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微创拔牙术与传统拔牙术在拔除下颌阻生第三齿中的应用效果
2020-11-09项洋陈辉李雪莲贾彬
项洋 陈辉 李雪莲 贾彬
下颌阻生第三齿(mandibular impacted third molar)是阻生牙(impacted teeth)的一种,且最为常见,牙齿在颌骨内由于位置不当,无法萌出到正常咬合位置,称其为阻生牙或阻生齿,下颌阻生第三齿于覆盖在其上面的牙龈之间容易藏污纳垢,滋生细菌,并且常会引起疼痛、口臭、龋坏,在患者的身体抵抗力下降时甚至会引发炎症,严重者脸颊会发生肿胀、张口困难、颌下淋巴结肿大、全身发热,多数患者均选择拔除的方法治疗[1]。本次研究选取2018 年3 月~2019 年11 月在本院进行拔除下颌阻生第三齿治疗的10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微创拔牙术与传统拔牙术在拔除下颌阻生第三齿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3 月~2019 年11 月在本院进行拔除下颌阻生第三齿治疗的10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治疗的前后时间不同分为传统组与微创组,各50 例。传统组男26 例,女24 例,年龄最小16 岁,最大50 岁,平均年龄(35.42±6.81)岁。微创组男27 例,女23 例,年龄最小17 岁,最大51 岁,平均年龄(35.86±6.4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术前皆使用X线片将口腔内进行全景拍摄,得到齿部影像图片,方便医生对阻生齿牙根以及其周边情况进行了解,对下颌阻生第三齿的位置进行明确,并对阻力进行分析,制定手术方式,传统组使用传统拔牙术进行治疗,在术前30 min 给予患者2%利多卡因与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商品名:碧兰麻)对患处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并进行消毒,在麻醉起效后切开粘骨膜瓣并将其翻起,将患者的牙体以及周围的骨组织暴露,后破坏牙根以及牙槽骨间的牙周膜间隙,通过对传统牙凿的使用,消除骨阻力,待患牙松动后将其拔除,后将拔牙窝内的肉芽组织刮除,清理病灶,进行缝合[2]。微创组使用微创拔牙术治疗,对患者使用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麻醉患处,麻醉成功后在患处作切口,翻起粘骨膜瓣,使用种植机去除多余的骨量,使用涡轮反角手机和专用长裂钻去除骨阻挡,将骨阻力去除部分后使用钝角手机去除牙冠,将牙根分离,应用微创拔牙挺压缩周围牙槽骨,切断牙周膜,沿着牙长轴的方向将牙根挺出,后将牙齿轻柔地拔出,进行患处清理,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并进行缝合,结束后服用抗生素,连续服用3 d,以防伤口感染,治疗1 周后拆线[3]。
1.3 观察指标 ①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比较,主要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断根情况等。②比较手术对两组患者软组织的影响结果,主要指标为牙龈撕裂情况、牙窝完整情况。③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并发症包括邻牙松动以及干槽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 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断根率22.00%(11/50)少于传统组的46.00%(2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n(%)]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n(%)]
注:与传统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牙龈撕裂、牙窝完整情况比较 微创组牙龈撕裂率6.00%(3/50)低于传统组的22.00%(1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2,P=0.02<0.05)。微创组牙窝完整率88.00%(44/50)高于传统组的68.00%(34/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3,P=0.02<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微创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传统组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下颌第三磨牙是阻生牙中最常见的,下颌阻生第三齿又被叫做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是指人们常说的“智齿”,由于生长方向不正而不能正常萌出,大多在16~40 岁出现,所有人群皆有可能出现智齿萌发,在青少年时间段出现智齿根部形成几率为50%左右,而在25 岁时出现智齿萌发的几率为95%左右,常会使患者出现智齿冠周炎、翼颌间隙感染、颌骨骨髓炎等严重的并发症,为此,临床在治疗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牙的过程中常使用拔除手术进行治疗。传统拔除术具有手术时间长、拔牙创伤大、预后差、痛苦大等缺点,是由于一般情况下阻生第三磨牙发生变异大的现象,并且阻生第三磨牙的生长位置特殊,与周边的软、硬组织具有复杂的关系,用为黏膜以及骨阻挡,增加了拔除手术的难度,并且耗时费力[4]。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21.02±8.13)min 短于传统组的(42.55±17.27)min,术中出血量(9.56±3.71)ml 低于传统组的(15.41±4.5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断根率22.00%(11/50)少于传统组的46.00%(2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出现牙龈撕裂率6.00%(3/50)低于传统组的22.00%(1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2,P=0.02<0.05)。微创组牙窝完整率88.00%(44/50)高于传统组的68.00%(34/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3,P=0.02<0.05)。微创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传统组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为,青壮年患者皆在较晚的时间萌发阻生牙,口腔结构已经成了稳定状态,使阻生第三磨牙的萌发空间不足,从而导致阻生第三磨牙侵犯邻牙、口腔卫生不易清洁、无对咬牙、容易滋生蛀牙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在使用传统手术治疗时,需要用骨凿将牙槽骨的骨阻挡凿去,但下颌骨较为坚硬,不易松动,外斜线处骨质厚,很难去骨,无法轻易的掌控,常会出现牙挺滑脱,软组织损伤的现象发生,若无法掌握劈冠或凿骨的方向或力度则会出现下颌骨骨折、颞下颌关节脱位的情况。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事业也在不断进步,微创技术得到人们的认可,微创拔牙术得到发展,此类问题得到了解决,在术中应用高速反角涡轮手机,可以分离阻生齿的冠根,对患者的创伤小,可避免对口腔神经的过度牵拉,以免损伤口腔神经,并且能够较大程度的保持牙槽窝的完整性,有利于牙槽窝的快速愈合[5]。
综上所述,使用微创拔牙术进行拔除下颌阻生第三齿,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断根情况,对患者的软组织损伤较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降低,能够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