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除皱术是如何进行的
2020-11-13本刊编辑陈梦媛
本刊编辑 陈梦媛
随着年龄的衰老、长期的重力作用、韧带的松弛和脂肪垫的移位等,导致面部的软组织下垂,特别是面颊下部、下颌部和颈部会出现明显的下垂。面部除皱术最初是一种通过切除面部皮瓣边缘的皮肤,俗称“拉皮”,是在具有一定张力下缝合切口,从而将老化松弛的面部提升的手术方法。
其实,面部除皱术最早在100 多年前就已经开展了,现在发展为综合措施的技术,包括提升、填充和重新排列面部组织,以达到面部年轻化的目的。即使在注射美容外科等微创技术发达的今天,面部除皱术仍然是实现对老化面部全面改善的好办法,能够将面部的主要解剖结构恢复年轻。
那么,哪些人需要做面部除皱术呢?这个手术又有哪些适应证与禁忌证呢?
哪些人适合做面部除皱术
首先,做面部除皱手术的最佳人选是颈部和面部已经开始下垂,但是皮肤仍有一些弹性的人群,他们的骨骼结构仍然表现得比较坚固。不论是男是女,一般做面部除皱手术的人年龄在55 岁左右,70多岁的老年人也可以实行面部手术。
其次,通过做面部手术,能够让患者变得年轻起来,甚至可以增强患者的自尊心和信心。不过这种手术并不能使患者的容貌恢复到和原来一样,更不可能恢复年轻时候的活力和健康。建议大家在做手术之前一定要慎重考虑,并且需要向医生提前咨询和手术有关的资料。
最后,女性第一次做除皱手术的最佳年龄为40 岁左右。需要注意的是,手术之后,面部皮肤可能会有明显的肿胀,或者是青紫色的瘀斑,需要一定的恢复周期。手术一般能维持6 年左右的效果,有些人皮肤条件比较好,而且皮纹浅,维持的时间能稍微长一些,有的人皮肤比较粗糙,皮纹深,手术的效果可能会差一点,维持的时间也会短一些。
面部除皱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额部除皱术可消除或改善前额、眉间、鼻根部的皱纹、鱼尾纹,矫治眉与上睑的皮肤松垂。颞部除皱术可消除或改善颞部皮肤松弛、鱼尾纹、外侧眼睑或眉下垂等情况。颊部除皱术可治疗颧颊部、下颌组织部的松垂与皱纹。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面部除皱术,它的禁忌证包括心理障碍或要求不切实际者,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慢性疾病尚未控制者,周围组织有急慢性感染者,上述人群都不适合进行面部除皱术。建议有需求的读者术前咨询专业的医生,再进行选择。
面部除皱术是如何进行的?
说到面部的手术,人们通常会担心安全的问题。那么,面部除皱术是如何进行的呢,会经历一个怎样的过程呢?
1.额部除皱术
额部发际缘切口适于前额较高(6~7 厘米以上)的人,切口设计沿额部发际或发际内1~2 毫米,剥离范围相对减少,缺点是切口容易显露。额部发际内切口适于前额较低(6 厘米以下)的人,为额部发际内5~6 厘米的冠状切口,能使前额增高,切口隐蔽,但剥离范围相对增大。
沿切口线平行毛发方向切开头皮至帽状腱膜下疏松组织。剥离范围:向下达眶缘、鼻骨表面。剥离层次:骨膜浅面,以钝性剥离为主。将头皮瓣向下翻转,充分显露眉间鼻根部。在中线切开骨膜和腱膜,显露皱眉肌和眉间降肌,小心地将它们切断。切断外侧的皱眉肌时注意保护眶上神经血管束,后者邻近皱眉肌止点。在眶上缘水平以上的额肌明显处切断帽状腱膜和额肌,注意避开眶上神经血管束。
留置半管引流或负压引流,向后拉紧头皮瓣,调整眉的高度并注意双侧的对称性。首先定位,然后上提皮瓣,使皮瓣松紧适宜,切口无张力为度,切除多余的头皮,缝合切口。术后局部加压包扎,半管引流,术后次日可拔除;负压引流,术后48~72 小时内拔除。术后7 天拆线。
2.颞部除皱术
颞部发际缘切口适用于眉梢与鬓角间距较大者,切口沿颞部发际或发际内1~2 毫米,术后眉梢与鬓角的间距明显变小,切口容易显露。颞部发际内切口适于各种类型受术者,而鬓角与眉梢间距较小者只能选此切口,为沿颞部发际内4~7 厘米凸向后的弧形切口,该切口隐蔽,但术后鬓角缩窄或消失。
沿切口线平行毛根毛囊方向切开皮肤。剥离范围是下述各点连线的后方:耳屏前1.7 厘米,外眦水平外5.1 厘米,眉梢水平外3.5 厘米,以及眉梢垂线上2.1 厘米,线后为面神经的安全区。剥离层次为颞浅筋膜浅面。对于鱼尾纹较重者,在眼轮匝肌浅面再作精细剥离,断开肌纤维与真皮下的连接。可在眼轮匝肌外缘作3~5 针放射状向外牵拉缝合,以舒展眼轮匝肌,提升上睑和外眦。
术区留置半管引流或负压引流。首先定位缝合,在外眦水平对应处固定一针,确定外眦的高度。然后上提皮瓣,使皮瓣松紧适宜、切口无张力为度,切除多余的头皮,缝合切口。术后局部加压包扎。半管引流,术后次日拔除;负压引流,术后48~72 小时内拔除。术后7 天拆线。
3.颊部除皱术
耳屏前或耳屏后切口均可采用,但均需注意保护耳屏软骨免受损伤。耳后切口可设计在颅耳沟的下2/3 处,或颅耳沟稍上方的耳廓侧。
皮肤剥离范围向前至鼻唇沟,向下方至下颌缘,SMAS 筋膜瓣的剥离范围向前可至颧大肌外缘,向下至下颌下缘。沿耳前皮肤切口前0.5 厘米和颧弓下缘下0.5 厘米,切开SMAS 层形成三角瓣。在腮腺筋膜表面即安全区内锐性剥离,尽量不剪破腮腺筋膜,以免术后并发腮腺瘘。将SMAS 瓣的后上角固定在颧弓根表面的骨膜上,将耳垂下方掀起的SMAS——颈阔肌瓣拉向后上,固定在耳垂下后方的三角形致密区,或固定在乳突区的筋膜、骨膜上。剪除SMAS 颈阔肌瓣的多余部分。
术区留置半管引流或负压引流。首先定位缝合,将皮瓣向后上方提紧,使皮瓣松紧适宜、切口无张力为度,先行固定,切除多余皮肤,缝合切口。术后局部加压包扎。半管引流,术后次日拔除;负压引流,术后48~72 小时内拔除。术后7 天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