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2 +1”看幼儿园的班级管理

2020-11-13李美霞

好家长 2020年8期
关键词:李老师王老师行为习惯

文 李美霞

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幼儿的道德品行、行为习惯与发展前途。班级管理工作包含了教学和教学以外的方方面面,如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日活动的组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等。班级工作琐碎繁杂,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管理。所以,教师在幼儿园的建设与发展中,肩负着举足轻重的神圣使命。要真正做好班级管理,就要讲究管理的艺术和策略。

一般幼儿园班级保教人员的配备是“2 +1”模式,即两位专任教师(主班教师、配班教师)、一位保育教师。教师们的教育价值观念是否一致,教师之间是否有默契,配班教师和保育教师能否和主班教师一起为实现班级目标而共同努力等,都将影响班级秩序的好坏,关系到班级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能否养成。

只有一块手表,可以知道是几点,拥有两块或两块以上的手表,却无法确定是几点;两块手表不但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制造混乱,让看表的人失去对时间的判断。这就是著名的“手表定律”。同样,一个幼儿不能同时接受成人对同一件事情的两种价值观,不能同时接受两个以上的目标。否则,幼儿将陷于矛盾和茫然之中。

手表定律,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一个人不能同时由两个以上的人来指挥,否则这个人将无所适从;一个人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他的行为将陷于混乱。在幼儿园的班级管理中,为什么有的班级幼儿的行为习惯良好、秩序井然,而有的班级秩序混乱乃至在全园“出名”?这是我们一线教师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我曾见过这样的三个大班,三个班级的教师都是“老、中、青”的组合。这是班级教师组合最理想的结构,青年教师年轻活泼,创新意识强,是幼儿喜欢的大姐姐;中年教师和蔼可亲,经验丰富,是幼儿眼中的好“妈妈”;保育教师年龄偏大,常常对幼儿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我们很快发现,人员组成相似的三个班级却有着风格迥异的班级风气:大(一)班班级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班级工作有条不紊,幼儿的行为习惯良好;大(二)班班级活动也能正常开展,班级常规时好时坏,中年教师带班时秩序井然,而青年教师带班时,活动室内吵吵闹闹甚至嚷成一片,教师提醒后幼儿依旧不理不睬;大(三)班班级活动开展时,班级常规无序,乱作一团,成了全园的“反面典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所熟悉的区域游戏的情景吧。

情景一:大(一)班教室里,今天带班的是中年的李老师,幼儿们围坐在李老师的周围。李老师首先和幼儿们一起商量并明确了今天所开的区域,和幼儿们一起制定了玩区域游戏的规则,然后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了各自喜欢的区域。班级三位老师各就各位,幼儿们的游戏开始了……

“理发店”里,“顾客”和“服务员”发生了矛盾,配班王老师及时介入,了解他们产生纠纷的原因,和幼儿一起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理发店”又正常营业了……

在益智区,一颗飞行棋棋子掉在地上, 幼儿们却毫无察觉,王老师“赶赴现场”,那颗飞行棋子在王老师的关心下,由益智区的幼儿帮忙送回了“家”。

建构区里几个平时比较调皮的幼儿将玩具撒了一地,保育老师走过去,请他们将玩具归类摆好。几个调皮鬼兴致正浓,尽管他们有些不情愿,但是知道如果不收拾好,保育老师肯定会和李老师一样不“放过”他们,于是把玩具收拾得整整齐齐。

李老师则重点把守在美工区,指导着那边的幼儿做手工。

分析:大(一)班的三位老师协调一致,各有分工。主班李老师重点指导美工区,配班王老师重点指导理发店和益智区,保育老师重点指导结构游戏区。她们和幼儿们一起,共同遵守着区域游戏的规则,在幼儿有困难时适时介入,给予帮助。幼儿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三位老师都能及时给予幼儿正确的指导。在幼儿的眼中,三位老师对他们的言行都有同样的要求。幼儿们遵守游戏规则,他们有条不紊,玩得开心,玩得有趣,玩得有始有终。

情景二:大(二)班教室里,今天带班的是中年的王老师,幼儿们围成半圆形坐着, 王老师正和幼儿们一起商量今天开设哪些区域。讨论结束后,幼儿们面带笑容地纷纷进入自己喜欢的区域,开始游戏。

主班的王老师在各个区域间不停地来回穿梭,显得很忙碌。配班的李老师和建筑区的幼儿们在一起,今天建筑区的幼儿玩的是造楼房。不一会儿,玩具就撒了一地,李老师站在那里看着,并没有让幼儿们有序地摆放玩具。幼儿们用疑惑的眼光看看李老师,继续造楼房,地上撒满玩具……这时建筑区的幼儿发现王老师绷着脸严肃地来到了建筑区,他们赶紧捡起了玩具并分类摆放好。

保育老师手里拿着一块抹布,在各个区域的角角落落不时地抹抹擦擦,做着保洁工作。

分析:大(二)班的三位教师各有分工,他们对幼儿有着一致的行为要求,但是当配班的李老师发现幼儿有乱撒玩具的现象时,并没有及时阻止,幼儿见状更是无拘无束。这让许多幼儿感到很纳闷:王老师对我们一直很严格,做每件事情都要遵守规则,而李老师有时候要求我们规则,有时候却对我们不守规则的行为视而不见。这就导致李老师难以管理好班级秩序。

情景三:大(三)班的教室里,幼儿们也在玩区域游戏。当幼儿们安静下来时,主班老师宣布:“我们的游戏时间到了,现在开始区域游戏。”于是,幼儿们一哄而上,毫无秩序可言……三位教师仅在一旁看着。

游戏该结束了,幼儿们将丢得乱七八糟的玩具一通乱收,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这时,配班老师和保育老师开始整理玩具。

分析:大(三)班的三位教师是幼儿们区域游戏的组织者,然而游戏前,他们既没有介绍区域,也没有提醒规则,只是在旁边看着。游戏结束后,也没有引导幼儿整理玩具,而整理工作都留给了班级的老师。教师们没有发挥引导作用,没有让幼儿养成规则意识。

作为“2 +1”模式中的一员,教师之间既要明确分工,又要密切配合,每个人都应承担起自己在班级中的责任,发挥好“小分工,大合作”的精神。在一日活动的各个流程中,保教人员如果各自为政,那么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幼儿放任自流,造成管理上的困难。所以无论在哪一个时间段,班级里的三位保教人员都要明确分工,默契配合,相辅相成,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班级一定会秩序井然。

猜你喜欢

李老师王老师行为习惯
奇妙的旅行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该得奖的李老师
有趣的动物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宠物难伺候
难忘的“记者招待会”
李老师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