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桂精油乳液的制备及抑菌性

2020-11-11汪师帅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肉桂乳液储藏

汪师帅,朱 蝶

(武汉商学院 食品科技学院,湖北 武汉430056)

肉桂精油是从桂皮、桂叶、桂枝等部位提取而得,为琥珀色液体,香气强烈持久。肉桂醛是肉桂精油的主要成分,难溶于水和甘油,易溶于醇和醚类物质,能随水蒸气挥发,导致肉桂精油在食品中很难稳定存在[1]。肉桂醛也易发生化学降解,导致香味丢失,并产生异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应用[2]。

肉桂醛的抑菌性良好,对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肉桂醛能够使细菌的细胞膜破裂,使细菌在细胞分裂时产生畸变和异常分裂,从而对细菌的正常生长繁殖产生直接的抑制作用,导致其外观形态发生明显变化。此外,肉桂醛还能与细菌DNA发生相互作用,影响细菌DNA的正常合成,并能够改变细菌内部的离子平衡,导致细菌发生解体而死亡[3]。

作者通过将肉桂精油制备成水包油型乳液,一方面探讨了该乳液对离心转速、温度以及储藏时间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改变乳液中肉桂精油的质量分数,获得一系列不同粒径分布的乳液液滴。在此基础上,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对象,探讨乳液的粒径大小与其抑菌效果的相关性。本研究可为肉桂精油在食品加工中的有效应用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肉桂精油:深圳市鼎诚植物香料有限公司产品;中链脂肪酸(MCT,食品级):武汉博星化工有限公司产品;吐温80、司班20(分析纯):上海申宇医药化工有限公司产品;营养肉汤培养基(LB培养基,含有胰蛋白胨10 g/L、酵母粉5 g/L、氯化钠10 g/L):上海博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与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来源于中国医学菌种保藏中心。

1.2 仪器

DF-101Z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产品;CJJ78-1电子天平:上海越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产品;Zetasizer nano ZS纳米粒度分析仪:英国马尔文仪器公司产品;TG16-WS高速冷冻离心机: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产品;JY92-IIN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产品;YXQ-50SII压力蒸汽灭菌锅:上海博迅有限公司产品;HCY-123C恒温培养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产品。

1.3 肉桂精油乳液的制备

称取一定量的肉桂精油与MCT混合均匀,逐滴加入含有乳化剂的水中。整个实验在50℃水浴条件下进行,持续15 min。在乳液体系中,固定油相总体质量分数为5%,乳化剂(司班20∶吐温80=1∶3,质量比)质量分数为10%,水的质量分数为85%。为了得到不同粒径的乳液,可通过改变肉桂精油的添加量,使肉桂精油占整个乳液体系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5%、1%、1.5%、2%、2.5%。

1.4 乳液的粒径及PDI测定

采用纳米粒度仪Zetasizer nano ZS测定肉桂精油乳液的平均粒径及多分散系数PDI值,参数设置为温度25℃,散射角173°,折射率1.453。为降低多重光散射效应,测定前需用去离子水稀释溶液。实验重复测定3次取平均值,采用d4,3即体积平均粒径表征乳液粒径的大小。

1.5 肉桂精油乳液的稳定性测定

离心稳定性:将质量分数1.5%肉桂精油乳液于2 000~12 000 r/min的条件下离心12 min,观察乳液是否分层。若无分层,测定其粒径及PDI大小。每个样品设置3个平行。

热稳定性:将质量分数1.5%肉桂精油乳液分别放置在4、25、40、60、80℃的条件下处理30 min,测定其粒径及PDI大小。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

储藏稳定性:将肉桂精油乳液放置于4℃和25℃条件下储藏不同时间。每隔一段时间取样,测定其粒径及PDI大小。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

1.6 乳液的抑菌性测定

乳液的处理:以无菌水为空白对照,实验组为T-0.5%、T-1.5%、T-2.5%,分别对应乳液中肉桂精油的质量分数为0.5%、1.5%、2.5%。为了保证乳液中肉桂精油的质量相同,用无菌水将T-1.5%、T-2.5%分别稀释3倍和5倍,独立探讨不同粒径的乳液对细菌生长的抑制情况。

菌悬液的制备:用接种环从肉汤琼脂斜面上挑取一环活化后的受试菌至LB培养基中,37℃培养18~24 h得菌悬液。

动态抑菌曲线的制作:用移液枪准确吸取200μL菌悬液于离心管中,再加入1 800μL乳液或无菌水,混匀,静置0.5 h后放置于37℃培养。每隔一定的时间取样,测定样品在600 nm处的吸光度。每个样品设置3个平行。

