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教育”背景的初中物理教学探析
2020-11-09高春玲
高春玲
摘要:随着现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整个世界逐渐被网络连接成了一个整体。许多信息资源以及一些时事新闻,可以通过上网查询获得,增加了信息获取的便利性。与此同时,这也推进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现代教学不断的融合,使得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逐渐增强。而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运用,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好处。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巧借信息技术,从而不断地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活力。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物理;教学探究
1 互联网+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重要性
1.1符合新课改的理念要求
互联网+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体现了新课改物理教学的理念和思想,通过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可以改变传统的被动式教学理念,拓宽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途径和渠道。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前提,将信息技术融入到物理教学过程当中,克服传统物理教学中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教学枯燥的问题,通过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有利于培养学生个人能力
初中物理学科包含许多的科学理念和思想,如能量转化和物质构成等知识具有内容多、难理解的特点,这对于刚刚接触物理的学生来说,对于物理概念的理解会存在一定困难。通过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平台,把网络上物理知识进行资源整合,实现资源共享。教师还可以应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直观的展示科学知识,让科学知识更容易理解,让学生把对于科学知识理性的认识上升到感性的认识上,增强初中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基于“互联网+教育”背景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2.1 利用“互联网 + 教育”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因此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概念和规律又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这就说明实验很重要,但是有些实验因为实验现象不明显,学生就很难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物理规律。还有些实验观察和纪录时间比较长,就会占用有限的课堂时间,使教学任务很难完成。如果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不做实验,就会给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带来困难。时间久了学生就会感觉到初中物理很难,对物理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如果利用“互联网+教育”教学就可以将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生动有趣,而且实验现象明显,也节约了课堂做实验的时间,使课堂效率提高内容丰富。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透镜》这一课时,学生只能通过平时生活中的观察来想象照相机、投影仪的成像特点,再进一步得出它们的工作原理,这样就会给学生学习上带来困扰同时感觉到枯燥乏味。如果运用“互联网+教育”中的“教学助手”软件将照相机和投影仪的工作原理制作成动画讲解,就能使枯燥的物理问题趣味化,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节的教学中,学生按照课本的实验操作,由于环境条件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所致,很难观察到像的特点,这时可将该实验做成微课或者flash动画,像的各种变化就显而易见了,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掌握成像规律,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2 促进师生互动
课堂上的互动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也能够通过互动将自己的疑问表达出来。多数初中物理课堂都存在课堂氛围沉闷,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昏昏欲睡的情况,只有少数课堂学生会具备较高的积极性。将信息技术配合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物理课堂教学,一方面生动有趣的演示或者课件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改善课堂氛围;另一方面也能够为教师创造更多的提问机会,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暴露问题所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够真正做到保障学生主体性,以学生的积极思考实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有效保障。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使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也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不然只是原有宣读对象的转变,并不会达到真正改善课堂氛围促进师生互动的目标。
2.3 应用互联网工具为学生提供协作式学习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资源可提供大量教学资源,将课本中死板的知识点进行充分的展示,教学引导学生自主的从互联网中汲取知识,并主动将信息进行处理,可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例如,在学习初中物理大气压强的过程中,本节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在真空环境中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需要得到一个相对真空的环境。教师可查找互联网视频资源,和学生一同观看马德堡半球实验,发现其中的规律,由此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应用互联网资源,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了基础保障和快捷的技术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教学资源,提升了教学质量。
3结束语
总之,运用“互联网+教育”教学,加大了课堂的知识容量并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使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变得高效、方便和灵活。同时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也增进了许多,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教学活动变得活泼。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互联网+教育”更能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更愿意去继续探索,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周文芳. "互联网+"时代初中物理教学中"个性化学习"的实践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8(3).
[2] 张金高. "互联网+"時代初中物理教学中"个性化学习"的实践研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 013(013):109.
[3] 刘建福.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物理自学指导与精细化教学的策略[J]. 新课程(教师版), 2019, 000(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