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2020-11-09李春生
李春生
摘要:电子工程专业是一门受欢迎的本科专业,它培养具有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基础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这些人员能够参与各种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如何培养创新的,面向应用的电子工程人才是大学亟待研究和讨论的话题。基于笔者多年的从业经验,本文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电子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关键词:电子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思考
一. 引言
电子工程专业建设的任务是遵循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培养电气工程和电子学的基础知识,掌握某些现代通信理论和技能,应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收集和处理技术等。 根据广泛的专业领域和实际需求,可以对智能电子系统进行全面的设计和研究,确保在电子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的先进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二.现状分析
当前,电子工程专业的教学,实验和科学研究活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理论课程的内容已经过时,与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无关。目前,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主要侧重于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趋势无关的模拟单元电路和中小型数字集成电路。与目前 IT 产业大规模集成电路器件高速发展和应用的趋势严重脱节。学生通常会认为他们所学的知识并不是真正有用的,而他们真正需要的知识还没有得到学习。
(2)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没有有机的联系,没有统一的,明确的目标。在模拟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电路和射频技术的理论课程内容,实验和课程设计之间,没有形成一个梯度,并且存在一些迭代。在数字电子技术,数字系统设计和集成电子系统设计中也可以看到这种现象。
(3)练习环节的内容和手段比较简单。主要体现在:首先,实验课程是理论课程的附属课程,实验课很少。其次,大多数实验都是经过确认的实验,没有反映实际工程设计的问题,也没有反映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第三是实验内容要求单一,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第四,各种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实习等实际联系与毕业设计联系不紧密。
(4)中年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乏知识和对新技术的掌握。青年教师理论性太强,缺乏实用的系统设计经验,尤其是在模拟电路设计和数字电路设计方面。许多年轻的老师从高校毕业,直接在高校任教。没有产品生产和系统设计的经验,也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优化措施
(一) 积极转变教学内容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电子工程专业课程中,学校和教师必须根据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及时调整教育内容,使教科书和实践的内容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对于理论课,学生可以根据当前课程设置相关主题,例如DSP技术和应用,数字集成电路以及电路集成设计和应用,从而进一步扩展专业视野。。
(二)选择多种实践教学方法
在电子工程专业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除了案例研究之外,实践主题还可以分为几种类型:任务中心型、项目中心型、训练中心型及问题中心型。 另外还包括案例中心型、体验中心型及复合类型。例如,在“ C语言程序设计”这章节学习中,给学生一个“矩阵运算”的实际问题,并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每个组必须抽象出数据的逻辑关系和存储结构。在给定时间内提供算法。 这种方法更着重于学生的身体,打破了传统的教育范式,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三)实践教学师资团队建设
为了使实践教育满足对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有必要提出教师自身实践技能的新標准,并加强实践教师队伍的组成。优化教师团队对于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尤为重要。因此,有必要通过鼓励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并根据实际教师的标准制定与工程实践经验相对应的激励政策,以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对实际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对模型的修改,使实践教学人员具有更高水平的完整标准,因此教师需要扎实的科学课程和跨学科理论、实践知识。
四.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分析得到,应用型本科教育成为本科培养单一学术性人才的重要方式,成为长期且繁琐的工程。当前,我们正处于发展的初期,我们必须尽力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 以应用为重点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强调实用性,工程性和应用中心性,在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教育改革,加快电子工程人才培养,并朝着适应社会需求的良好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义. 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之我见[J]. 福建质量管理, 2016(3).
[2]林鸽. 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J]. 信息系统工程, 2019, 000(005):165-165.
[3]赵丽萍.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 轻松学电脑, 2019, 000(024):P.1-1.
[4] 王艳春 . 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J].淮海工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11):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