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长”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功能及实现
2020-11-09罗小清
罗小清
摘要:“教学相长”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意义。“教学相长”思想的发挥,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因此,充分重视对“教学相长”思想的挖掘,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实现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对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意义重大。
关键词:教学相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7-0160-03
习近平在2018年9月10日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历史沉淀中,积累了众多的教育经验和教育理念。其中,“教学相长”思想是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对当今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具有借鉴作用。
一、“教学相长”思想的提出及其落实情况
作为中国传统教育的精华,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特别是在社会变迁过程中,“教学相长”思想不断发展和丰富,引导着我们进一步思考“教”和“学”之间看似矛盾对立实质相互促进的关系。
“教学相长”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通过对“教”与“学”的阐述,揭示“教”与“学”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关于“教”与“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众多先贤智者有不同的见解与看法,如韩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中没有绝对的权威,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的。教育家陶行知提出“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所化。教育总是相互感化的。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在陶行知眼中,教育是互相感化的,可以在感化过程中达到改造的目的,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是可以互相学习进步的。但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往往很难达到“教学相长”,教学方式比较单一,通常以教师为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变成了被动学习者。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忽视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可能实现师生民主平等,也不可能实现“教”与“学”的互动交流。 因此,要想真正实施“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实现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首先就需形成关于“教学相长”思想的认可,从内心接受“教学相长”思想。
二、“教学相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学校教育在各种教育环境中居于主要地位,具有奠基性、系统性和创造性,是其他教育类型不可比拟的。而“教学相长”思想作为一个重要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重要地位。教师与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两个重要主体,“教学相长”思想功能的实现对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健全学生人格、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规约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有利于实现良好的教学
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所提倡的教育模式,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削弱了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往往会导致學生进入自发性、盲目性的探索过程。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引导作用能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引。在科技信息网络发达的社会,教学的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知识传播途径由原来的“一对多”传播途径转变为“多对多”,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纳新知识,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力,实现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时代发展要求相协调。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主要体现在知识、技能和品德这三个方面。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的同时增长对教师专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教师所具备的知识能力既包括所教内容的一般文化知识方面,更包括作为教师职业要求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而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有助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安排、问题探讨的启发性等方面不断进步。除此之外,教师具备尚学、崇善、反思等优良品德,有利于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同时能提高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和自身专业的发展水平。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社会背景下,教师只有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专业发展水平,才能紧跟时代潮流,实现自身与社会的同向发展。在贯彻“教学相长”思想的过程中,充分地发挥教师的引导功能,从而实现教师专业教学水平的发展。
(二)更新教育观念,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在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所倡导的教育模式中,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往往会被忽视,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培养。
在“教学相长”的教育模式中,要充分认识到,教师是起到引路人的作用,绝非是学生发展的主导者,学生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对学生要起到很好的指引作用,而学生要明确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打造新课改的课堂模式势在必行。
纵然,“教学相长”思想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提出,但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始终没能占据主流的地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始终占有绝对的权威,而“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要求的提出,要求师生之间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的和谐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放下身段,与学生平等交流,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思想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的指导作用、专业发展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个体性成长同向进步。因此,就必然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三)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关系,而师生关系的发展也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产生影响。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强调师生之间双向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就是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在新课改中,要倡导发扬课堂教学民主,促使这一关系得以有效建立。
教学民主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教育过程中的体现,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要求。教学民主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树立和谐的教育理念;同时,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成长,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从而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教学相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
中央16号文件以及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强调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上实现创新。”“教学相长”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相互促进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要实现“教学相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需要师生共同努力。
(一)教师要加强专业素养,树立榜样意识
1.教师要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问题解决问题。而新理念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给予了教师更大的发挥空间。“情景教学”“游戏化教学”等教学方式促进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养提升,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情境或者游戏的潜移默化中实现“教”和“学”的相得益彰。“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更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
2.教师必须善于把握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属于理论内容,需要教师通过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与学生之间架起沟通互动的桥梁,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想实现“教学相长”,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将枯燥空洞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将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的精神意识,要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3.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直接面对学生,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端正自己的行为,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正如教育家叶圣陶所言:“教师的人格魅力可以直接对学生产生无言的持久的影响。”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优良的教风对实现教学相长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要想发挥教师的正面示范作用,教师就得对自己的品质和行为有所要求,通过自身的正面行为来影响学生。相对于空洞枯燥的理论说教,活生生的例子更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促进教学相长的实现。
(二)大学生要发挥自觉能动性,实现个性发展
實现“教学相长”,既要求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同时更要发挥大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只有两者相互作用,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1.提倡大学生以新式学习方式取代旧式学习方式
作为学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改变过去那种传统的被动式的学习方式,让“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成为主要学习方式,充分实现自身个性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自觉地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来实现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
2.实现“教育”到“自我教育”的转变
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仅仅有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更需要学生自己发挥独立自主性、主观能动性和主动积极性。实现由“教育”到“自我教育”的发展,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如果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的理论知识,没有进行自我教育的内化,进而在外化为实际行动,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得不到发挥,因此,将教育的话语权交还给学生十分必要。
(三)实行学校—家庭—社会的三位一体教育模式
“教学相长”是一种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教学方法。要想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多方努力。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家庭教育作为人最早接触的教育形式,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过程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要自觉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融入家庭教育中。
在“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中,要想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发展,还需要社会及其政府政策的支持。只有当社会中形成重视教育、“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共识,才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各政府部门要协调社会资源,全社会担负起学生成长成才的责任。
四、结语
教学相长构建的是一种民主自由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轻松融洽的教育氛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相长过程中,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和学生的和谐发展是统一的,是水到渠成的结果。“教学相长在当代具有精神、道德、知识能力三重结构和价值、认知、审美三个维度”。要想将“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贯彻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中,需要教师、学生、社会各群体的共同努力。在教育过程中,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全面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社会主义接班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足够的人才储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2]陶行知.中国教育的觉醒[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王长纯.教学相长:中国教师发展的核心话语(提纲)[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8):3-6.
[4]李保强,薄存旭.“教学相长”本义复归及其教师专业发展价值[J].教育研究,2012(6).
[5]李雪娇.教学相长思想的历史演进及其当代德育价值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
[6]杨朋朋.大众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8.
[7]中共中央宣传组织部.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8]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