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研究
2017-02-28宋磊
宋磊
【摘要】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中应用牙周整复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口腔科行口腔修复的92例患者,依据患者意愿决定是否行牙周整复术,其中未行牙周整复术的46例患者为对照组,口腔修复前给予牙周整复的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修复效果与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口腔修复有效率95.65%,而对照组有效率为71.74%,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对修复后功能与外观评分依次为(93.47±5.38)、(95.04±4.8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38±6.69)、(78.26±7.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整复术应用于口腔修复可显著改善牙齿功能与牙周美观,提高口腔修复临床疗效,令患者更加满意,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 口腔修复; 牙周美观; 牙齿功能; 牙周整复术; 临床疗效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08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3-0143-03
口腔修复目的在于恢复牙齿的正常生理功能并维持牙周美观,然而受到缺牙牙槽嵴形态改变以及牙齿错位等因素影响,牙周美观度严重下降,更阻碍了口腔功能的恢复[1]。牙周整复术重在修整牙槽嵴与牙龈,提升牙龈协调度与美观度,增强对修复体的固定效果,具有疼痛轻、创伤小、出血少等优势特点,应用于口腔修复疗效显著。本次研究选取92例口腔修复患者参与,对牙周整复术的具体应用效果加以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笔者所在医院口腔科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患者中抽取行口腔修复者92例,均符合本次研究的納入标准,按照患者意愿进行分组;对照组46例,女18例,男28例,年龄26~59岁,平均(34.37±4.68)岁,牙龈颈缘不协调者17例,牙错位者23例,牙槽嵴异常者(含缺损)6例;观察组46例,女19例,男27例,年龄24~56岁,平均(34.53±4.74)岁,牙龈颈缘不协调者18例,牙错位者21例,牙槽嵴异常者(含缺损)7例;对比两组各项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行对比研究。
1.2 纳入标准
纳入者需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后确定不存在口腔固定修复术的禁忌证;排除存在智力障碍、神经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者,所选者语言表达与认知等功能均正常,且无严重肝、肾、心血管等功能障碍疾病;剔除临床资料缺失、不能按时复查、不接受随访的患者。
1.3 方法
按照患者个人意愿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其中对照组未行牙周整复术,观察组口腔修复前给予牙周整复,具体口腔修复方法如下。
1.3.1 对照组 接诊患者后安排其接受全身性检查,并对患者病史全面了解,掌握患者是否存在手术禁忌证;行X线片检查与血常规检查,整理临床资料,确定患者适合进行口腔固定修复后术后择期手术。
1.3.2 观察组 术前掌握患者病情,在充分掌握患者临床资料后,给予患者牙周整复术后再行口腔修复。牙周整复术操作如下:术前进行常规消毒后给予局部麻醉,探针经染色剂涂抹后标记需切除的牙龈部位,取高频电刀切除标记部位,并采用涡轮钻对切除部位的牙槽嵴与牙颈缘进行修正,同时作临时冠;切开翻瓣,在确保金属烤瓷与翻瓣存在3 mm距离的情况下去除牙槽嵴,牙槽嵴的去除仍旧采用涡轮钻进行,且于去除后修复根面,保证根面平整;采取器械将牙周膜纤维仔细刮除,后冲洗、缝合,并采用塞制剂保护创面。牙周整复术后患者需加强口腔清洁,含漱液漱口,3次/d;术后1周拆线,5周后牙龈可基本愈合,期间要定期复查做好观察;5周后牙龈若愈合良好,可给予冠修复术,提升牙龈的美观度。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口腔修复治疗结束后,于1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调查,统计两组口腔修复情况,若存在不密合需重新修复、牙龈萎缩等,为无效;若1年后形态美观、恢复良好、无感染等,则为有效;有效率=有效例数/总例数×100%。医院自制调查问卷,随访期间调查患者对治疗的满意情况,其满意度调查主要包含功能与外观两方面,其功能包含咬合状况、咀嚼功能,外观则对颜色、形态是否满意;满意度调查均采用百分制,分值越高满意度越高。
1.5 统计学处理
选取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临床数据资料加以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口腔修复疗效对比
观察组1年后有效修复44例,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有效修复33例,有效率71.74%,且存在1例修复失败者;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2.2 两组口腔修复效果满意度对比
治疗后1年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组患者功能与外观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口腔修复具体是指借助辅助材料,恢复牙齿损伤、缺失等情况下牙周组织的正常功能的治疗方法[2]。伴随人类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日渐重视牙周美观与功能发挥,然而受到诸多特殊因素的影响,比如牙槽嵴异常、牙错位、牙缺失等,口腔修复后易出现牙龈萎缩现象,降低牙周组织功能的发挥,更大幅降低了牙周自然与美观[3]。临床实践发现,传统口腔修复术后约20%患者存在牙龈萎缩现象,严重者患者需再次进行牙周组织修复,致使牙周协调性下降,更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4]。
牙周整复术是应用于口腔修复术前的修复操作,主要对患牙的牙龈、牙槽嵴进行修整,增强牙周组织对修复体的固定作用,同时提升牙周的自然与美观。临床研究表明,牙周整复术较传统牙龈修形手术相比较,不仅术中创伤小、出血少,且修整定位更加准确,降低感染率,利于牙周组织的快速恢复[5-6]。实践证实,牙周整复术的关键在于对高频电刀的应用,因高频电刀能够迅速蒸发气化细胞水分,切割组织时可促使蛋白快速凝固,止血作用显著,且明显降低了对牙周组织的损伤,进而确保龈缘清晰,提升形态的标准度[7]。
此次研究为进一步探讨牙周整复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故选取92例口腔修复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经不同治疗后两组结果显示:行牙周整复术的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牙龈萎缩2例,恢复良好44例,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修复失败1例,牙龈萎缩12例,恢复良好33例,有效率71.74%;从口腔修复有效率方面可知,牙周整复术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与此同时,经对患者随访调查,两组患者对修复效果的评价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对修复后功能与外观评分均>90分,而对照组患者对修复结果评分均<85分,且对牙周美观的评分仅(78.26±7.15)分;对比两组患者对修复效果的评价,患者对牙周整复术应用满意度较高。
研究发现,牙龈萎缩是降低治疗效果的首要因素,为此口腔修复期间医护人员要指导患者正确刷牙,注重口腔清洁,加强对牙龈健康的保护[8]。尤其针对牙槽嵴缺损患者,术后需采取正确的刷牙方法,避免修复体因缺少牙槽支撑,受到外力影響出现牙龈萎缩。
综上所述,牙周整复术于口腔修复中应用价值高,不仅能够显著提高牙周组织修复疗效,且对牙周美观与功能改善作用突出,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此外,防范牙龈萎缩现象出现,口腔修复期间医护人员需加强卫生宣教,指导患者正确进行牙龈保护。
参考文献
[1]苗静.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5):86-87.
[2]刘建国.牙周整复术在48例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8):40.
[3] Stasinopoulou I,Manda M,Galanis C,et al.The effect of type of restoration on the stress field developed in terminal abutments with severely reduced periodontal support and coronal structure[J].The Journal of Prosthetic Dentistry,2013,110(4):303-312.
[4]陈剑声,欧阳瑾.探讨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15例临床治疗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133-134.
[5]吴媛媛.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5,26(21):3227-3228.
[6]王婷.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评价及安全性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6):6-8.
[7] Jiang B Q,Lan J,Huang H Y,et al.A clinical 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implant supported dental restor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riodontal diseas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2013,42(2):256-259.
[8]安慧生.探讨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56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7):128.
(收稿日期:2016-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