乐表演、开展即兴表演活动等,确保增强乐者自身的体验性,同时带给受众音乐思维意识。

相关学者,对中国传统音乐表演形式研究,更加注重音乐表演形态的分析,乐者在实际的音乐表演,充分体现出行为、感知、思维方式等,乐者通过添加个人的演奏习惯,进一步丰富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模式。实际上,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与形态关系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中国传统音乐将传统乐器与民歌、戏曲、曲艺等唱法为对象。

(二)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对现代流行音乐的影响

中国传统音乐在过历史变迁过程中,不断发生意识形态上的变化,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族音乐的发展。通过音乐作品的流传,实时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精神面貌。基于西方音乐形态的影响下,中国传统音乐不断顺应潮流发展,大众更倾向于借助“现代流行音乐”反映生活面貌、表达感情。部分音乐创作人,将现代流行音乐中,加入传统音乐曲风,通过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加强了地域之间的音乐交流、文化交流。

基于我国传统音乐作品特点来说,音乐表演艺术具有灵活性特点,为奏唱者提供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增加了音乐形式的多元化。通过音乐不同组合形式和形态,我国同时期涌现了优秀的音乐作曲家,以周杰伦为例,具有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的作品有《東风破》,此首歌曲,是将传统音乐形态与现代音乐表现形式相结合,呈现独特的表演曲风,广受大众的青睐[2]。

三、中国传统音乐形态在现代筝曲中的体现

(一)渐变式的调性布局

相关研究人员在具体研究分析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形式与音乐形态之间的关系过程中,以筝曲《莲花谣》为例,具体探究中国传统音乐形态在现代筝曲中的体现。《莲花谣》筝曲按照传统定弦方式进行排序,以宫、商、角、徽、羽进行定弦排列,确保进一步丰富乐曲的旋律、调性色彩等,更好提升乐曲的张力。《莲花谣》整首曲子中的二十一弦容纳了六个不同宫调系统的音阶,进而增添了乐曲的张力和色彩,增添了古筝特有的传统音乐旋律韵味;同时在曲子中添加了典型的旋工手法,进一步丰富了《莲花谣》筝曲音乐形态。基于中国传统音乐形态视野下,加强对筝曲调性、旋法、结构等特征分析;乐者通过对筝曲意象的理解和表达,更好体现了中国传统筝曲表演艺术,充分体现筝曲所传递的价值[3]。通过渐变式音阶,确保筝曲旋律更加流畅,丰富了筝曲音乐表现形式。

(二)“生长型”的旋律创作手法

中国传统音乐内涵,受传统文化以及西方音乐形态的影响,逐渐发展为一种“生长型”的历史形态,主要的音乐特征通过乐曲将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等因素,呈现在筝曲中,进而通过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方式,传递筝曲中所蕴含的意蕴。就筝曲《莲花谣》音乐表现形态来说,其中典型的表现手法为“连环扣”“连枷头”等手法,通过转换筝曲的不同韵律表现形式,提升了《莲花谣》筝曲上下句的衔接性,加强词句之间的紧密性,为受众带来更为强烈的视听效果。

(三)散整結合的结构布局

相关学者在研究分析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与音乐形态之间的关系时,通过构建散整结合结构布局,提升音乐的律动性,结构布局形式类似于中国画中的“写一意”。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将“散”贯穿于整个音乐形态中,筝曲《莲花谣》整体结构布局,充分将散、慢、快、散的形式组合变化,确保整首筝曲结构布局的完整性。《莲花谣》筝曲前半部分结构沿用了传统音乐结构的散、慢、中、快、散结构,后半部分机构在音乐节奏和力度上更为激烈,进而将《莲花谣》筝曲推上一个新的高度。尤其在广板的影响下,赋予了筝曲更深层次的表演艺术效果,乐者运用歌咏的方式,将乐曲推上全新的高度。因此,中国传统筝曲通过散整结构式的布局协调,做到了首尾呼应,烘托出筝曲所要表达的情绪,提升筝曲张力,提升了《莲花谣》筝曲表演艺术效果。

(四)营造了“莲花”意象文化

“莲花”本身的寓意较好,筝曲中选用“莲花”增添了筝曲的姿态和韵味。基于中国传统音乐美学角度来说,传统音乐强调“尽善尽美”;传统音乐中不仅强调音乐的视听感受,更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流露,注重文化的传承和沿用,人们通过“莲花”意象的表达,更好强化人们对自身品格的认识。同时,通过筝曲营造良好的“意境”,完全迎合了中国艺术表达标准;相关研究学者认为,《莲花谣》筝曲,具备空间感,通过“莲花”意蕴的营造,反映了筝曲中丰富的内涵,运用音乐结构布局,为受众营造了强烈的空间感;《莲花谣》筝曲从细节到整体的演绎,逐步形成了艺术优秀的艺术作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音乐从古至今不断演绎,包含了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两部分,在音乐作品中,基于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增添新的表现手法,大大提升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因此,现代音乐作品的创新发展,需要加强对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挖掘,并在音乐作品形态创作中汲取精华,创新发展,进而创作出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曲目。

参考文献:

[1]萧梅.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与音乐形态关系研究[J].中国音乐,2020(03):20-29.

[2]武杉鸣,张原.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与音乐形态关系策略探讨[J].大众文艺,2017(14):160.

[3]郭克俭.“中国传统音乐表演体系研究”项目简介[J].民族艺术,2017(03):2+169.

猜你喜欢

传统音乐感染力表演艺术
第30届 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名单
Pygmalion
第30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活动
第29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名单
民族音乐学视角下仪式音乐的探索
初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引入分析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及其价值的解读分析
音乐课堂语言的艺术探究
阿甫夏洛穆夫对中国近代音乐发展所作的贡献
愚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