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来工子女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

2020-11-16王汉仙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0年7期
关键词:教育策略心理健康教育

王汉仙

摘 要:教育实践表明,外来工子女在解决“读书难”的同时,其自身如出走、撒谎、逃学、厌学、暴力事件等行为,直接反映出外来工子女存在的心理问题,这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对外来工子女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其健康成长,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全新课题。文章立足教师的立场,从对外来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研究,试图探索出一种科学、高效、具有推广意义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关键词:外来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策略

外来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问题,更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直接关系着个人以后的成长。因此,开展心理教育,既是外来工子女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结合教育实践,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相应的尝试。

一、开展指导教育,提升外来工子女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心理健康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学生个体的心理调节,教师的指导只是协助。因此,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科学培养学生的抗“感冒”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之道。

顾名思义,指导教育是教师针对外来工子女出现的心理问题而进行指导的一种德育工作,与之配套的,学校也会有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室。但是,这种指导方式会让学生产生一种“谁去咨询,谁有心理问题”的误解,这明显不适用于外来工子女自卑、敏感的心理,也没有发挥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咨询室的作用。

在实践中,笔者探索出一种“书信指导”的教育方式。教师与学生以书信为媒介,进行平等对话、沟通、指导、交流,学生有什么困惑、烦恼,通过书信告知教师,教师用提建议的方式,向其传授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其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教育。例如,上学期班上A同学写信说因为诸多问题,打算辍学去打工。笔者回信分析了念书和打工将会出现的不同情况,并对她所顾虑的问题提供了解决的建议,让她自己选择。最后,她决定继续留在学校念书。实践证明,这种以“书信”为平台的指导教育,指导学生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不仅能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还能实现育德、育心、育品的三重教育效果。

二、开展熏陶教育,创造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熏陶教育”指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环境有着强大的熏陶功能。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外来工子女心理是在一定环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不仅影响学生心理的形成,而且也影响其心理发展的方向、速度、水平等。因此,开展熏陶教育,创建和谐的成长环境,将有助于外来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必将极大地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发展。

一方面,营造平等的心理环境。心理环境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学生个性和良好心理形成的“温床”,是进行熏陶教育的有效平台。所以,教师应努力在班级里营造一种互相平等、互相团结、互相关心、互相理解的心理环境氛围,让外来工子女感到班集体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在这种心理环境的熏陶下,放下自己个人不良情绪,学着正确表达自己,学会感恩,对于学生形成愉快的心情、积极的情绪、健康的心理,乃至个性的改变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在学校,和谐的人际关系更是一种有助于外来工子女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有了这种环境的熏陶教育,学生的焦虑心理、妒忌心理会得到有效疏解。例如,针对外来工子女出现的“不敢交往”“不会交往”的心理问题,教师以“面向全体,偏爱外来工子女”为原则,对外来工子女多一点关爱、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帮助、多一点宽容,让其“亲其师而信其道”;同时,通过“同在蓝天下、幸福齐成长”等学生互动活动,融化学生之间的心理壁垒,做到“心贴心的交流、爱与爱的沟通”,营造出宽松、协调、包容的师生关系环境和学生关系环境。这样,外来工子女与其他学生和谐相处,抑郁、自卑、猜疑、妒忌、冷漠等不良心理得以改正,笑容灿烂了,心理也健康了。

三、开展融合教育,指导外来工子女融入当地的学习、生活

外来工子女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根源之一是,尽管他们身在城市,却很难融入当地的生活,得不到他人的認同。因此,容易产生自卑、自暴自弃,或者偏激、报复这两种极端心理趋向。所以,教师开展融合教育,指导学生积极融入本地,主动接受本地城市教育教学方式、适应本地教育教学要求,在心理上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是对外来工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融合教育”是指导外来工子女在学习、生活、心理上迅速与本地融合,并促使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形成,达到师生共建和谐的一种教育。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不管是本地学生还是外来工子女,都要一视同仁,教师只有努力走进外来工子女的心灵世界,学生才能顺利与现实融合。

首先,在心理上,培养外来工子女对所在地方和学校的归属感,消除焦虑情绪和妒忌心理。在现实中,笔者发现外来工子女普遍都有着“这里不是我的家”“我想回到我的家乡”的心理意识,这也直接诱发了孤独、自卑,或仇视、报复心理的滋生。为此笔者有方向地通过“我心握你手、大步往前走”等主题班会和“以我真心换你真情”等班级活动,增加了外来工子女对学校的亲近感,培养其“学校也是我的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其次,在学习上,指导学生融入当地的学习,避免厌学心理的产生。在教育中,教师要注重从外来工子女学情出发,通过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外来工子女获得享受平等教育的机会。在关爱、理解、尊重的学习氛围中,既提高了外来工子女的学习兴趣,也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学生的心理状态。

四、开展养成教育,指导外来工子女学会自己管理情绪

外来工子女失衡的心理会导致错误的行为,而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心理也具有调节作用。培根曾指出:“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开展养成教育,培养外来工子女良好行为习惯,也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习惯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在外来工子女的养成教育中,笔者坚持细致性、反复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的原则,帮助外来人员子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此基础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引导外来工子女管好自己的言语。不难发现,小学生之间的冲突和摩擦大部分是“祸从口出”,针对外来工子女出现的“交往心理”,教师鼓励学生树立“勇于沟通”的心理意识,做到“三思而后讲”,说标准普通话、讲文明用语,避免因为说错话而造成交往障碍,这样也从根源上帮助外来工子女克服“不愿交往”“不善于交往”的心理障碍。

其次,引导外来工子女管好自己的行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后天环境影响和系统教育的结果。盲目性强、放任心态重、缺乏必要的引导是外来工子女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所以,教师要特别注重班规、班级公约对其文明行为养成的促进作用。例如,通过对“不准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班规的学习,帮助外来工子女树立“健康、文明”的心理意识,自然也就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随着教育政策的日益完善、教育投入的加大,外来工子女的入学难题会慢慢得到解决。但是外来工子女的教育除了接受知识文化之外,还应该养成积极的心态、稳定的情绪、顽强的毅力、勇于挑战的个性,以及抗挫折能力。因此,教师作为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应该正视外来工子女出现的心理问题,分析其产生的深刻原因,采取科学高效的教育策略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外来工子女在学校里不仅学到知识文化,更在这里成长、成人、成才,从而做一名“文化成绩优秀、心理素质过硬”的新时代学生。

参考文献:

[1]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杜越.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基础教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3]谢晋宇.流入大城市农村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与对策[J].西北人口,1999(04).

猜你喜欢

教育策略心理健康教育
弱势群体与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策略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