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棋启蒙教育对儿童情商培养的价值研究

2020-11-09罗冰菊段晓曦杨元超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40期
关键词:启蒙教育

罗冰菊 段晓曦 杨元超

摘要:围棋对儿童情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低年龄阶段更是儿童情商发展的关键时期,情商更会影响智力的发展。围棋启蒙教育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更有利于学生情商的发展。围棋启蒙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儿童的情绪控制、沟通交流、自我认知和共情能力的提升。本文就圍棋启蒙教育对儿童情商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期能为围棋的启蒙教育提供帮助。

关键词:围棋;启蒙教育;儿童情商;

围棋项目历史悠久,是人们常见的娱乐和竞技活动。它是科学、文化、艺术、竞技等多种内容的集合,兼具多种功能。早在2001年政策就鼓励学校积极组织围棋活动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日本甚至把围棋五得列入围棋教育大纲。[]围棋对儿童陶冶情操、改善人际关系、开拓智力、调节情绪、增强记忆力以及意志力、控制力、注意力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情商,简称EQ,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情商是个人涵养、是心灵力量,更是如何构建人际关系、控制个人情绪以及自我激励培养的动力。[]有心理学家谈到了情商对于生活的积极影响。而后来的很多研究也表明人们的成功幸福因素并不取决于智商而是情商。[]情商教育有助于儿童在情绪和人际关系处理的技巧和能力的提升。情商教育对于儿童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围棋对于儿童情商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启蒙围棋是对儿童进行情商教育的重要媒介。

一、围棋启蒙蕴含丰富的教育内涵

围棋起源于中国,古代常称“对弈”,是棋类项目的鼻祖。围棋的诞生距今约有5000年的历史。西晋张华所著《博物志》中记载:“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围棋的早期记载虽为传说,但却可以看出围棋诞生是以教育为目的。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围棋已经开始流行,文献中也出现了一些较为详细的记载。三国两晋时期,围棋开始发展壮大。大约在隋唐时,围棋开始向朝鲜和日本流传。而到了唐宋时期,围棋的迅速发展,还产生了不少的文学作品。而今,韩国和日本的围棋在不断的发展,中、韩、日三国,在围棋的发展上逐渐呈现出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随着围棋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围棋开始走向国际的舞台。

围棋大师陈祖德曾谈到“现在是中国围棋发展的大好时期”。近几年,随着围棋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关注初级围棋学习者。有专家认为学围棋有利于学习者个性的塑造、智力的开发、情商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从另一方面来说,围棋启蒙的不断兴起,也有利于中国围棋持续健康发展。

围棋启蒙教育是针对6-12岁儿童,以科学理论为基础,利用趣味为主的引导方式,螺旋式呈现围棋知识,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围棋启蒙教育关键在于,关注儿童情商发展的关键阶段,开展训练。在儿童关键期对孩子的围棋进行启蒙教育,有助于潜能的开发。

围棋启蒙对促进儿童的心理素质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就围棋的普及层面而言,教育功能尤为明显。[]围棋具有“益智教化”“陶冶性情”的功能[],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教育内涵。2001年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在学校开展“围棋、国际象棋、象棋”三项棋类活动的通知》中就明确指出:学校积极倡导围棋活动,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日本甚至把围棋五得列入围棋教育大纲。[]由此可见,围棋对人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二、儿童情商教育的意义

