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2020-11-16王克松

关键词:问题情境初中数学

王克松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完善和推进,教育部门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任务和教育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情境创设”作为一种现代化教育教学模式,在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本文主要立足初中数学课堂,对“问题情境”的创设方式进行了全面探析,以期在提高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基础上,为预期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8-088-2

一、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必要性

初中阶段由于学生正处于个人心理健康与生理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保持着对于各种不同事物的好奇心与自我探索欲,“问题情境”的创设从某方面而言,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帮助中学生更有效地进行课程学习。与其它基础课程相比,数学对于学生个人逻辑思维的认知层次与空间思维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在长期的教学调查当中,不难发现大多数的初中数学课堂仍采取着单一化的传统化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极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创新,直接影响了学生整体发展,而在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倘若采取问题情景创设的方式则不仅能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还具有以下显著的教学意义,即:

1.增强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知识的求知欲

兴趣始终贯彻影响于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经过不断的教研数据分析不难发现,当前初中数学教育教学难以取得预期教学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度的缺失。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倘若教育工作者通过设计一定的客观条件,有意识地设疑问、立障碍、布迷局、揭矛盾,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进而让学生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为接下来的课程教学奠定良好基础,从而达到预期目标。

2.帮助学生树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信心

在当前新课程教育体系的改革之下,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近年来也受到了各界的高度关注,而传统应试教育教学模式下,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始终未能得到有效提升,对于学生的课程学习而言也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但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在问题当中不断打破中学生在初中数学已有的认知结构,并在其中不断提升学生掌握思維的策略和方法的能力,以此来提高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能力与个人信心,为学生们对接下来数学课程的理解运用打下了基础。

二、初中数学问题情景的创设模式

1.创设生活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思维

“情境创设”是近年来教育工作者经过不断探索实践总结出的一种助学教学模式,在这个模式之下学生可以在生活基础之上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创设生活情境展开教育教学,是发展学生无限思维,改善单一化传统教育教学的必要途径。

初中数学课程问题情景的创设从他们的学习兴趣出发,深度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从而融入到教学当中,提高学生们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例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的初中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地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整体内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教师们可创设如下生活情境,即通过借助当前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向同学们展示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平行四边形,并让他们比较这些图形的相似处和不同点,而后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出平行四边形定义,并指出长方形,正方形,菱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通过这种由现实生活入手展开的课程教学,在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无限思维。

2.创设实验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观性

在进行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实验作为学生探究课程知识、丰富知识储备的重要途径,实验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框架构建,分析情景问题创设的路径分析,从而提高课程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经大量教研数据分析可知,创设实验问题情境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特殊亲密感、通过不断的问题情境创设,不断的激发学生对于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欲望,与此同时在帮助学生树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信心等方面也发挥了必要作用,与生活问题情境创设相比,实验问题情境的创设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群体的参与度,与此同时这种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先简后繁的情境创设方式还能在不断实践中去完善学生自身的思维和品质,使其能亲身感受到隐藏在随机现象背后的规律性的东西,从而降低课程教育教学难度,提高他们的课程学习兴趣。如在进行《概率》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们以抛硬币的方式进行,猜测硬币的实验的可能性结果并进行记录,多次实验将整个数据进行汇总,分组比较从而得出结论。以此通过让学生亲手操作,明确“概率”的随机性,并且在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下,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有效被激发,最终为预期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3.创设悬念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当前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一种较为现代化教学模式,摒弃了传统化教学的单一化教学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对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率,悬念问题情境的创设从某方面而言,其实质在于打破学生对数学知识已有的认知结构与状态,在不断的错误认知中加深对正确认知的印象,与此同时不断的影响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更有能力去解决问题,通过对各种不同问题的悬念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为教师对课程预期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在当前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之下,传统化教育教学逐渐改变,但部分学生也始终未能突破对于应试教学的各种束缚,在这种状态之下,学生们大多数都缺乏实践的个人精神和探索创新的欲望,这都对他们的个人成长与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为此要想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问题情境创设过程中制造一些悬念,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与此同时也为他们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创造了良好条件。如在进行《反比例函数》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创设如下情境,即在课堂实践教学时,教师说“当k>0时,y一定会随x的增大而减小”这句话是错误的,即通过设置“为什么错误”这个悬念,让学生在匪夷所思中急切想知道其中奥秘,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最终得到这句话必须在同一个象限内这个前提条件。

4.创设复习问题情境,唤醒学生的回忆

随着现代化教学“情景创设课堂教学”的不断推进,使其在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巩固和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创设“复习问题情景”,打破学生固有认知,在不断的问题当中优化自己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复习问题情景”课程教学的创设过程当中,教育工作者要在创设时需以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为基准,通过设置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唤醒学生记忆的同时,加深对课程内容的认知和理解,使学生很快地融入课程学习中。例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判定》的课程教学过程中,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们对平行四边形概念的认知与理解,教育工作者可设置如下问题情境,即——“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什么”、“平行四边形还有哪些性质”、“你能说出平行四边形性质的逆命题吗?”通过将学生以往学过的知识,在巩固和加深记忆的基础上,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为新一轮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5.创设多媒体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就目前来看,互联网与多媒体逐渐应用于各大中小学的课程当中,因此“问题情景”创设当中融入多媒体技术已成为必然,通过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学生们可以通过幻灯片等方式通过生动的图像,将抽象“问题创设”中的“问题”变得具象化,更易理解。通过实物化的教学,从而不断的激发学生对于问题的求知欲,为问题情景打下基础,更好地开展接下来的教学,例如在《轴对称》这节课程当中,教师即可借助学校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生活中多个轴对称图形,询问学生轴对称图像的特点,加深学生们对轴对称图像的记忆与理解。

三、结语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与生理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思维活跃,传统的课程教学更注重于知识结构的逻辑性与思维性,较为死板,相对于情境创设下的教学而言,更贴近于生活,对学生在学习当中出现的抗拒心理与剔除情绪有更好的化解,故此对于初中数学课程而言现代化教育教学“问题情景”的创设的应用是极为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范小强.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的创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8(14):111-112.

[2]张秀娟.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J].学苑教育,2010,16(15):102-103.

[3]王坤明.创设问题情境优化课堂教学——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策略[J].文理导航(下旬),2010,12(15):111-112.

[4]严明军,徐海华,周瑞康.浅谈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19(12):198-203.

[5]贾东兴,韩志国,李雯雯.对数学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J].平顶山师专学报,2018,15(11):102-103.

[6]袁巧玲,徐晓丽,李金娜.浅淡数学教学中教材功能的发挥[J].平顶山师专学报,2019,6(23):155-157.

(作者单位:安徽省肥西县上派初级中学,安徽 肥西 231200)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初中数学
高中生解决情境性化学问题的初步研究
情境教学法提升化学实验课程价值的探讨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