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疗效评估

2017-01-23保佑锐

今日健康 2016年5期
关键词:口腔修复疗效

保佑锐

【摘 要】 目的:观察评估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疗效。方法 将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间在我院治疗的114例口腔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后采用不同材料的核桩进行修复,并对修复后的评价指标内容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采用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的观察组在修复后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修复满意率均显著优于采用金属核桩修复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的修复成功率达98.3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修复满意率达98.31%,所有比较差异值P <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具有修复成功率高、不良反应低、患者满意率高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口腔修复 疗效

在口腔修复治疗中,以往对残根、残冠的临床处理通常采用拔除方法进行,不但给患者造成痛苦,还容易引起根部的感染[1]。随着口腔修复技术及材料的快速发展,各类材料的核桩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不错的效果,目前核桩的主要材料为金属和非金属(纤维)两类,根据已有的研究表明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具有操作简答、 生物相容性好、无腐蚀性、外观美观等优点[2]。为此我们进行本文内容的研究,研究采用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效果,并与采用金属核桩修复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间在我院治疗的114例口腔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后分别采用不同材料的核桩进行口腔修复。两组基本资料为:对照组:56例,男性31例,女性25例;年龄在22~5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7±2.5岁;牙体损伤部位:前牙14例、磨16例、前磨牙26例。观察组:59例,男性32例,女性27例;年龄在20~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3±3.2岁;牙体损伤部位:前牙15例、磨17例、前磨牙27例。两组患者经检查均符合:修复的为前后牙的残根残冠,且牙冠长度显著低于牙根长牙冠长度;均接受均经牙根管治疗,且无任何牙周病;不能咬合过紧,残根龈上超过2 mm;患者均为自愿选择研究材料并书面认可。患者的一般性资料对比差异值P >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对照组患者选用金属核桩进行口腔修复:先行根据患者缺损情况制作金属桩核,后将其固定于预备根管,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1.2.2 对观察组患者采用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进行口腔修复:1对使用预成纤维桩按以下方法进行:在根面、根管准备的同时选择合适的预成纤维桩,并对患者进行修复部位进行相应处理如酸蚀清洁处理、清理根管中的多余水分等,并将粘结剂涂抹在牙体粘结面、根管粘结面、纤维桩表面,后将纤维桩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并进行固化处理。2对使用可塑纤维桩方法为:在根面、根管准备的同时选择合适的预成纤维桩,并对患者进行修复部位进行相应处理如酸蚀清洁处理、清理根管中的多余水分等。确定根道长度,并使可塑纤维比标记长度长出 5mm 左右,在置入根道后依据牙冠缺损、咬合关系、长轴方向等情况调整纤维位置。对置入的纤维桩进行分次固化,确保形成根内形态。对根面、纤维状面进行根内处理,促使纤维桩在根道内并固定成型。

1.3 评价指标

对患者修复后的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修复满意率为评价指标内容。成功率的评判标准为:成功—患者咀嚼功能正常,修复体稳固完整,无牙根折裂及继发龋齿,桩核无脱落、移位、松动等现象等。

1.4 统计学方法

将收集的患者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分析,当结果P <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口腔修复后的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修复满意率见表一,观察组的全部指标内容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值P <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纤维桩是一种新型的非金属复合牙科修复材料,常与树脂核及冠修复体共同使用来修复大面积牙体缺损。近年来发展较快,因为其无金属腐蚀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秀的美观性、适中的弹性模量以及操作简易等优势备受牙科医师和患者的青睐,得到较广的普及应用。目前已被牙科临床视为前牙大面积牙体缺损修复的首选材料。从本文内容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相对与金属核桩,具有更高的临床使用价值[2-3]。

目前用于纤维桩的材料有碳纤维桩、玻璃纤维桩、石英纤维桩三种,各有不同的对应特征如碳纤维桩强度较高且弯曲性好、玻璃纤维桩颜色较接近患者牙本色、石英纤维桩有较高的抗疲劳强度及有利于桩核置入根管后树脂的固化等。在临床使用时效果及适应症状区别不大,但因为其材料及制造工艺存在差别所以在价格上有一定的区别。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虽然纤维桩的适应症较广泛,凡是有保留利用价值的残根或大面积牙体缺损需要进行冠修复的患者纤维桩均可以考虑使用。但对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需要进行较大转向的牙冠修复时,由于成品纤维桩无法弯曲,或前牙咬合过紧,纤维桩和树脂核在牙体预备后较薄很难提供足够的支持力和固位力时,在使用中需慎重考虑。另外比较传统的金属核桩,尽管较少出现牙根折断等并发症,但也会出现偶有出现纤维桩核粘接失败脱落或纤维桩断裂等情况出现,在我们进行的研究中出现一例患者纤维桩断裂的情况,后经调查分析认为与预成纤维桩的质量有关。

综上所述,在口腔修复中采用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优先作为口腔修复的使用材料,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适合临床治疗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异. 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3):243-245。

[2] 王宇, 黄丽云, 田明飞. 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J]. 中华全科医学, 2015, 13(6):936-938。

[3] 崔利君. 口腔修复中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的应用比较[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4(10):1403-1404。

猜你喜欢

口腔修复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研究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临床应用研究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脐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与开放手术疗效比较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