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感创”教学主张之“灵犀律动”教学初探
2020-11-16吴丽娜
吴丽娜
摘 要:“灵犀律动”根据教学内容分为六种律动形式,即“拍踏律动”“点、拉律动”“数字律动”“起伏律动”“情景律动”和“本心律动”。在律动教学过程中,均采用先感受后创造的原则,力求将体态律动教学本土化,构建循序渐进式的体态律动教学新方法。
关键词:“感创”;“灵犀律动”;教学方法
“灵犀”一词选自唐代诗人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灵犀律动”的初衷就是想让学生在律动的同时用心去感受音乐,打破对音乐固有理解的束缚,遵从每个人内心的感受,释放人之天性,用最本真的律动形式感受音乐、领悟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为什么“灵犀律动”教学会建立在“感创”教学主张的背景之下呢?“感创”音乐教学新主张倡导“感”与“创”彼此融合,“感”中有“创”,“创”中有“感”,“感”和“创”相互影响、互为补充,这些理念的提出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意、批判性思考、协作、自我反思等能力,是一种基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构建和教学实施的理念与方式。“灵犀”律动正是基于这种“感”中有“创”、“创”中有“感”、“感创”结合的教学主张,通过不同方式的律动来感受音乐中的各种要素与情感,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让学生获得高品质的感性审美能力,具备合理到位的审美展示能力,实现有深度的审美创造能力。
一、感受音乐的节拍与节奏,创编自己独特的“拍踏律动”“点、拉律动”
在律动教学初期,学生还没有积累更多的肢体语汇,这时最好的律动方式便是从感受音乐的节拍与节奏入手。学生在聆听音乐的时候往往会用点头、拍手或跺脚来表现音乐的节奏和节拍,这是人对音乐的一种本能反应,也是音乐律动的本源和学生参与律动的基础。音乐教师要善于将这种简单的肢体动作与节奏感联系起来。
(一)可以最先从“拍踏律动”入手
“拍踏律动”即在音乐强拍时拍手或踏脚,重点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拍。“拍踏律动”从感受与模仿入手,设计一些能够体现节拍感的律动活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例如,在聆听二拍子的音乐时,教师可先带着学生做简单的拍手律动,可在弱拍多做一些不同的动作,可以调皮有趣,也可由简到难,丰富学生的想象,让学生知道原来是可以这样做律动的。学生的律动兴趣被激发后,教师及时停止示范动作,让学生创编和教师不一样的二拍律动,在感受到教师示范的二拍律动后,这时再让学生自己进行创编便降低了创编的难度,学生很容易就掌握拍手是强拍,变换的动作是弱拍,学生会做出许多不一样的拍手律动,教师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变手为脚,在重拍时踏脚,待学生节拍稳定后,还可以踏步走起。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容易获得成功感,也会收获律动带来的快乐。“拍踏律动”的方式有很多,教师要善于引导、挖掘,让学生创编出自己独特的“拍踏律动”。
(二)稳定节拍概念后,进入“点、拉律动”
“点、拉律动”中的“点”是把听到的节奏用“点”的律动形式表现出来,可以自己点手心,点桌子,还可以点同伴的手心、后背等;“拉”是借助道具完成的律动活动,可自己做也可两人一组做,重点是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最初进行的“点、拉律动”,音乐不宜过长,节奏不宜太难。教学中,仍然可以从模仿教师的“点、拉律动”开始,感受音乐中的节奏。“点、拉律动”相比“拍踏律动”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如:两个学生一组,互相把听到节奏拍在对方的手心上,或后背上,进一步加深对音乐节奏的印象,同时也可以互相带动。当“点、拉律动”中不自信的学生感受到对方的节奏后可以及时进行纠正,这样的合作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也会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进行律动中的情感溝通。“点、拉律动”的方式也有很多,教师还可以借助道具,如丝巾、领带、弹力绳、响棒等,根据音乐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具,丰富“点、拉律动”的表现形式。