1.7 数据处理

所有实验数据采用Origin 8.5软件进行平均值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肉桂精油质量分数对乳液粒径及PDI的影响

肉桂精油质量分数对乳液粒径及PDI值的影响,如图1所示。当肉桂精油质量分数从0.5%增大至2.0%,乳液粒径迅速从约50 nm上升至270 nm。随着精油质量分数进一步增加至2.5%,乳液粒径增加缓慢。PDI值是反应乳液均一性的重要指标。PDI值越小,乳液体系均一越好[4]。图中PDI值先减小后增大,在肉桂精油质量分数为1.5%时,PDI值达到最小,约为0.1。肉眼观察发现当精油质量分数<1%,乳液澄清透明,泛微蓝色乳光。当精油质量分数≥1%,乳液呈现均一的乳白色。乳液外观的差异是乳液液滴与光线作用的结果。当液滴直径远大于入射光波长时,主要发生光的反射,伴随光的折射、吸收和散射,呈现乳白色、不透明的外观;当液滴直径稍大于入射光波长时,则有光的散射现象发生,体系呈半透明状;当液滴直径小于入射光波长时,光可完全透过,此时乳状液呈透明状。因此,可从乳液外观粗略判断乳液粒径大小[5]。

图1 肉桂精油质量分数对乳液粒径及PDI值的影响Fig.1 Effect of cinnamon oil concentration on particlesize and PDI value of emulsion

2.2 肉桂精油乳液的离心稳定性

稳定性是评价乳液质量非常重要的指标,也决定了乳液的储藏条件、应用范围及有效期限[6]。如若乳液体系的稳定性差,在储藏过程中会发生乳液液滴聚集,出现絮凝分层现象。该现象出现的快慢可评判乳液稳定性的差异。此部分通过离心这一物理方式可加速这一变化,来表征乳液的稳定性。

实验中控制乳液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肉桂精油1.5%,MCT 3.5%,乳化剂10%,水85%,制备得到乳液,比较乳液经离心处理后粒径及PDI值的变化,结果如图2所示。经过不同转速(2 000~12 000 r/min)处理后,乳液的粒径基本维持在130 nm附近。离心转速的差异并不会导致乳液的粒径发生明显变化。然而,乳液PDI值随着离心转速增加而略微上升,说明高离心转速会导致乳液的均一性稍有下降。此外,通过肉眼观察发现乳液经不同转速离心后,均未出现絮凝分层现象。由此可见该乳液具有较好的离心稳定性,体系稳定性较好。

图2 离心转速对乳液粒径及PDI值的影响Fig.2 Effect of centrifugal speed on particle size and PDI value of emulsion

2.3 肉桂精油乳液的热稳定性

为了探究此肉桂精油乳液在应用及储藏时的温度条件,此部分实验将肉桂精油质量分数为1.5%的乳液放置于不同温度条件(4~80℃)下处理30 min,来判断乳液对热的稳定性。从图3可见,当温度低于40℃,乳液的粒径及PDI值基本不发生变化,粒径维持在130 nm,PDI维持在0.1。而在60、80℃条件下,乳液的粒径及PDI值陡然增加。表明高温会破坏乳液体系的稳定性。林丽萍等[7]利用司班和吐温系列乳化剂所制备的肉桂醛乳液在(54±1)℃条件下,贮存14 d后,出现了油析和白色沉淀。

图3 温度对乳液粒径及PDI值的影响Fig.3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particle size and PDI value of emulsion

此外,通过肉眼观察还发现乳液经过80℃处理后发生明显的分层现象。待此样品冷却,摇晃,样品又恢复均一的乳白色。司班20和吐温80属非离子型乳化剂,当温度较高时,乳化剂在水中的溶解度迅速降低而析出,体系发生分层现象。该现象称为起昙,温度为昙点。当环境温度低于昙点时,体系恢复澄清[8]。

