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歌融入语文课堂
2020-11-13王晓生
王晓生
摘要:古典诗词是中华千年优秀文化的精华积淀,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现代语文教学如果能充分利用古典诗词含蓄蕴藉、内容丰富、短小精悍等特点,多侧面、多角度、多渠道贯通,使古典诗歌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就可以发挥古典诗词的特长,为语文教学服务。
关键词:古典诗词;教学情境;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5-0035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典诗词以其含蓄蕴藉、内容丰富、短小精悍的特点成为中国优秀文化的精华之一。现代语文教学不仅承担着现代科技知识的学习与传播的重任,而且肩负着对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与传承的责任。因此,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更应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从古典文化中吸取营养,加深自己的文化内涵,我们应充分利用古诗词诵读教学这一阵地,多側面联系、多渠道贯通,使古典诗词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将古典诗词融入语文教学,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一堂较好的语文课如何吸引学生,首先是创设好这堂课的教学情境,而一段精美的“导语”则能够引导学生进入这一美妙的情境中,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可精心设计一段精妙的“导语”,并将古典诗词的学习融入到导语中,要求学生背诵并抄录与课文相关的古典诗词,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让学生积累知识,陶冶情操,还能营造良好的文化教育氛围,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可见,上好语文课,且经常训练,潜移默化,熏陶渐染,能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在学习荀子的《劝学》一文,课前让学生抄录背诵汉乐府诗《长歌行》,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诗句融入“导语”中,也可将岳飞的《满江红》一词让学生抄录背诵,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词句融入“导语”中。课堂开始就营造了一种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勤奋学习、抓住青春、珍惜时光,使学生产生对此文的喜爱之情。
二、解读课文知识,加深理解的层次
语文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可以利用古典诗词与课文在内容上的联系,适时地引入教学环节,作为课文知识的补充,以利于加深理解课文的内容。如在教学《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时,教师不妨先将白居易的《荔枝图序》,郭明章的《荔枝》,北宋邓肃的《看荔枝》诗和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等抄录给学生,引导他们深入认识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及对荔枝结构说明的顺序,加深学生对荔枝结构特征的真切理解,还可以体会到课文引用古诗文的准确、精妙。
再如在学习唐弢的《琐忆》一文时,可以先将鲁迅的《自嘲》和《自题小像》两诗全部介绍给学生,使学生认识到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鲜明爱憎和“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为国牺牲精神,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三、学习古人美德,陶冶个人情操
有些课文涉及到作者的思想素质或人物的精神品德。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古人的优良品德,激励学生。如教学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学生就可以学习诗人“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豪气和“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热忱,由此可联想到陆游的《示儿》和岳飞的《满江红》,品味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的誓死不忘国耻的情感和“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精忠报图的壮志。学生从这些古典诗词中学习到了什么是忠于祖国、如何忠于祖国,从而加深了自己的品德修养,陶冶了个人情操,提升了自己的爱国热情。
四、联系个人体悟,引用借鉴写作
在写作指导教学中,教师可提供有关诗词给学生作为写作的素材,提升作文文学素养。如指导学生以“路”为话题写作,就可以引用古诗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这是屈原为了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疾苦而上下求索的道路;“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春江花月夜》)这是张若虚遥远的奋斗之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这是晏殊的无尽相思之路;“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这是李白的乘风破浪,奋斗前行的人生之路。这样,“路”的内涵就丰富得多、具体得多、形象得多。
五、了解民俗风情,开拓知识视野
许多古典诗歌与我国的民俗节日有关。适逢民俗节日,可向学生介绍相关的诗词,吟咏背诵,借以了解民俗节日的相关知识,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如与重阳节相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我们就可以联想到毛主席的《采桑子·重阳》和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与端午节有关的明代边贡的《午日观竞渡》,“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和唐朝文秀的《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与元宵节有关的唐朝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与中秋节有关的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小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等。
古典诗词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内涵。在教学中,教师只要深入钻研教材,科学安排教学环节,适时恰当地借用古典诗词,有机地与课文、写作和学生的生活结合,就可以多方面发挥优势,为语文教学服务,增长学生的才识。
参考文献:
[1]《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
[2]《素质教育新教案》西苑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作者单位:江西高安三中33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