二、感受音乐的结构与旋律,创编随心而动的“数字律动”“起伏律动”
律动教学是通过身体动作来反映人的整个身心对音乐的理解并表现出来,在“动”中感受音乐的速度、力度、旋律、音高、结构、情绪等要素,促进人的全面音乐素养的形成。
那什么是“数字律动”呢?就是用写数字“123456789”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写数字的方法来感受音乐的乐句、结构、甚至是情感。在课堂教学中,这种方法特别受学生喜爱,他们通常会边用身体写数字边来划分歌曲的乐句,而且写数字的花样特别多。他们通常不会重复模仿教师,他们喜爱探索新的花样在教师动作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如:教师单手写数字3,他们就会用双手;教师写数字8,他们就会转个圈来写8;还有的会用上脚、头、腰来律动,同伴的新创意会带动越来越多的儿童尝试自己的新想法。“数字律动”是课堂律动教学的新法宝,它能很快帮助学生建立起与音乐相呼应的身体动作语汇。
“起伏律动”就是着重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线条,可根据音乐的音高变化设计自己的律动起伏形式。“起伏律动”可原地做,也可用空间移动的方式,躺、蹲、站、跳均可表达,也可与小伙伴合作或对抗,“起伏律动”是不可能完全模仿教师的,每一遍的律动也不可能成为再现,它是即时的、时刻变化的,是具有创造性的,虽不注重形式美,但强调音乐的旋律线条,强调律动的内心情感的表达。
三、感受音乐的情绪与情感,创编释放天性的“情景律动”“本心律动”
如何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音乐所表达的情绪与情感呢?引导学生先从音乐的基本要要素出发,可让他们思考音乐力度是怎样的?速度是怎样的?音色是怎样的?进而引入到“情景律动”。
“情景律动”强调面部表情的运用,同时它也包含身体表情,它是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和谐的统一。如:怒的身体律动是有张力的,哀的身体律动内敛的。“情景律动”是把联想进一步深化发展的过程。本律动教学的初衷是鼓励学生找到自我,避免单纯的动作模仿,学生能从最自然的动作开始,扩展到能够表达有张力、表现力的动作,有内容、有情感的动作。“情景律动”是音乐情境的再现。如在音乐中,存在着不同的人物角色,可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式“情景律动”;音乐中有故事情节,可引导学生进行戏剧式“情景律动”;此律动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创设鲜活的音乐情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情境当中,体验音乐带来的审美感受,充分用律动表现音乐所表达的艺术境界。
那么,“本心律动”又是怎样的一种律动形式呢?“本心律动”强调的是从本心出发,它是灵动的,变化的,释放的,有情感的,有呼吸的。它把律动者本身对音乐的理解放在第一位,在听到音乐的那一刻,遵从自己的本心,按照自己对音乐的理解随之律动,是一种释放天性的律动表现。
如:在随着管弦乐曲《水族管》这一音乐进行律动时,学生的“本心律动”呈现是千变万化的。有的变身鱼儿自由游动;有的是海草,原地扭动;有的表现出的情绪快乐、自由;有的则忧郁、安静;他们对音乐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本心律动”就是让学生随着内心对音乐的理解随心而动。
“灵犀律动”的教学过程是时时处处充满“动”的过程,笔者把它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分为以上六个律动形式,力求将体态律动教学本土化,构建循序渐进式的体态律动方法。经过以上律动的训练后,学生能够听到音乐就会本能地做出反应,而这种反应是具有音乐性的,是与心灵相通的,是听觉、视觉、动觉、触觉多感官的融合,是内心情感的触动与迸发。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寻找自我,获得快乐,能享受音乐,收获自信。
综上所述,先感受后创造,从易到难是“灵犀律动”的基本准则,营造自由放松的课堂环境,丰富他们的感知与体验,让学生真正的在音乐课堂中动起来。本土化的音乐律动适合当前学情,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学生能随心表现音乐,想表现,敢表现,会表现;学生能随心所欲地创造,想创造、敢创造、会创造,这就是“灵犀律动”的教育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