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家长资源,活化幼儿园博物馆课程
2020-11-13郭静丹
文 郭静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教师、家长和幼儿是一个合作的团体。教育是一种通过共同探索而进行的社群活动和文化分享,结合我园的博物馆特色课程,我们充分挖掘和利用家长资源,有效推进了课程的纵深发展。
一、参观、聆听——让家长走近课程
首先,要让家长意识到自己也是课程的参与者与设计者,要通过合适的宣传方式,改变家长的观念。我们创设与家长沟通的机会,通过各种途径,如家长会、家长学校、开放活动、亲子活动、网上交流等,向家长宣传博物馆课程理念,让家长明白他们的积极参与能给幼儿园的博物馆课程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我们还定期邀请家长入园观摩,如每天我们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时间,鼓励家长留在园内观察,参观“博物馆”活动的材料,了解幼儿在园的活动情况及博物馆课程的进度,同时开展一些亲子活动,让家长亲自参与博物馆课程,以激发家长的参与兴趣。
二、调查,收集——让材料丰富课程
每个幼儿的背后都有一个家庭。每一个家庭都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我园充分利用家长在职业、经历、兴趣、爱好、专业优势等方面的资源,协助教师完成博物馆课程的开发与完善。
(一)创设环境,家园协同
建立长效的收集机制是开设博物馆课程的关键,幼儿园在大门口创设“收集东,收集西”的收集倡议展板,加强家长和幼儿对“收集”的理解与认知,培养幼儿有益的兴趣与积极的生活态度。各班教师与家委会成员商讨,在各班教室门口创设“收集东,收集西”区角。我们提供几个纸盒,根据班级博物馆的主题,贴上各类材料的标签,如“瓶罐类”“线绳类”“纸盒类”“管子类”等,指导并发动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萌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因为只有幼儿面对感兴趣的事物,他们才善于去发现,乐于去收藏,并保持长久的兴趣。
(二)全面挖掘,共享资源
在博物馆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收集大量的材料及相关信息。如在创建博物馆时,教师们从不同种类、不同材料、不同功能等方面设计了调查表,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填写。教师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喜欢生活类的材料,如勺子、杯子、纽扣、鞋子、手套、帽子、衣服、发箍、包装袋等;有的喜欢玩具类的材料,如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奥特曼、娃娃等;还有的喜欢食品包装盒(纸)、瓶(罐)、游戏卡、门票等。教师汇总后再挖掘家长资源,并指导、发动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材料。共享资源的收集,不仅为教师组织活动提供了便利,也使家长真正走进了博物馆课程。
三、体验,服务——让家长融入课程
“家长助教”是幼儿园一直开展的家园共育活动,我们巧妙地将博物馆课程与“家长助教”活动结合起来,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博物馆课程的组织中来。一种是把家长“请进来”,利用他们的职业、兴趣、爱好、专业优势等,参与博物馆课程的开发;一种是和家长助教一起“走出去”,利用他们提供的场所和基地,为博物馆课程服务。
(一)“请进来”
根据教学活动的特点以及资源开发的情况,在组织博物馆课程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常邀请一些家长来园当“老师”,在体验式活动中,让家长融入博物馆课程。如中班幼儿收集了铁皮罐,我们邀请了当中学老师的佳佳爸爸来园助教“铁皮罐博物馆”活动。活动前,老师和佳佳爸爸一起探讨了活动开展的意义和组织环节,并通过家委会发出倡议,发动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种铁皮罐。活动时,当幼儿们看到自己收集的不同的铁皮罐时,都兴奋不已且兴致高昂。佳佳爸爸先组织幼儿们按照形状、高矮、颜色对铁皮罐进行分类,很快铁皮罐博物馆就创建好了。佳佳爸爸还组织幼儿们开展了玩铁皮罐游戏,在玩的过程中,他们或单独玩耍,或结伴玩耍,开创了不同的游戏玩法:垒高、打鼓、叠套……在进行铁皮罐垒高的过程中,幼儿们总是失败,在佳佳爸爸的鼓励和启发下,他们尝试自己解决困难。当桌子上的铁皮罐都垒完时,幼儿们兴奋地鼓起掌来,佳佳爸爸也为幼儿们的成功竖起了大拇指。活动后,佳佳爸爸说:“这样的博物馆活动非常有意义,没想到一个简单的游戏可以折射出孩子自主设想、操作验证、推翻验证、重设方案、获得成功的整个过程。一个小小的开瓶盖动作就是一个探索发现的过程,他们不仅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了新的发现:原来铁皮罐的盖子设计也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凹进去的,有的是凸起来的。”
(二)“走出去”
一般的假日小团体活动往往以组织游玩,丰富家长与家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往,融洽团体关系为主要目的。但随着课程意识的加强,我们更重视让假日小团体活动为课程服务,成为预设课程的前置、延伸部分或是一个必要的环节。如在“工具博物馆”活动中,幼儿们对木工工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经过了锯、钉、组装等一系列活动后,我们联系了文文的爷爷,走进了他的苗木种植基地,为幼儿提供了持续的博物馆主题活动:观察树木种类,研究不同种类树木的表皮和内部特征,测量不同树木粗细数据,研究树木年轮等。幼儿们在“工具博物馆”中,利用文文爷爷提供的木桩、木块、树枝等材料制作了木凳子、树枝小飞机等,在丰富的探索、研究、制作活动中获得了思考、探索、观察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的提升。
四、协作,反馈 ——让评价审议课程
主题活动结束后,教师很难对班上所有幼儿进行及时、全面的了解,但家长面对的是一个孩子,他们可以通过询问、观看幼儿作品等途径比较清楚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发展情况。因此,每当一个博物馆活动课程结束后,我们会及时向家长发放主题反馈表,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并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家长反馈的情况也为我们重新审议课程提供了依据。
中班博物馆主题课程《和纸玩游戏》反馈表
通过反馈表的形式,可以让家长了解在《和纸玩游戏》课程中幼儿与各种各样的纸展开的一系列互动:幼儿在撕纸和折叠纸的过程中直接触摸和感受纸的材质,了解不同的纸各自具有的特色;他们有机会探索和研究某些纸的来源,也能学会节约用纸,在废纸回收、利用再生纸的过程中懂得保护资源。更重要的是,幼儿可以真正地和纸玩游戏,如想办法让平面的纸立起来,用立体的纸变化出不同的空间。平凡的纸成为幼儿创作和游戏的素材,给予他们尽情发挥的空间,也方便家长了解幼儿的兴趣、所获得的发展等,从而更好地给予幼儿帮助和支持。
丰富的家长资源是活化博物馆课程的强大后盾,幼儿园将进一步探索博物馆家长资源,活化博物馆课程,最大限度地为幼儿的发展服务。教师应进一步树立幼儿的博物意识,引导幼儿广泛感知客观世界,感受人文艺术,提供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和途径,让幼儿参加活动;让家长在体验式的参与过程中,增进亲子关系,对博物馆活动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全面的支持,与教师建立平等、融洽、相互信任的关系。这种立体化的融合方式,既优化了家庭资源,也进一步提升了幼儿园博物馆课程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