2.4 肉桂精油乳液的储藏稳定性

为了探究此肉桂精油乳液的有效使用期限,此部分实验将不同质量分数的肉桂精油乳液置于4、25℃恒温条件下储藏不同时间,以乳液的粒径为主要评价指标,考察乳液的储藏稳定性,结果如图4所示。在4℃条件下,储藏1~5 d,各质量分数的肉桂精油乳液均能保持稳定,乳液粒径基本维持不变。在储藏第10天,各组乳液粒径均会发生不同程度地增加。高质量分数的肉桂精油(2.5%),乳液粒径从第7天开始增加。相比于4℃条件下所得结果,乳液在25℃条件下储藏稳定性可延长至10 d。如图4(b)所示,在储藏第10天,各质量分数精油的乳液粒径开始略微增加。由此可见,25℃更有利于该肉桂精油乳液的储藏。分析原因为精油在低温条件下易发生结晶,破坏乳液的界面膜,导致乳液颗粒的尺寸变大,均一性变差。此外,低温环境会降低乳液体系的热能,发生液滴少量聚集,亦不利于乳液的稳定性[9]。

图4 储藏时间对不同质量分数的肉桂精油乳液粒径的影响Fig.4 Effect of storage time on particle size of emulsion with different cinnamon oil concentrations

2.5 肉桂精油乳液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

为了探讨肉桂精油乳液的抑菌效果,选择上述制备的3种精油乳液T-0.5%、T-1.5%、T-2.5%,分别对应乳液中肉桂精油的质量分数为0.5%、1.5%、2.5%,乳液液滴大小为50、150、280 nm(见图1)。用无菌水将T-1.5%、T-2.5%分别稀释3倍和5倍,以保证乳液中肉桂精油质量分数相同,独立探讨乳液粒径和抑菌情况的相关性。肉桂精油乳液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情况,如图5所示。未添加肉桂精油乳液的空白组中,吸光度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一直增大。从生长曲线来看,大肠杆菌生长并未经历调整期,而直接呈指数式增长,生长良好。与空白组相比,乳液组的吸光度则持续下降,仅仅在培养初期0~1 h,乳液组的吸光度大于空白组,这是少量乳白色的乳液对光的散射所致。含有肉桂精油的乳液组均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性能[10-11],且T-1.5%组抑制效果最佳。由此可见,肉桂精油乳液粒径的不同会对大肠杆菌的动态抑菌曲线产生差异,在乳液粒径为150 nm时抑菌效果达到最好。王婧等[12]发现采用吐温80所制备的氯代肉桂醛纳米乳,平均粒径为15.88 nm,抑菌活性提高了50%~200%。

图5 肉桂精油乳液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Fig.5 Inhibitory effect of cinnamon oil emulsion on Escherichia coli

2.6 肉桂精油乳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

肉桂精油乳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见图6所示。空白组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经过约15 h的调整期后,开始迅速增长,生长状态良好。而乳液组在整个培养时间内(0~22 h),吸光度几乎维持不变,且在5 h后,吸光度明显低于空白组。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肉桂精油乳液的作用下完全无法生长。对比乳液组发现,T-1.5%的抑制作用最强,T-0.5%和T-2.5%的抑制作用相差不大。要达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好的抑菌效果,乳液的粒径为150 nm。对比图5和图6可得,肉桂精油乳液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要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析原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厚;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薄。细胞壁组成结构的不同引起了抑菌效果的差异[13]。肉桂精油可通过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细胞膜,损伤DNA而发挥抑菌作用[14-15]。

图6 肉桂精油乳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情况Fig.6 Inhibition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by cinnamon oil emulsion

3 结语

作者首先通过改变肉桂精油的添加量(质量分数)0%~2.5%,利用司班20和吐温80为复合乳化剂,制备出粒度范围在50~280 nm的乳液。随后探讨了离心转速、温度、储藏时间对肉桂精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乳液经2 000~12 000 r/min离心处理,粒径维持不变,稳定性较好。在高温条件下(60、80℃),乳液粒径显著增大,且出现分层现象,而在温度低于40℃时,稳定性较好。相比于4℃,乳液更适于在25℃条件下储藏,储藏10 d以内,乳液的粒径维持不变。最后,通过比浊法探讨乳液的粒径与抑菌性质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当乳液粒径为150 nm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本研究中通过乳化法提高了肉桂精油的稳定性,并探讨了乳液的抑菌性,可为后期在具体食品体系中的防腐杀菌应用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肉桂乳液储藏
肉桂精油和肉桂醛的抑菌、抗氧化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研究
体寒的人吃点肉桂
藜麦蛋白Pickering乳液在新型果蔬酱料中的应用研究
肉桂全身都是宝
肉桂油提取设备及生产工艺研究
胡萝卜冬季储藏注意事项
防晒,终生功课
桃如何储藏
便于储藏的美味
每天你只涂两次乳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