首个使用“EQ”的人是心理学家巴昂。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就将情绪智力理论在《情绪智力》一书中进行了很好的诠释,书中谈到:“成就和幸福生活来源不是智商而是情商。”而后来的很多研究也表明人们的成功幸福因素并不取决于智商而是情商。[]在低年龄阶段对儿童进行情商教育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情商教育可以帮助儿童获得运用情绪,了理解和感知自我情绪变化、调节消极情绪、理解他人情绪变化、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或能力。因而,能够获悉情商教育的推广,对于低年龄阶段的儿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情商是人的思维、观念、情绪、情感、性格、心理、意志等方面的综合反映。在低年龄段孩子中开展情商教育,旨在帮助孩子增强自我情绪管理、提高注意力和控制力、增强交际能力等技巧。通过这样的细节培养逐渐让孩子养成自我情绪管理的习惯,从而培养孩子的内在力量。情商是决定人一生的发展,但情商并非不是与生俱来的,主要靠后天的培养,因此在儿童情商培养的敏感期对他们进行情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情商通常整合为五个方面:①自我学习认知行为能力;②自我控制情绪管理;③自我激励;④认知他人情绪;⑤人际交往关系管理。相关科学研究表明,围棋教育可以大幅提高儿童的情商水平。[5]相关数据表明儿童学习围棋后,处理事情时能够学习控制自我的情绪、把控全局的进展,处理好人际关系。虽然情商教育的方式很多,而围棋启蒙教育对儿童情商发展的影响有显著的效果,因此围棋是众多选择中的最佳方式之一。

三、围棋启蒙教育对儿童情商的价值

学习围棋的过程中,儿童可以在棋局中结识良师益友,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拓宽视野,了解更多课堂以外的知识。围棋中的布局,有声有色的战斗纠缠、生死的搏杀,风云变幻的形势,牢牢的吸引着他们。[]有关研究表明,围棋对于儿童情商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儿童学习围棋后,处理事情时能够学习控制自我的情绪、把控全局的进展,处理好人际关系。在棋局中他们能够学习如何控制自我的情绪、提升自我认知能力、与他人沟通能力和认知他人情绪的能力。儿童学习围棋后,处理事情时也能够开始控制自我的情绪、把控全局的进展,处理好人际关系。

(一)围棋启蒙教育利于培养儿童的情绪控制能力

低年龄阶段的儿童,通常都会很轻易地表达自己所有的情感,展现所有的活动意向,导致儿童情感克制情绪的能力普遍低下。常常表现为坐不住,耐不住性子,无法承受压力,容易出现心理不平衡、情绪不稳定,甚至影响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儿童在棋盘中对弈,能锻炼自己的抗压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围棋中的棋局形式的多变,险象环生,需要下棋者拥有较强的情绪自控能力。

在围棋的棋局中需要不断地提高承受各种情绪变化的能力。在棋局对抗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沉着冷静的判断棋局的形式变化,在情绪失控和情绪表露中汲取教训经验,学会控制自己的心境。棋局中的经验不断的影响儿童,对弈中总结经验,逐步的将这种情绪控制能力內化,从而影响他们的性格,让他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来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情绪的有效控制有益于儿童的成长,是协调管理人际关系的保障,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认识和融入世界。

(二)围棋教育有利于培养儿童自我认知能力

人们对于自我的评定往往来自于其他人的评价或是情感态度的体现,而儿童对于自我的认知通常来源于原生家庭的情感态度。大多父母对于孩子都是宠爱或者过于严厉的态度,难以均衡对孩子的情感态度,最终导致儿童对自我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比如:欣赏、赞美、包容,或是完全相反的:打骂、指责、挖苦。所以从父母或旁人得到“我是谁”的评定存在错觉。因此通过其他方式的干扰、培养儿童的自我认知能力是很重要的。

围棋启蒙训练没有语言,却甚于语言的力量,是弈者之间充满趣味的思维碰撞,能合作学习共同成长。围棋也可说是游戏与教育的结合体,更加适用于喜爱游戏趣味的儿童,更有益于儿童的自我认知能力的提升,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围棋既是运用元认知策略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元认知能力的过程。[]元认知的过程可以等同于儿童自我觉察、自我反省、自我管理评价、自我情绪调节的过程,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进行加工的过程。在下棋过程中,棋局是瞬息万变的,顺境与逆境的转变就是在一子之间,面对围棋棋局的巨大变化,就要求去弈者在整个对弈的过程中,对自我的认知进行评估和监控,对自己的作战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对弈的过程中学会欣赏别人的同时,加深对自我的认知,在实战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三)围棋教育有助于提升沟通交流能力

