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牙周整复手术在口腔修复前应用的临床效果

2020-11-16林世焕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8期
关键词:口腔修复

林世焕

摘要:目的:在口腔修复前采用牙周整复手术展开治疗,分析与讨论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0例口腔修复患者作为研究群体,这些研究人员的就诊时间为(2018年6月~2019年7月),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均等的把研究对象分为对比组(40例)与试验组(40例),两组患者在进行口腔修复之前,对比组患者采取一般检查方法,试验组患病人员基于一般检查方法的基础上,实行牙周整复手术,然后对两组患病人员口腔修复的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患病人员的口腔修复成功率与对比组相比显著较高,组间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的价值(P<0.05);从另一方面来看,试验组患病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比组患者,组间差异值得进行统计(P<0.05)。结论:患者口腔修复之前通过采用牙周整复手术取得了优良的临床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口腔修复的成功率与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口腔修复;牙周整复手术;咀嚼能力

【中图分类号】R 24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8-072-02

现如今,面对口腔医学技术的转型和升级,使口腔修复技术更加完善,在牙科疾病治疗中得到大力推广。口腔修复在应用过程中通过采用人工设备对各种牙列缺损、牙周病、颌面组织缺少等进行修复的一种方法,能够实现理想的修复效果。口腔修复学内容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如:导致患者出现牙体缺少、牙列缺失等情况的因素、诊断、治疗与预防方法,经过保证各种修复体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实行口腔修复进行治疗以后,既能够使口腔正常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得到快速恢复,使口腔器官的健康得到有效保障,并且又可以使人们对美观性的要求得到满足。然而采用口腔修复治疗期间,患病人员通常会因为牙槽嵴或者是个别牙错位等情况,使义齿修复期间存在牙齿错位的情况,既不能使义齿的稳定性得到有效保障,并且又不能使患病人员对牙齿外观美观性的要求得到满足。除此之外,鉴于以上情况,一些患病人员不得已采用牙龈瓷修复术,这样就会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患病人员对口腔修复的满意度。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牙周整复术应用于口腔修复当中可以使牙龈处于良好的状态,进而可以使患病人员对牙齿外观美观性的要求得到满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0例口腔修复患病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这些人员的就诊日期为2018年6月~2019年7月,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均等的把研究对象分为对比组(40例)与试验组(40例)。其中对比组患病人员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18:22,年龄范围是(22~61)岁;试验组患病人员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为19:21,年龄范围是(24~59)岁,经过比较两组患病人员的一般资料可以得知,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值得进行统计(P>0.05)。

1.2方法

对比组患病人员实行口腔修复之前采用一般方法进行检查,通过对患病人员的疾病史加以了解,明确患病人员在手术中是否存在禁忌,按照患病人员的具体状况明确口腔修复的时间。

试验组患者开展口腔修复手术之前,倘若患病人员口腔中牙颈缘部位偏低或者是部分对口腔修复术症状产生直接影响,就需要行牙周整复术,该手术主要是针对患病人员的局部展开消毒与麻醉,运用探针将染色剂涂抹在需要切除的牙龈位置,利用高频电刀清除患病人员被染色的牙龈组织,采用涡轮钻修正暴露出的牙颈缘与牙槽嵴,然后利用有关设备清理干净牙周膜纤维,接着冲洗与缝合切除修正位置。手术完成之后,要求患病人员加强口腔卫生的清洁,每天使用漱口液漱口三次,手术完成7天之后开始拆线,倘若患病人员的牙周取得良好的恢复效果,待5周之后就可以实行口腔整复术。

1.3观察指标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出院后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与满意度。患者口腔症状得到显著改变,牙周、牙龈功能能够正常使用,具有良好的美观性,代表取得良好的恢复效果。通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全面调查患病人员口腔恢复的满意度,主要内容包含牙齿颜色、牙齿形态、咀嚼能力及咬合情况等,将满意度划分为三个级别,即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研究过程中在处理与分析数据时采用的软件型号为SPSS20.0,(%)表示计数资料,倘若P值小于0.05,代表组间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值得进行统计。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口腔修复效果

根据表1中统计的数据可以得知,两组患病人员经过修复之后,试验组患病人员的恢复率为97.5%,牙龈萎缩率为2.5%;对比组患者口腔恢复率为77.5%,牙龈萎缩率为22.5%;经过比较可以看出,两组患者的口腔修复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值得进行统计(P<0.05)。

2.2比较两组患者的口腔修复满意度

两组患者经过口腔修复之后,试验组患者的口腔修复满意度为97.5%,对比组患者的口腔修复满意度为80.0%,可以看出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比组,组间差异值得进行统计(P<0.05),详见表2。

3讨论

由于患病人员口腔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使患病人员的口腔修复过程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开展口腔修复的大致流程是固定不变的,如:口腔修复前准备、病史采集、诊断与治疗方案设计、制作假体、口腔修复与复查等。以往的口腔修复之前准备大多数检查与清洁患病人员的口腔,但这种方法不能有效的为口腔修复术做好准备,极易在口腔修复术之后使患者出现牙龈萎缩等情况,对口腔修复的治疗效果与牙周的美观造成直接影响。根据相关研究表明,采用以往的口腔修复术,大约有20%的患病人员在手术后会发生牙龈萎缩的状况,对患病人员造成二次伤害,在一定程度上对患病人员的正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然而通过将牙周整复术用于口腔修复前,能够修复患病人员的牙槽嵴、牙龈及牙颈缘等,使其更整齐,同时为今后的口腔修复创设了优良的口腔环境。同时这种牙周整复术具有出血少、创伤小等特点,能够实现理想的修复效果,加快患病人员牙周功能的恢复。

根据本文研究的结果显示,试验组患病人员的口腔恢复率显著高于对比组,同时牙龈萎缩率与对比组对比较低,值得进行统计(P<0.05);试验组患者的口腔修复满意度为97.5%,对比组患者的口腔修复满意度为80.0%,可以看出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比组,组间差异值得进行统计(P<0.05)。

结论

总而言之,通过将牙周整复术应用于口腔修复前能够更好处理修复后牙周美观和健康问题,有利于提升患病人员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实现理想的美学修复目标,具有較高的临床运用与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化维.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0.

[2]王振,王德菊.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

猜你喜欢

口腔修复
牙齿残根保存修复与拔除后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对比
口腔修复中磁性附着体的临床应用
在口腔修复中正畸治疗的临床应用探讨
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研究
分析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疗效评估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临床应用研究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试谈口腔修复与治疗方法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