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子宫内膜脱落细胞形态学与组织病理学诊断对比
2020-11-13王丕明许振宗
刘 洁 王丕明 李 云 许振宗
(武警山东总队医院检验病理科,山东济南,250014)
子宫内膜癌属于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为子宫内膜的恶性上皮肿瘤,多发于绝经后女性以及处于围绝经期的女性。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子宫内膜癌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且发病具有年轻化的趋势。据相关数据统计,在发展中国家中,该疾病的发病率可达30%以上,患者5年生存率为67%,而在发达国家中,发病率为21%,患者5年生存率为82%[1]。该疾病最为常见的症状便是阴道不规则流血。当前,临床对于该疾病的筛查方式有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但该方式在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厚度暂无明确的定论。MRI技术在诊断子宫内膜癌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受到设备,价格以及技术方面的影响,并不适宜将其作为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方式。本次研究以100例患者为对象,分析脱落细胞形态学的应用价值,详细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武警山东总队医院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年龄范围为37~65岁,平均年龄为(55.63±4.32)岁,给予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组年龄范围为38~65岁,平均年龄为(55.68±4.22)岁,给予脱落细胞形态学检查。两组患者在基础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患者均符合临床子宫内膜癌诊断标准[2];②意识清醒,可对本次研究进行良好配合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处于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女性患者;②合并重大心肝肾等疾病患者;③存在精神疾病患者;④中途退出本次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组织病理学检查;患者保持截石位,对阴道以及外阴进行常规消毒,使用宫颈钳夹持宫颈前唇,利用探针探明患者宫腔深度和方向,根据鞘套外径扩张至6~7号,使用生理盐水进行膨宫,使镜鞘和光学镜管间的空气排空,将宫腔镜缓慢置入,对宫腔进行观察,使用刮匙取出子宫内膜,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观察组为脱落细胞形态学检查;使用一次性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进行子宫内膜细胞取样,采集器主要有两部分构成,外部为直径3mm存在一定柔韧性的聚丙烯塑料管套管,内部为可活动活塞,活塞头部具有小型毛刷,可在宫腔内移动并搔刮,抽回活塞时,取得的子宫内膜会进入套管,获得一定量的子宫内膜组织,之后可按照相关流程进行制片,进行脱落细胞形态学检查。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出血量以及疼痛感。使用VAS量表评估患者疼痛感,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提示疼痛感越强。准确率=诊断准确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纳入SPSS18.0软件中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 检验,<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对比
2.2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出血量以及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 2。
表1 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对比 [n(%)]
表2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对比 (±s)
表2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对比 (±s)
?
3 讨论
当前宫颈细胞学的筛查策略正在不断改进,而子宫内膜细胞学筛查子宫内膜癌并未在临床得到广泛的运用,在子宫内膜筛查策略中也未形成业内共识。既往,诊断性刮宫属于患者绝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的主要检测方式,被认为是诊断子宫内膜癌的金标准。但因该方式属于非直视下的一种盲操作,在诊断局限性病灶方面存在一定的弊端[3]。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诊断性刮宫已不再是诊断该疾病的首选方式,逐渐被宫腔镜检查和子宫内膜活检术所取代,但诊断性刮宫和宫腔镜均属于子宫内膜癌的有创性手术,并不适合将其作为筛查手段,也不易被患者所接受,故寻找一种诊断率高,无创的诊断方式意义重大[4]。
有学者认为,子宫内膜癌患者体中的雌激素水平通常较高,宫颈容受性较为理想,子宫内膜取样器容易获得足量的样本,若具有取材失败的情况,通常与数次活检后宫内残留组织过少联系密切[5]。国外学者指出,对于组织学和细胞学异型性均较低的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极容易发生漏诊的情况,故对于存在子宫内膜嫌疑但不愿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的患者,子宫内膜取样器取材属于一种较为简单且有效的取材方式。正常女性子宫内膜脱落细胞较少,但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脱落细胞较多,分析原因与异常增殖细胞粘附性降低存在一定的关联。细胞学诊断的准确率虽不及组织学,在增殖症患者中,因腺体和腺上皮细胞增生,细胞重叠不清,难以与未分化癌细胞进行区分[6]。此外,子宫内膜炎症时腺细胞退变导致空泡,容易与癌细胞相混淆。故在涂片中具有不典型子宫内膜细胞需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于阴性诊断结果慎重对待,子宫内膜在受到体中孕激素,雌激素等周期性变化时,分辨其细胞学变化具有相应的难度。而对于宫角部和宫底等病变,使用子宫内膜刷进行取材可能会出现漏诊等情况,故对于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测结果为阴性,但临床症状较为明显的患者,建议使用宫腔镜检查进行病理学诊断,从而避免误诊和漏诊情况的发生[7]。
当前,越来越多绝经后女性进行激素代替治疗或者进行三苯氧胺治疗,需进行子宫内膜癌筛查的患者人数逐渐增多。绝经后女性因宫颈管狭窄,常规器械进入宫腔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通常需对患者进行麻醉,故子宫内膜取样器在此类患者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应用价值,在本次研究中,脱落细胞形态学观察与组织病理学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提示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可给予脱落细胞形态学检查。观察组患者出血量以及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0.05)。提示细胞脱落形态学检查能够降低患者的出血量,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更易被患者所接受。细胞脱落形态学检查出现误诊的原因主要为病灶较小,导致取材失败。
综上所述,细胞脱落形态学检查患者的出血量会显著低于组织病理学检查,在疼痛方面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具有较高的检测准确率,使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进一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