心理学家托马斯·欧嘉瑞提出,儿童性格孤僻,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性格孤僻直接导致儿童不敢与他人沟通协商、胆小、拘谨、朋友少等人际交往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实质是儿童缺乏沟通交流能力。日本学者横内猛也曾提出围棋是增强青少年甚至幼儿沟通的良好工具。沟通交流影响着儿童成长的方方面面,缺乏沟通就会容易产生误解,随着信息时代快节奏的到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就显得更为重要。但沟通能力并不是人生而具备的能力,需要后天的锻炼。

围棋启蒙教育中提到了沟通的重要性,围棋中的“谈”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双方信息的交换,对弈中有效的信息交换才能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围棋中的“禁着点”、“连接”、“沟通”都是沟通的方式,能在对弈中提升沟通交流的能力。

(四)围棋启蒙教育有利于儿童共情能力的发展

一些孩子在家庭中,是家人最疼爱的宠儿,使得他们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认知,不会尝试换位思考,难以感知他人的需求与关爱甚至无视他人。同时,共情能力的培养也影响着儿童情绪的控制力,两者相辅相成。儿童共情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他们更好的融入社会集体,与他人良好的相处。同理心也是与人交往、人品行的关键所在。西蒙斯涅克在Ted演讲中提到“围棋是一项需要同理心的运动”。

通常儿童在缺少引导时,他们会陷入自己的主观意识,难以分辨客观事实。而围棋中的对弈也是与人相处的一种特定形式,当与不同性格的对手对弈时,采取不同的策略,每一步落子都是对对方心理活动的一种猜测。下围棋就是一个追求子效的过程,每一步棋的效率都比对手高,才有赢棋的保证,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分析对方的每一步棋,这就要求儿童做到感同身受、换位思考,这两者也是共情能力的体现。

围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更是人类智慧的展现,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启蒙围棋尤其对于儿童情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是儿童情商发展的需要,更是促进启蒙围棋持续性发展和启蒙围棋体系、系统化的需要。因此,扩大围棋的传播与普及,这是儿童情商发展的需要。在小学课堂中的中国作为围棋的发源地,对于围棋启蒙教育的普及应该更具优势和必要性,应全面的推广普及启蒙围棋,提升围棋在课堂中的使用频率。启蒙围棋的不仅可以促进儿童情商的发展,还可以丰富学生文化生活。除此之外,围棋是智力、体力、品质、意志等多种能力锻炼媒介,而启蒙围棋又是围棋的基础部分。

参考文献

陈更昌.在高校体育专业开设围棋课的可行性与作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S1):146-148.

李亚男.浅谈提高儿童情商的必要性及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7):221.

常伟,李仁熙,周伟.围棋教学对青少年情商(EQ)发展和围棋学习效果的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49-150.

王业程.围棋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结合发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7):25-27.

刘颖.论棋类项目的教育功能[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1):71-72.

陈学升.开发围棋校本课程发挥课程育人功能[J].中国教育学刊,2013(S4):82-83.

陈更昌.在高校体育专业开设围棋课的可行性与作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S1):146-148.

常伟,李仁熙,周伟.围棋教学对青少年情商(EQ)发展和围棋学习效果的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49-150.

韦克甲,吴雪梅.围棋教育—中小学生情商素质教育的法宝[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28(11):57-59.

王建新.高校围棋教育论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S1):200-201.

猜你喜欢

启蒙教育
小学数学逻辑启蒙教学分析
儿童启蒙教育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
节奏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儿童诗歌启蒙教学发展语言能力的探索
如何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古筝启蒙教学中技法训练探讨
内联外延,巧妙衔接
幼儿钢琴启蒙教学办法探究
图书馆儿童启蒙教育分析
幼儿舞蹈启蒙教育的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