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方式选择

2020-11-09赵众

健康大视野 2020年20期
关键词:手术方式疗效

赵众

【摘 要】目的:是为分析出了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采用到了AOT的钢板固定8例,三叶钢板的固定有24例,解剖钢板的固定有10例,鞍形缝合7例,尼尔氏四节段骨折脱位4例,治疗到肱骨近端骨折53例。2例肩袖脱离伴骨质然后减少,然后进行了一个固定的重建,有11例自体骨移植。结果:53例随访6年。45.26%所有骨折都在8周左右然后愈合。在这种情况下,肱骨头坏死发生了。11例均与植骨融合。4例肩关节功能良好,行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SONSTAT-Molly绝对评分方法评估的功能良好良好7.5(4/53)、X56.6(30/53)、3.8差异(2/53)和良好 X88.7 (47/53)。结论:软组织修复和功能锻炼的手术方法,强调到一个正确选择,这样才可以提高到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

【关键词】端骨折;手术方式;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20--02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国内的发病率为2.5%,国外文献中发病率超过4~5。移位的骨折需要进行手术的治疗。年轻患者通常是因为高能创伤的结果,而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可能因轻微创伤而遭受了重大的一个损害。社会的老龄化在不断变多,骨折的发生率也在逐渐增加。这些年来肱骨近端骨折的研究变得越来越多,可以治疗到肱骨近端的骨折,尤其是可以治疗到不稳定和粉碎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方法也越来越多。依据近期的一些文献,对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进行了一个详细的综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53的情况下,有21名男性和32名女性。年龄从17岁到81岁不等。24例在左边,29例在右边。术前对所有的患者进行一个肩胛骨透视的检查,并还要对33例患者进行一个CT检查,这样才可以确定到肱骨近端骨折的类型和骨折结节的移位。从受伤到手术的时间是3~12天。

1.2 方法

颈部肌间沟阻滞麻醉。利用到了三角肌和胸大肌之间的间隙,骨折复位的时候应该要保持到正常的颈干角度和肱骨头高度。克氏针应该暂时的固定在骨节上。依据结节状骨量的骨折类型、完整性和骨质量,采用到了三叶钢板(24例)、梅解剖钢板(10例)、AOT钢板(8例)以及自制的简易鞍形关节(7例)稳定骨折。采用到单期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治疗四部分骨折脱位骨质疏松症有4例。可吸收钉或钢丝锚用于重建肩袖脱离和骨量移位。11例骨缺损患者植入自体髂骨。手术后,可以进行常规负压的引流,悬挂固定前吊索,固定支腿。

1.3 观察项目

依据骨骼固定和软组织修复的牢固运动,逐步的进行。手术后第一天,受伤的肢体进行被动摆式运动和屈伸式运动。六周后,取出x光片这样才可以确认到胼胝体的形成,并对受影响的肩部进行主动功能锻炼。2~3个月来,肩关节在积极的扩张,功能锻炼也在逐渐的进行完善。

2 结果

53例随访了26~45个月左右,大部分的骨折6~8周还没能够愈合,11例植骨融合。体格检查和透视正投影操作后的胸腔镜体位。在这两例中,有四部分骨折愈合,但肱骨头缺血性坏死。随访4例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6~40个月,肩关节的功能较为良好,x光片显示假体位置良好,无半透明松动。疗效采用莫莉定值评分法进行一个详细的评价,总分为100分,疼痛占了15分,其中2例为 Neer四部分飞人骨折,骨质疏松还没有达到牢固的固定,1例功能锻炼不良,肱骨头坏死。在二次重建之后2例肩袖脱落、骨量偏移有效。

3 讨论

肱骨近端骨折的外科修复从不同的固定方法到肱骨头置换各不相同。在下一组中,笔者认为AOT型钢板的横向部分又宽又厚,可塑性比较差,骨折切开复位内进行固定,结节骨折块复位固定不稳定所需的软组织切口范围大,钢板放置过高也可能会导致了肩峰下冲击,肌腱磨损,影响到了肩关节外展的功能。三叶钢板薄且比较容易成型。使用的时候,三翼片分别涂覆在挤压骨的内侧和前部,这是适用于第三和第四部分骨折的固定合力Unul。对因为大量的骨折块分散的Neer四部分骨折,肱骨股骨颈骨折发生骨折和缩短,这使得从肱骨近端到骨折复位很难完全的恢复其解剖形态。此时,选用到塑料和涂层三叶钛板仍能可以有效的固定到了骨折的位置,有利于关节功能的锻炼。一些学者还采用到了锁定钢板结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取得一个较为良好的效果。病人骨折复位后的稳定性好。手术的时候依骨折端采用克氏针简易鞍缝线固定张力带。它具有了方法简单、软组织解剖以及侵袭少等一些特点。适用在开放性骨折和第二、三部分骨折。我们认为肱骨近端是比较严重的粉碎性骨折,尼尔氏四部分骨折脱位,特别是骨折和肱骨头,骨质疏松症分工严重,很难进行的手术复位和固定。如果预期肱骨头坏死,选择第一阶段人工肱骨头置换,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骨折的暴露应该要基于适当分离的原则。大结节和小结节的肩袖附件不能进行剥离,这样才可以保护到了肱骨头的血液供应。无论是内固定还是人工肱骨头的置换,关键的软组织修复手术是正确复位和有效固定肩袖止点处的一个骨量。本组骨折暴露复位的过程里,2例肩袖损伤和过度剥离。锚定用于内固定过程中的补救性重建,在骨折愈合的过程里然后移除,并恢复肩关节外展功能。本组2例肱骨头坏死完全愈合,1例肩关节活动度恢复不良。因为功能的锻炼不足,这表明肱骨头坏死的吸收来自不同重量關节轴承中股骨头坏死的病理变化。

早期功能锻炼应该要以术后内固定的稳定性为主要的一个基础,可有效的防止到了关节囊和肌间粘连导致肩关节僵硬。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后,骨折不愈合和肱骨头坏死也是常见的并发症。人工肱骨头置换的并发症主要是肩关节不稳定和肩袖损伤。手术中应该要检查前、后和肱骨头的稳定性恶化。截骨术中,肩袖应该被损坏,这样才可以防止到它太低或太向后。因此,对年轻患者的疗效评价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马明太, 付中国.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的决策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9(7).

王锟, 郑世军, 张大伟, et al.内侧柱支撑重建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J].医学新知, 2019(1).

王锟, 郑世军, 张大伟, et al.内侧柱支撑重建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J].医学新知, 2019(1).

杨敏捷, 罗素梅, 胡斌, et al.三角肌T形切口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3):304-305.

猜你喜欢

手术方式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老年重症胆管炎42例手术治疗体会
探讨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3种手术方式的适应证和临床疗效
脐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
不同术式对子宫肌瘤患者生殖内分泌激素影响的研究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与开放手术疗效比较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